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53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07秒。
公安部党委作出部署要求后,全国公安机关依据法律严厉打击在药品领域制售假药劣药等犯罪活动,全力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用药安全予以保障。11 日,公安部公布了 5 起典型案例,以此有力地震慑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与抵御能力,积极营造出全社会共同维护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今年年初,公安部安排全国公安机关展开工作。这项工作是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的重点攻坚专项工作。同时,对制售假药劣药等犯罪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各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且重拳出击,广泛开辟线索来源,强力开展破案攻坚,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深入推进专项工作,集中摧毁了一批制售假药劣药的“黑作坊”和“黑窝点”,以及非法交易医保骗购药品的“黑市场”。成功破获了四川宜宾陈某等人制售假药案和重庆大足张某等人利用假药诈骗中老年患者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力地维护了药品安全。今年 1 月到 5 月期间,全国公安机关侦破了一系列涉药品犯罪案件,其中包括制售假药劣药等类型的案件,数量达 1000 余起。同时,还抓获了 1600 余名犯罪嫌疑人。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称,公安机关会持续对制售假药劣药等涉药品领域的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会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会紧密协同各部门,会积极配合做好药品领域在完善立法以及加强执法司法方面的各项工作,从而切实维护药品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5起打击药品犯罪典型案例:
1.四川公安机关侦破陈某等人制售假药案
2022 年 4 月,四川省宜宾市的公安机关依据群众的举报线索展开行动。他们侦破了一起生产销售假药的案件,成功抓获了 24 名犯罪嫌疑人。同时,捣毁了 7 处生产、仓储窝点。在现场,查获了某中药丸成品 600 余公斤以及 25 万粒,还有原料用西药处方药 600 余万粒。经过依法认定,涉案的这些药品属于假药。经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套购了消炎止痛类、激素类西药处方药。这些处方药是非法获取的。之后,他们按照自制配方,将这些西药处方药与中药材混合在一起。接着制成了自命名的假药。最后,通过微信联系来对外销售这些假药。
该案属于典型案例,非法添加了西药成分,还冒充是祖传秘方纯中药。涉案假药是在黑窝点加工生产的,非法添加了多种处方药,配比较为随意,并且缺乏质量控制,其安全性根本没有保障。犯罪嫌疑人宣称该药是能治疗头痛头晕、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十多种疾病的“祖传秘方纯中药”,从而诱导患者大量购买并使用。实际上,该假药添加了消炎镇痛类药物。患者服用后,在短期内疼痛敏感度会降低,从而造成病情好转的假象。一旦长期服用,就会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甚至还会加剧患者肾脏、肝脏等器官的功能性衰竭,诱发其他并发症。公安机关提醒广大患者,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纯中药”“祖传秘方”等虚假宣传,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以确保用药安全。
广东公安机关侦破了张某某等人非法制售假冒肉毒毒素案;江苏公安机关侦破了刘某某等人非法制售假冒肉毒毒素案。
2022 年 2 月,广东省广州市公安机关依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展开行动。同时,江苏省盐城市公安机关也参与其中。双方联合侦破了一起非法制售假冒肉毒毒素的案件。此次行动抓获了 71 名犯罪嫌疑人。在现场还查获了 5000 余盒假冒肉毒毒素以及 6 万余盒半成品。涉案金额达到 5000 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刘某某等为首的犯罪团伙进行了一系列行为。他们采购冻干粉等原材料,接着组织人员自制加工所谓肉毒毒素。之后,使用非法印刷的知名品牌肉毒毒素标签、产品说明书以及外包装盒等包材进行包装。最后制成假冒知名品牌肉毒毒素等医美产品,并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对外联系销售。
该案是公安机关加强区域协作并全链条打击制售假冒肉毒毒素等医美产品犯罪的典型案件。广东广州的公安机关认真研判,江苏盐城的公安机关也认真研判;广东广州的公安机关深入侦查,江苏盐城的公安机关也深入侦查;广东广州的公安机关追根溯源,江苏盐城的公安机关也追根溯源。通过这些工作,梳理出一个制售假冒肉毒毒素等医美产品的庞大犯罪网络,并且锁定了一批制假售假窝点。今年 2 月,广东广州和江苏盐城两地公安机关开展联合收网行动,捣毁了 21 处涉案窝点,一举摧毁了该犯罪网络。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冻干粉原料,其主要成分与肉毒毒素的成分不同,功能也不同。这种冻干粉原料仅能应用于皮肤表面涂抹类化妆品。如果将其注射,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危及生命健康。当前,医疗美容领域存在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活动,且这些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公安机关会充分运用自身的职能优势,着重进行“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打击。凭借过硬的专业侦查能力和水平,积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3.重庆公安机关侦破张某等人利用假药诈骗中老年患者案
2022 年 3 月,重庆市大足区的公安机关依据群众所举报的线索,成功侦破了一起销售假药并实施诈骗的案件。他们抓获了 38 名犯罪嫌疑人,捣毁了 2 个涉案窝点,在现场查扣了 100 箱药品以及若干作案手机和电脑。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通过互联网购买了多种产品,这些产品标示有“食证字”“食健字”等批准文号,并且宣称有“主治功能”。他们通过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医药专家等方式,向中老年特病患者进行销售,从而实施诈骗,涉案金额达 5000 余万元。涉案产品经检验,属于《药品管理法》中“以非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规定情形,所以药监部门依法将其认定为假药。
该案是公安机关侦办的一起利用假药诈骗中老年患者的典型案例。本案中,犯罪团伙以犯罪嫌疑人张某为首。他们购进假药后,在地方电视台发布广告,宣传上述药品可根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同时,他们招募营销人员组成“话术团队”。通过冒充医药专家,作出“可在全国各大三甲以上医院免费看病”的虚假承诺等方式,骗取中老年特病患者的信任。之后,以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的价格销售这些假药。之后,以患者体质需杀毒排毒以及修复巩固为理由,诱骗患者建立“医药档案”,还收取“建档费”等,多次实施诈骗。公安机关提醒广大中老年患者,不要相信网络上那些所谓的医药专家以及他们推销的各类特效药,应当前往正规医院寻求医生的诊治,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药品,以此确保用药的安全。
4.江苏公安机关侦破白某等人制售假药案
涉案金额达 2000 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白某等人使用廉价药品和玉米混合物等进行加工生产。他们生产的是假冒“安宫牛黄丸”。这些假冒药品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微信群、古玩市场等途径进行销售,销售价格每颗在 10 元至 20 元之间。经检验发现,涉案假药不含有正品药品中必备的成分。这种情况属于《药品管理法》中“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情形。因此,药监部门依法认定其为假药。
该案属于公安机关打击非法仿制销售中药传统名药的典型案件。安宫牛黄丸在我国传统药物中享有盛名,是急症用药。它具备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常被用于高热惊厥、中风昏迷等病症。近些年来,有一些不法分子凭借消费者对“安宫牛黄丸”的信任与喜爱,非法制造并销售不含必备中药材成分的假冒药品,还冒充正品进行销售以谋取利益。购买并使用这类假药,容易耽误治疗。公安机关向广大消费者提醒,对于那些以特别低的价格销售中医名药的网络直播间、网络群组以及线下门店等,不能放松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号称祖传、收藏、秘方药品等虚假的宣传手段。应当通过正规的渠道去购买此类药品,以防止遭受欺骗。
5.江西公安机关侦破张某等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2022 年 3 月,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机关依据工作中所发现的线索展开行动。他们侦破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案件,成功抓获了 11 名犯罪嫌疑人。同时,打掉了 7 处仓储窝点,在现场查获了数十种医保药品,总计 3.5 万余盒。经查,犯罪嫌疑人苏某等人长期在南昌市各大医院及周边地区收购通过医保骗保获取的常见慢性疾病医保药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从苏某等人处大量收购这些相关药品,之后进行分类拼装并予以销售。涉案价值接近 2 亿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运用《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打击涉及医保药品犯罪的案例,并且是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医保回收药品的收购价格与转卖价格之间有较大获利空间。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在医院周边摆摊设点进行收购。他们通过收集、保管医保卡,代刷医保卡直接从医院骗取医保药,或者勾结内部工作人员合伙骗开等方式,获取医保药后转卖,从而非法牟利。在本案中,公安机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该规定指出,若明知是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进行非法收购、销售,且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就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来定罪处罚。公安机关深挖了非法收购、销售医保药品的幕后组织者,及时且全面地收集并固定了相关证据,依法从严对犯罪进行惩治,坚决斩断了伸向医保基金的黑手。
重点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