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点红包”背后的诈骗陷阱】
近年来,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模式催生了“点红包”“砍价”等互动活动,用户通过好友助力获得优惠。然而,这类活动逐渐被诈骗分子利用。2023年11月,高某在参与拼多多红包活动后,接到冒充银行客服的电话,称其“误购保险需处理”,最终因下载不明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导致6.3万元被盗。这一案例揭示了新型诈骗手段与用户信息泄露之间的关联。
【诈骗套路解析】
1. 冒充客服获取信任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参与拼多多活动的记录,伪装成银行或平台客服,利用真实信息降低受害者警惕性。
2. 制造紧急情境施压
以“自动扣费”“业务到期”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迫使受害者在慌乱中配合操作。
3. 诱导下载恶意软件
通过要求下载“办公云”等看似正规的APP,实际植入木马或获取设备控制权。
4. 屏幕共享窃取信息
一旦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诈骗分子可实时监控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的输入过程。
【用户防范指南】
警惕陌生来电
对自称客服的电话保持怀疑,挂断后通过官方渠道(如银行官网电话)主动核实。
拒绝非正规软件下载
任何要求通过链接或第三方平台下载的APP均需谨慎,尤其警惕“远程协助”类工具。
关闭屏幕共享功能
银行或电商平台不会要求用户开启屏幕共享,该操作等同于直接暴露账户操作过程。
定期检查账户动态
设置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发现异常交易立即冻结卡片并报警。
【平台与社会的协同责任】
拼多多等平台需加强活动链路的安全审核,例如限制红包链接的转发范围、增加反诈骗提示。同时,公安机关应联合金融机构建立快速止付机制,减少用户损失。消费者自身也需摒弃“薅羊毛”心态,避免因小利落入陷阱。
网络便利性与风险并存。高某的案例并非孤例,只有用户、平台与监管三方共同强化防范意识,才能阻断诈骗链条。记住:凡涉及资金操作,多一分迟疑就是多一分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