【00后重返QQ时代】
张楠注意到,00后群体中的网络流行趋势似乎经历了一次循环,QQ再次成为他们的主要使用平台,这一情况并非偶然,而是与00后的社交需求、平台特点及使用环境密切相关。
功能齐全:QQ的“花式玩法”更吸引年轻人
不少被访的年轻一代表示,QQ的应用布局更贴合他们的期望。诸如,可定制的外观(更换皮肤、调整气泡、添加装饰物),使每个人都能营造专属的视觉效果;QQ社群的多元治理(设置多个负责人、随意修改群名称),也比微信圈子更为自由。一名在校生坦言:微信过于呆板,连底图都无法更换,QQ才适合彰显自我。不仅如此,QQ空间的互动程度更高,诸如神奇点赞、红包悬赏之类的特色功能让社交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与此同时,微信朋友圈的“谨慎”设定(例如仅能被共同好友看到点赞信息)反而削弱了他们的分享意愿。
社交圈层:同龄人聚集的“专属领地”
零九年以后出生的人大多觉得,QQ是他们和同辈人沟通的主要平台,同学、网友都在那里,发布状态更随意,一位在校生这样说明。而微信则被看作是“长辈专属”,主要用于和父母或老师联系,有学生打趣道,微信朋友圈充斥着长辈分享的养生信息,QQ空间才是大家倾诉心声的“秘密角落。尤为关键的是,QQ的隐私选项更为多样,能够帮助青少年抵御长辈的过度关注,这一特点使得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选择QQ。
使用门槛:低注册难度贴合学生需求
对于尚未配备手机号的学生们,QQ的邮箱注册途径比微信的手机号认证更为便捷。一名初中生称:“我们班级建群、布置任务都使用QQ,由于许多同学还没有微信。”再者,QQ的资料分享和团体管理性能更契合学习环境,例如能够持久存储讲义、按学科划分群组文件夹等。
现实妥协:大学成为转向微信的转折点
然而,千禧一代的“QQ主导”并非毫无例外。刚进入高等学府的何同学表明,随着人际关系的拓展,微信逐渐转变为必备工具。“前辈们、社团伙伴都使用微信,我不得不逐渐习惯。”支付方面的不足也是QQ的薄弱环节,有学子表示:“点餐、转账都必须切换到微信,颇为不便。”
平台之争背后的代际差异
这场所谓的“QQ复兴”根本上是不同年龄段社交方式的不同看法。年轻一代希望展现自我特色并且融入特定群体,QQ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微信的简单界面和注重保密的特点,却更符合成年人追求效率的心态。一位年轻人为此说过,QQ像是他们的“休闲空间”,微信则像是“工作场所”。今后,这两个应用也许会继续同时存在,不过QQ在年轻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显然还没有下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