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通过医保账户开出指定药品,明示或暗示后低价大量回收,再加价销售至异地,最终药品以原价重新流入市场,导致医保基金受损。5 月 23 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披露多起医保诈骗犯罪案件。在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刑侦支队破获的这起诈骗医保资金案中,抓获了 16 名犯罪嫌疑人,查证涉案金额超过 300 万元。
低价回收药品再高价倒卖?薅“救命钱”的羊毛,涉嫌诈骗!
这些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回收价格通常在药价的 40%到 50%之间,这个价格比老人享受完医保补贴后实际支付的药费要高。蒋某等人将回收整理后的药,以每盒加价 1 至 2 元不等的价格卖给上家朱某。朱某接着联系全国各地的药贩子,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药品的紧俏程度,以药价的 80%到 90%出售给药贩子,从而从中非法获利。这些药最终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又重新回到了市场当中,并且是以原价向外进行销售的。经统计,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这类药物总共发货达到了 160 多次。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蒋某等人为在短时间内集中回收到某种特定药。他们在蹲守时,会用暗示或明示的方式指令老人去配这些药,还会通过调高回收价格引诱老人去配指定药物。虹口警方层层上溯,将这个团伙成员全部掌握,这个团伙分工明确、环环相扣。5 月 9 日,警方在上海和外省市同步开展抓捕行动,成功抓获蒋某等 11 名犯罪嫌疑人。同时,警方依据线索追查涉案药品流向外省市的渠道,抓获 5 名药品采购商,当场查获各类涉案药品余盒。目前,犯罪嫌疑人蒋某等 8 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他们涉嫌诈骗罪。另有 8 名犯罪嫌疑人也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他们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侦查当中。
收废品改行“收药品”牟取暴利
有的不法分子为非法牟取暴利,完全不顾药品安全,导致许多药品因缺乏储存条件而面临失效、变质的危险,对潜在患者的用药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近日,长宁警方成功侦破一起诈骗医保资金的案件,抓获了 11 名犯罪嫌疑人,查证涉案金额超过 21 万元。
存在一系列严重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接报之后,虹桥路派出所立刻与分局刑侦支队、区医保局一起成立了专案组来开展侦查工作。经过调查发现,方某所购买的药品数量,和普通连锁店 3 个月的进货量是相当的,远远超过了普通家庭正常的用药量。调查不断深入,其背后的灰色购销链渐渐显露出来。明确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以及人员信息之后,专案组在 4 月 27 日于全市多个地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抓获孙某珍、柏某民等 11 人,并且当场缴获各类涉案药品 5400 余盒。
孙某珍到案后,对通过倒卖医保药品非法牟利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据其交代,她在沪一直从事废品回收行业。在日常工作中,她发现特定群体对收购药品有大量需求。在利益的驱使下,她伙同亲属孙某荣、孙某友、柏某民等 3 人,利用回收废品的机会发展下线,还形成了包括方某在内的固定“药农”群体。药农凭借自身患有的基础疾病前往医疗机构购药,接着以零售价的 2 至 4 折价格转卖给孙某珍等人,药品由柏某民通过非法渠道售给私人诊所、药店和个人等买家,以此获取暴利。因孙某珍等人生活工作环境脏乱,无药品储存条件,回购的药品常被随意堆放。大量药品包装盒出现了挤压、受损的状况。例如胰岛素注射液等药品,由于无法进行冷藏存储,所以存在变质的风险。这严重影响到了药品使用者的用药安全。在案发时,该团伙的涉案金额达到了 21 万余元。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打掉了 5 个医保诈骗团伙,抓获了 50 余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了 3.7 万余盒各类药品。
医保基金关乎老百姓的“看病钱”与“救命钱”,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紧密相关。上海警方将主题教育与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推进“砺剑 2023”系列行动,并且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的专项行动,对各类医保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今年开始,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带动长宁、虹口、宝山等分局的刑侦支队。市区两级医保部门紧密配合,接连破除 5 个医保诈骗团伙,抓获 50 余名犯罪嫌疑人,查获 3.7 万余盒各类药品,有力地维护了本市医保领域的安全,切实守护好了国家医保基金。
记者注意到,在这类诈骗活动中,犯罪分子通常会用给予受保人“蝇头小利”的方式,收集受保人的医保卡,用于超量配药,或者直接低价回收受保人的药品,然后将这些药品倒卖获利。涉案药品一般是家庭常用的药品,像达克宁、速效保心丸、三金片等。不过,从警方最近侦办的案件情况来看,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犯罪团伙的触角已经从以往的常见药品,延伸到了需要特殊储运条件的药品。这些犯罪团伙没有全程冷链的运输资质,此类药物常因储运条件不达标而失去相应功效,最终可能给购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对此,上海警方一直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坚持提前一步,打击在萌芽阶段,一有迹象就打击,坚决不遗漏任何一个“小案”。
警方称,医保诈骗手段通常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种诈骗多以家族模式进行作案。一些犯罪嫌疑人会采取每月多次就诊且少量配药的方式,或者前往不同的医疗机构配药。同时,他们还会定期轮换使用医保卡,不会长期使用某一张医保卡,以此来逃避监管和打击。刑侦总队主动与市医保部门进行对接,共同制定了打击该类违法犯罪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市、区两级的公安部门和医保部门紧密配合协作,凭借大数据来锁定高风险的医保账户,识别欺诈骗保的行为,从而为精准打击租卡配药获利、大肆回收倒卖以及非法买卖牟利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医保诈骗犯罪分子回收药品的手段有多种。团伙成员众多且分工明确。他们从本市低价非法回收药品,然后通过层层加价进行销售以获取利益,从而形成了药品倒卖的“灰色利益链”。对此,刑侦总队牵头全市刑侦部门。一方面,对医保诈骗案件线索建立“一案一档”。另一方面,坚持深挖幕后组织操纵者和骨干成员。同时,最大限度追回被骗医保基金。并且确保“全链打击、一打到底”。最终有效遏制诈骗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势头。一方面,促使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物流渠道内的医保诈骗犯罪线索;同时,提升主动发现线索的能力;最后,实施精准打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