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是锻造骨干队伍的根本
基层治理当前状况错综复杂,任务十分繁重,务必将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基层干部需要持续增强政治上的辨别力、理解力和实践力,这是确保基层治理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关键所在。借助政治理论的学习、党性的锤炼等途径,可以加固干部队伍的政治信念,让党的方针在基层层面得到完全彻底的执行。
专业能力是队伍建设的核心支撑
当前基层治理在数字化发展和风险管控方面遇到新挑战,对干部的专业素养有了更严格的期待。需要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既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领域专家,也要注重提升全面型人才的素质。江汉区的"社区先锋365学堂"已有实践证明,它开设了涵盖党务知识、民生服务在内的14类课程,能够切实帮助基层工作者解决只会做事不会创新的问题,并且能够培养出既善于写作又擅长表达的复合型人才。
创新激励机制保障队伍活力
基层工作环境恶劣、责任重大,必须设立合理的奖励制度。襄阳市庞公街道运用"三荐三审"选拔机制、"双试双评"选拔流程等新颖举措,培养了基层管理骨干力量。这些行动显示,人员建设既要严格管理也要给予关怀,既要施加压力也要提供机会,从而构成"吸引人、稳定住、发挥作用"的积极态势。
基层骨干队伍决定治理效能
一支政治立场稳固、才能出众、工作严谨的精英团队,可以增强基层管理的生机。在旧式管理向新型管理过渡的重要阶段,必须在选拔培养、日常管理和实际运用等各方面下功夫,构建能够肩负时代使命的基层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成果,使基层管理既显威力又具关怀,为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技术的高等化奠定牢固根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