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升级】
12月12日,微信推出了6.5.1版本,增加了分享相册视频到朋友圈的功能,视频的时长限制由6秒提升到了10秒,用户能够从手机相册中挑选视频,如果视频的长度超过了10秒,系统会提醒用户进行分段处理。这一调整打破了以往只能录制短暂片段的约束,用户现在可以提交由专业人士处理或借助外部应用(例如美拍、VUE等)处理过的影片,视频的清晰度和构思自由度大幅增强。
【操作流程】
实际使用时,用户会点开朋友圈里的“从手机相册选取”选项,之后去视频收藏夹里找到想要的那段。假如视频时间太长,微信会提示用户只拿出一小部分来用。如果视频已经用别的软件弄好了,用户就能直接发出来。跟只能拍六秒钟的小视频那种“拍完立刻发”的方式比起来,这个新功能更强调让用户自己决定怎么处理内容,比如自己挑选视频的开头和结尾,或者加上各种美化效果。
【第三方适配】
微信新增10秒视频功能后,一些短视频软件立刻跟进。比如VUE让用户把视频分成三个大约三秒的片段,这样更符合拍摄手法要求;另外,其他软件也跟着升级了模板,好让大家能方便地快速做出符合时间规定的视频。不仅如此,苹果自带的视频剪辑软件因为这项新功能,使用次数也变多了。
【用户习惯与市场影响】
虽然官方没有公布“大视频”的播放信息,但是根据大众使用情况来看,直接分享已经录制好的视频数量要多于现场拍摄的视频。早先那种只有6秒钟的小视频,依靠自动播放和视频压缩技术(一条视频的大小差不多相当于2到3张照片),帮助用户养成了分享的习惯。而时长扩展到10秒钟的视频,让制作视频变得更容易,促使更多具备专业技能或者半专业水平的内容出现在社交平台上。
【行业背景】
中国社交平台对短视频的开创要晚于海外市场,大约在2014年才开始尝试。微信小视频的6秒时长设计,借鉴了Vine的“黄金时长”概念,目的是平衡好故事讲述的速度和节省流量。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内短视频领域发展得很快,像美拍、秒拍这样的应用也相继流行起来。不过,微信一直没有允许用户在本地上传视频,直到最近才推出了这个新功能。
【商业潜力】
广告从业者表示,十秒短片更利于推送宣传构思,因为观看门槛不高且能与零碎时段契合。同时,微信加强视频特性促使业界揣测其长远规划,比如是否会增设实时播报选项。但现阶段产品仍以网民创作素材为主,尚未提供商业性质短片宣传的接入渠道。
一些使用者表示,立刻录制六秒影片的过程尚需改进,比如在抓拍画面时,难以准确把握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微信方面以前说明过,原先的小视频版本存在不自觉触碰的毛病,不过新版借助照片库传送的方法,变相减轻了这种麻烦。
【技术考量】
微信方面没有说明制作过程,不过增加四秒时长需要克服视频压缩、保存和播放顺畅等技术难题。从六秒到十秒的改进,既延长了时间,又借助手机端剪辑功能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表明微信正从“简便记录”转变为“较专业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