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背景与上线契机】
敦煌研究院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和腾讯公司,于2020年2月20日春节期间紧急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此举系三方深度协作的结果。该小程序集合了各方的独特优势,包括敦煌研究院的学术积累,人民日报的权威发布渠道,以及腾讯的技术实力和用户基础。特殊时期决定推出线上服务,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线下参观受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居家期间对优质文化产品有强烈兴趣。
【核心功能与交互创新】
首个小程序打破了原有的图文呈现方式,首创了立体化的分类浏览架构。用户借助艺术风格、历史时期、色调构成等十二种智能归类标识,能够完成精确查找和专属的探索体验。全方位立体影像搭配极致高清的放大性能,可以让欣赏者看到手工仿制都难以模仿的壁画特征,比如第257窟《九色鹿本生图》里0.5毫米的绘画笔痕。
【内容升级与用户反响】
4月13日实施了重要版本更新,增设了"有声敦煌"功能,其设有三个核心部分:由专业播音人员配音的20段敦煌动漫故事、由专家详细讲解的45个石窟内容、以及用户自主创作的社区板块。统计表明,26岁以下群体比例从开始时的17%大幅提升到43%,每日使用时间增加至22分钟。精心打造的"敦煌色彩工作室"互动网页版,吸引了超过八十万网民创作个性化飞天图案,并且实现了广泛的社交分享。
【运营数据与社会影响】
到5月10日,小程序的用户数量累计达到了365万,这个数字相当于莫高窟实体景区接待游客数量的6.3年总量。它的作用范围广泛,体现在多个方面:国家文物局把它当作"数字文博示范案例"来推广;《王者荣耀》飞天皮肤的用户在小程序上的转化比例高达32%;关于这个小程序的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观看次数已经超过了4.8亿次。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比例高达61%,这有力地突破了地域文化资源方面的限制。
【技术架构与文保价值】
基础运用腾讯云的分布式存储方案,为300个石窟的5TB资料实施区块链验证。人工智能修复手段整修了156块破损壁画,其中45块已实现虚拟修复。数字孪生平台即时追踪石窟微环境动态,为实体维护给予数据辅助。这种"数字护法"途径使文物守护效能增强40%,配套研究报告获ICOMOS国际学术论坛采纳。
【未来规划与文化使命】
研发团队表示将主要推进三项工作:AR现场引导系统、VR全方位沉浸式体验、AI定制化讲解系统。院长赵声良着重指出,正在制定"数字敦煌"全球规范,打算把三十年的数字化收获借助小程序提供给全世界。新媒体中心负责人杜鹃透露,接下来将推出"敦煌创意库"平台,向文创制作人员提供两千种经典图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