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星球(微信ID:)
文|王琳 杨晓鹤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据传,张佳旭在北京昌平一间公寓创业,他应该没敢奢想过,有一天自己能成为母校的骄傲。
小游戏《羊了个羊》持续登上微博热搜,这款由仅有3人的团队制作的小游戏,已经刷屏两个多星期了。在热度高涨的情况下,《羊了个羊》创始人张佳旭的求学背景开始受到关注,甚至他还成了母校长治学院招生宣传展中的荣誉校友。
很多相似的产品纷纷出现,借此蹭这款游戏的热度。根据七麦数据显示,自9月13日起,“羊了个羊”App的搜索结果从0迅速飙升至127个。“羊了咩羊”“牛了个牛”“猪了个猪”“喵了个喵”“汪了个汪”等,大有动物园集体出圈的态势。
目前,《羊了个羊》热度仍在持续,抖音上《羊了个羊》播放量已达113.2亿次。上周末,为提升留存率,《羊了个羊》降低了第二关原本堪称“变态”的难度,许多原本准备弃坑的同学纷纷截图,表示“终于过关进了羊群”。
《羊了个羊》创始人否定了日入468万的传言,然而,众多小游戏同行眼馋该游戏爆火,各类高仿游戏不断涌现,大家期望能在这波热度里获取流量并赚到钱。
只是很多小游戏的生命周期不长,玩法抄袭、换皮套壳、套路付费等问题一直都有,用户热情快要被消耗完了,这使得“羊了个羊们”赚钱也变得困难了。
“羊了个羊”持续爆火
在48小时创造了22个热搜后,《羊了个羊》的火热还在持续。
《羊了个羊》小游戏的创始人是张佳旭,他成为了学校的杰出校友。就在两天前,正好是迎新日,其母校长治学院制作了大型展牌,展牌长两米、高一点五米,放置在校园展览,吸引了无数学生围观。这所不太知名的二本学校因此受到关注,张佳旭成了活生生的招生广告。
一款小游戏的创始人被游戏圈内诸多人士鄙夷,却成了招生广告,这种做法遭到不少人吐槽,一些网友认为《羊了个羊》抄袭了另一款游戏,甚至质疑长治学院如此做是否是在鼓励抄袭 ?
不过,这并没有对《羊了个羊》的火爆造成影响。在抖音平台上,关于《羊了个羊》的话题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13.0亿次。
同时,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多个关于《羊了个羊》通关技巧的视频教学,还有人通过视频直播教别人通关。每天晚上12点后,《羊了个羊》会重置游戏,所以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批《羊了个羊》每日通关技巧。
Tech星球浏览发现,有一名教玩家如何过关的主播,在9月26日下午迎来了近800人观看。这个数据在抖音直播间不算高,不过考虑到他只有3085个粉丝,800人观看就显得极为可观。毕竟在抖音,一些拥有10多万粉丝的主播,场观可能也只有几百个 。
图注:主播教学如何过关。
《羊了个羊》被指责抄袭一款上线两年的堆叠式消除游戏《》。简游科技是《羊了个羊》背后的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回应称,要是“连成3个”的玩法就算抄袭,那这类游戏数量太多了,公司不会在意此事,用户自有判断。
有意思的是,《羊了个羊》爆火之后,另一款应用也迎来了高光时刻,它已经连续数日位居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娱乐榜单的第一名 。
图注: 在iOS的排名。
9月23日,“羊了个羊”降低了游戏难度,目的是让更多人过关。当天下午,不少用户称自己成功通过。据光明网统计,当天11点35分到12点35分这一小时内,有6万多人通关。
不过,第二天就又要重新开始通关,一位网友称,自己玩游戏技术不好但瘾头大,玩的时候越来越生气,越生气就越想玩,这大概是用户上瘾的机制之一 。
复制品泛滥,换个马甲蹭热度
《羊了个羊》的爆火也带来了一波蹭热度的复制品。
倘若不是游戏页面最下方的道具,你或许根本不会察觉到这并非是《羊了个羊》游戏。
这款游戏名为《羊了咩羊》,它多次冲上iOS游戏免费排行榜,又多次被下架。它和《羊了个羊》设置了同样的消除图例,像颜色、形状完全一样的水桶、火焰、叉子、奶瓶等等。更离谱的是,它们还使用了同样的背景音乐,即ilem的《普通》。
唯一的区别或许在于尺寸,在于背景颜色,在于通过道具的图例。当然还有Logo,《羊了个羊》是一只羊,《羊了咩羊》是五只 。
图注:左图为“羊了个羊”,右图为“羊了咩羊”小游戏界面。
这大概是所有“羊了个羊”复制品中最火热的。根据苹果应用商店信息,这款游戏最初于2年前上线,那时它的名字是《One Pen One Link》,在接下来的4个多月里,它依次更名为《趣味涂鸦达人》《口红达人涂色》《钻石方块》《涂色小能手游戏》,并且在经历7次更新后,于2020年7月底改名为《涂色小能手游戏》,之后基本处于暂停状态。
再次更新的时间是9月16日,在那个时候,《羊了个羊》处于持续爆火的状态,这款游戏进行了更名,改名为《羊了咩羊》。
据七麦数据统计,这款游戏曾经历多次下架情况,其中最近的一次下架时间为9月22日14点 。
在抖音上,要是你曾玩过《羊了个羊》,那么在日常推荐的信息流里,就会出现它的复制品,像《牛了个牛》,像《猪了个猪》,像《喵了个喵》,像《汪了个汪》等等 。
图注:从左边开始,第一个是“牛了个牛”小游戏界面,接着是“猪了个猪”小游戏界面,然后是“喵了个喵”小游戏界面,最后是“汪了个汪”小游戏界面 。
根据七麦数据统计,在iOS,仅《羊了个羊》的高仿数量从月初的0个涨到了127个,其中包括“秃了个羊”,包括“狗了个头”,包括“羊了个羊”,还包括“羊了个羊——超难的消除小游戏”等 。
这些复制品的界面与《羊了个羊》极为相像。以《牛了个牛》来说,它采用的是同样的三消模式,道具种类和《羊了个羊》相同。不同的是它设置了无限道具模式,不过在9月23日当天,其通关率也仅仅只有0.08% 。
许多视频UP主推出了《羊了个羊》小游戏视频制作教程,程序员仅需花费几个小时,就能制作出与《羊了个羊》极为相似的小游戏 。
一位从事游戏行业的人表示,这种小游戏抄袭的成本极为低廉,困难之处在于流量,要是没有流量,就不会有人玩,即便做得再好也毫无用处。
有了流量,便有可能带来财富,这或许是小游戏从业者们梦寐以求的神话,亦是复制品频繁出现的根源。
暴富神话不能复制
9月14日,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亲自出面,对《羊了个羊》日入468万的传言进行了辟谣 。
据相关人士分析,类似《羊了个羊》等小游戏没有版号,所以无法走内购游戏道具收费的道路,只能通过广告这一种方式创收,以这款游戏前期过千万的DAU流量测算,它还是通过广告实现了“致富”。
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星期,小游戏与生俱来的生命周期短暂的弱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而且,小游戏变现困难的弱点,也暴露无遗 。
有博主进行测算,按照一局使用3个道具来估算,玩50盘游戏大概要看75分钟的广告。而且,随着玩的盘数增多,所需要看的广告时长并非边际减少,而是逐渐递增。举例来说,玩100盘甚至需要看2个半小时的广告,这致使很多人退坑。
甚至有网友于社交平台称,这些广告里还会关联另一个骗局 。李涛讲,他经由《羊了个羊》的广告下载了一款数字名称游戏 ,“玩了一星期到28级 ,之后升级就停滞不前了 ,本指望到32级能提现300元 ,却骗我看了那么多广告 ,到底哪里可以投诉呢 。”
或许《羊了个羊》没时间去关注这些负面舆论,当下最要紧的是赶紧赚钱。毕竟从微信搜索指数来看,《羊了个羊》以及众多高仿游戏的热度都在迅速下降。流量流失了,这也意味着暴富神话更难被复制了。
在小游戏剩下的生命周期里,加速变现是当下首要任务,然而这无疑在破坏用户游戏体验。据七麦数据表明,9月21日曾下架多款高仿游戏,背后原因和警方提示这些游戏广告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相关。
广告时长不断延长,广告内容不加筛选,这是“羊了个羊们”饥渴的变现期待 。竭泽而渔后 ,《羊了个羊》准备重新上架APP ,未来版本迭代还会有市场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