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数据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医疗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服务、智能诊疗手段等得到普遍应用,医疗领域的信息安全风险随之增加。医疗信息具有独特性,一旦出现外泄情况,就会导致不良影响,比如个人隐私受到侵害,医疗活动存在欺诈行为。
医疗数据安全管理六大目标
1. 隐私保护
首要目标是保障病患资料与诊疗档案的机密性。这需要医疗单位设置周密的准入限制措施,保证唯有具备资格的人员才能查阅涉密信息。
2. 系统稳定性
医疗信息系统应当能够有效防范网络入侵和系统失效。核心系统例如HIS、LIS等必须全天候保持正常运作,以保障医疗服务的持续开展。
3. 合规管理
医疗单位务必恪守《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条文,防止因不合规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和形象受损。
全方位防护体系建设
数据安全保护必须依靠多种维度、全面周到的应对策略。涉及规章的制定,技术的执行,程序的改善,以及员工的指导,所有这些方面都极为重要。
1. 数据治理
制定数据划分等级规范,清楚各类信息的安全需求。梳理资料财富记录,时常检查潜在威胁,设定安全基准。
2. 技术防护
运用多种前沿手段如加密处理、信息模糊化及嵌入标识等来维护资料安全,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即时察觉出非正常的数据访问情形,并迅速发出警示。
3. 运营管理
设立不断优化的工作体系,涵盖危险预警、职责分配、紧急应对等步骤。时常实施安全检查和员工学习。
成功案例分享
1. 某三甲医院升级项目
该机构借助落实信息安全计划,处理了信息零散、授权杂乱等情况。全部信息资源归入监管机制,安全程度明显增强。
2. 区域医疗共享平台
这个平台运用了严密的信息存取管理措施和数字标记方法,在维护安全的基础上达成了不同单位间的资料互通。智能监察系统能够大幅减少互通时可能产生的隐患。
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不断加快,资料保护将遭遇更严峻考验。相关单位必须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增强安全防范水平。另外,在保障资料安全的基础上,要恰当运用医疗信息,推动学术研究和诊疗进步,以便为病患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