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合作规范调整
6月26日晚上,有财经媒体透露,微信支付最近公布了《关于银行推广活动管理的补充说明》,主要针对银行和商家之间的合作、优惠发放的条例以及虚假行为设定了更清晰的界限。这份文件通过合作平台发给相关方,强调商家在开展推广活动前,必须先和银行商议,获得许可之后才能设置商家账号加入,以防止未经批准的资源使用。
API优惠发放新规
官方文件着重指出,在运用接口发放代金券及立减金等各项优惠时,务必要求顾客进行主动行为,例如领取优惠券或报名参与,不允许在顾客毫无察觉的状态下暗中推送。这一规定是为了处理某些银行活动中出现的“隐蔽性优惠”现象——由于顾客对规则不明确可能引发使用争议,或者为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优惠进行诈骗创造条件。
两类重点打击的欺诈行为
1. 虚假营销活动涉及伪造的电子红包、通讯费用代金券、数据使用额度、折扣凭证等,这类行为通常利用引导点击或传播来吸引参与,但最终无法履行承诺。
2. 侵权商品宣传利用伪造的言辞兜售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商品或项目,诸如“邮资骗局”式的附赠行为,亦或捏造有偿项目来榨取顾客钱财。
微信支付银行营销生态
微信支付为金融机构特别设计了一种营销工具,称为“银行营销”,该工具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协助银行增加账户绑定数量,并提高用户的参与频率。通常,诸如立减金、代金券等促销活动需要与用户的互动相结合,例如,某金融机构推出“绿色能量”活动,用户完成任务后可获得最高19元的立减优惠,以此鼓励用户进行支付。然而,一些机构为了获取数据,未经用户许可直接发放优惠,这种行为反而容易导致用户投诉。
违规处置措施
财付通将根据违规严重程度采取分级约束:
收到举报后,相关店铺的推广信息发送选项会被中止,等到修正完毕并获准后才会恢复。
屡次违反规定或行为恶劣的人,或许会被取消推广资格、店铺账号被冻结,乃至彻底停止提供相关服务。
同一组织或其关联实体(例如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控股情形等)一旦出现体系性违规,平台将终止受理申诉,防止通过变换身份来逃避规定。
观察期机制引入
整改获得批准后,平台或许会启动一段评估阶段,在此期间会不断检测商家的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待确认没有新的违规行为出现,才会重新启用所有服务。这一做法显著加重了金融机构及合作方在宣传活动中应负的职责,促使产业从只注重数量转向更加重视品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