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工程基本完工】
河源灯塔盆地灌区现代化改造近期工程现已基本竣工,全线具备供水能力。该工程成功解决了灌区内约二十万亩农田的工程性缺水状况,让原本的中低产田具备潜力转变为稳产、高产、高效的耕地,同时也为林业、畜牧业、副业及渔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灌溉保障与未来规划】
灯塔盆地灌区供水可靠性已超90%,往后会逐步打造成生态化、节水性、智能化的新型灌区。河源市将借此次全程供水之机,促使全市好几个中型灌区实施现代化革新,以增强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准。
【工程建设背景与规模】
灯塔盆地灌溉项目于2022年9月动工建设,重点服务东源县赤竹径、白礤、大坑这三个灌溉区域。根据相关资料,这7个中型灌溉区的耕地和园地总面积为20.413万亩,取水设施涵盖水库、山塘、提水泵站等,年度可供灌溉水量总计12万立方米。
【工程投资与分期实施】
这个项目总共投入资金七亿九千二百万元,安排在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不同时期完成。短期项目以七个中型水利工程为中心,也照顾到邻近一些缺水的地方;中长期项目会包含整个灯塔盆地,主要进行四大方面的建设,包括水利工程主要设施的建设完善和加固、水库与山塘的升级改造、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成果】
借助骨干水利工程及田间设施的完善,当前项目成功弥补了灌溉区域的设施不足,令农田从依赖天雨耕作转变为具备稳定水源的高水平耕地。现阶段已经竣工的主干水道整治长度达246公里,农田灌溉排水系统修建约188公里,水库进行了38处升级,山塘完成了116项加固,水陂实施了159座修缮,渡槽新建了54座,小型提水泵站建成了12处。这些工程确保了从取水点到主灌溉渠再到农田沟渠的顺畅连通,构建了“众多水渠交织”的供水新体系。
【智慧灌区与节水生态建设】
推进智慧化农田水利设施与高效节水生态区域的建设,系此次升级改造的关键环节。鉴于灌溉区域广阔、田地零散、用水需求各异及巡查维修不便等挑战,配套执行了数字化方案,设立607个信息接收点,预定1月底前完成全部启用。往后,灌区每日供水状况、作物详情、水文信息、灌溉进展等都能借助信息平台即时掌握,完成从人工研判到智能指挥的升级。同时,河源市正着力将灯塔盆地灌区数字孪生工程申报进国家重点工程名录,旨在推动灌区运作朝着精准化、网络化方向迈进。
【节水技术与科学调度】
当前阶段工作以支持农业生产用水为首要任务,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应用了防漏渠道、滴灌省水方案等手段,力求最大限度降低田野浇灌时水资源的浪费,增强整体使用效益,借助合理的水量分配,灌区用水变得更为经济,为农业能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规划与全市推广】
河源市将分步实施,对灯塔盆地以外的四个县区的七个中型灌区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并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此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助于完善全市农业水利设施的整体规划,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