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
"请"字最初的意思是拜谒。《说文解字》上有记载:"请,是谒的写法。"《史记·吴王濞传》中提到"派人为秋日拜谒",这是依照汉律规定,在秋季实施的朝见仪式。这种拜谒有非常正式的礼节,《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中记载"不可以参与朝请",表明这种仪式性的拜谒有严格的参与资格限制。
【请求与要求】
"请"这个词的一个核心意思就是请求、索要。《广雅·释诂三》中说得清楚:"请,就是请求。"古人用"请"字表达请求的时候,通常要亲自去办,《谷梁传·定公元年》就说:"请求这件事,不能委托别人去,必须自己亲身去做。"这种用法在古代典籍里很普遍,比如《左传·庄公十年》有"曹刿请求见面",《韩非子·内诸说上》也有"请求给我吹竽"的记载。所求事项五花八门,有寻求指导的,有恳请减免税负的,也有商议婚配时日的。
【询问之义】
"请"也有探询的意思。《仪礼·士昏礼》的注释说明:"请事相当于询问。"这种用法多见于占卜场合,例如"请仙"是指通过扶乩的方式请神仙来预测吉凶,"请日"是指占问适宜的日子,"请故"是指探究事情的来龙去脉。提问的方式通常包含一定的礼节,反映了古人对于重要事务的审慎态度。
【邀请与宴请】
"请"作为动词时,有邀请、征召的含义。《左传·庄公十年》中"战则请从"就是邀请一同参战的例子。古代有多种邀请方式,例如"请会"指的是小额借贷的邀约,"请逆"是指请人前来相迎。宴请是常见的邀请方式,从平时的"邀人用餐"到正式的"设宴款待",都反映了人际间的礼节。发出邀请时,通常需要正式的函件,称为"邀请函"或"请柬"。
【其他用法】
"请"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它能够表达问候,例如"请病"就是探望病人的意思;它还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比如在《仪礼》里主人用"请"来通知客人射箭的相关情况;它还能表明意愿,像"请顺"意味着愿意归顺,"请服"则表示愿意顺从。另外,"请"也充当礼貌用语,诸如《墨子·公输》的"请说之"、杜甫《石壕吏》的"请从吏夜归",都显示出说话人的谦恭有礼。在请求指示时,"请所之"意味着请求批准前往某地,这反映了部下对上级的敬重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