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 元能够买到一张“白金卡”,凭借这张卡全年可以不限次数地预定酒店和民宿;78 元可以购买一张“新人卡”,用这张卡能够享受在高端酒店住宿一晚的待遇……这些听起来很诱人的价格,是旅行平台“寄居蟹”用来低价拉客的手段,然而在下单之前却要向客户收取高价押金,这个押金的数额是房费的数倍。
上个月,用户发现该平台的小程序无法打开,高额押金也无法退回,有的人损失甚至高达几十万元。
花25万订的房间一次也没住上
今年五月,上海的王燕(化名)打算在六一儿童节带女儿去深坑酒店游玩。她正在查找酒店预订信息的时候,有朋友提醒她可以到某软件上去看看,是否有人会转让订单。
在这个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王燕确实看到了许多低价转让酒店订单的链接。她成功联系到了一位卖主,该卖主告知她,原本一晚需要 3300 元的酒店房间,在自己这里 2600 元就能够住两晚,并且只需更换住宿人信息就行。
↑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
王燕按照卖家的指示进行交易后,发现对方预定酒店的平台是“寄居蟹”小程序。卖家后来告知她自己是该平台的代理。随着操作的推进,又出现了需要交付押金的提示。
我这时候心里有些不舒服,之前并不知道还需要交押金。然而,卖家却直接通过微信转了我两千多块钱,还说要帮我垫付押金。卖家的这一转款举动,使得王燕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心。
王燕按照订单指定日期前往酒店,顺利完成了入住。这一经历使她完全相信了“寄居蟹”平台。随后,她通过之前的卖家下单了 6500 元的“白金卡”。这张卡的权限是,在一年内可以不限次数入住平台上的酒店,并且每次最多可以下 5 个订单,每个订单可住 10 晚房间。
此外,王燕在“寄居蟹”小程序处购买了“房卡”,此“房卡”能以 299 元住一晚高端酒店。她还在某二手平台的另一个代理处购买了“新人卡”,该“新人卡”可 78 元住一晚高端酒店或民宿。预订好酒店的王燕,共支付了 8972 元押金,此押金远远高于购买的卡价和酒店房价。
6 月 17 日,她还没来得及入住,就发现小程序无法正常登录。与此同时,代理告知她平台跑路了,钱或许拿不回来了。
王燕加入上海地区的几个维权群之后,遇到了损失更多的用户。有的用户连卡带押金损失了 11 万元,有的用户买卡、抽盲盒、付押金损失了 12 万元,还有的用户订好了今年暑假和明年春天的房间,总共损失 8 万余元。
上海的林梦(化名)损失较为惨重。她未收回的押金达到 25 万元之多,并且另外花费几千元抽到的盲盒权益还未曾使用。
她与老公在 6 月 13 日这一天集中进行了下单预定。他们预定了北京的宝格丽酒店以及成都的丽思卡尔顿酒店等多家酒店的住宿。然而没过几天,他们在该平台支付的押金全部无法取出。并且这些酒店他们一次都还没有去消费过。
↑25万押金部分付款记录截图
林梦所在的某上海维权群有统计信息表明,已有三十多人遭受损失,总计达一百余万元。除了上海维权群之外,还有成都维权群、北京维权群、杭州维权群、广东维权群、江浙沪维权群等。在维权群中流传着一份不限地区的统计表,显示用户损失金额超过了千万元。部分填报的信息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确认。
↑维权群接龙统计的受骗金额高达千万
享受超低房价需要先交高额押金
这一旅行平台运营时间较短。从去年 4 月份开始预售,到今年下架,总共运营了一年两个月。在此期间,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用户和资金。
“寄居蟹”的营销方式是通过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房价来吸引用户。它在官方宣传里说,消费者只需花费 880 元成为会员,就能睡遍国内六十多个旅游区以及七十多个城市的两百多家高品质度假酒店,并且每个月还会有五十家新的酒店或民宿上线。
↑“寄居蟹”宣传页面
平台页面标价处于 500 元到 1000 元这个区间的民宿上,有明显的“会员免费”标识。住一次这种民宿,会员费基本就能回本,而且住的次数越多越划算。同时还提出承诺,倘若顾客连续 15 天都没有订到房,客服会帮忙进行私人订制。
↑打着“会员免费”字样的民宿
平台方称,自己能给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采取了全年买断式合作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合作商家全年不限时段的房源进行一次打包价买断。由于商家有空闲房源且较多,没有获客成本,而通过该平台能够增加入住率。
不少会员像王燕那样,是从某二手平台的“寄居蟹”代理人员那里购买的服务。还有人通过微博了解到,有人通过抖音了解到,有人通过朋友圈了解到,有人通过公众号了解到,甚至有人通过广播电台了解到,然后通过小程序或代理下单。
但在其各种宣传信息中,并没有提及住房需要交押金的条件。
王燕称,很多人在购买了卡之后,才察觉到订房需要缴纳押金。并且,押金的金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是房价的三到五倍。
北京宝格丽酒店,仅一晚的押金就达到一定金额。也正因如此,一个旅行类平台出现了,该平台能达到单个用户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付款金额。
这些钱很有可能被用到其他地方。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平台规定预订房间通常需要提前一段时间,押金在订房的时候就需要缴纳,退房时才会返还,在这中间可能会有长达数月的时间差,高于房价的这部分资金就会被平台留存手中。
出事之前,“寄居蟹”就已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退还押金存在延时的情况,扣取保证金与约定不相符等。今年 1 月份,平台曾被四川省消委会进行约谈,消委会要求平台针对其存在的“霸王条款”等问题立刻进行整改,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某用户的情况证实了这一现象。前不久,他被临时告知,需在离店时上传照片才能退回押金。然而,小程序始终无法定位,导致上传失败。两晚的押金共计元被扣除。此后,他与客服联系,但押金一直未被退回,直到平台关闭。
除酒店和民宿房间外,在该平台购买乐园门票、租车、游艇都需要押金。6 月份,有消费者开始投诉,他们在平台购买了欢乐谷、迪士尼乐园的门票,进门时被乐园工作人员拦下,被告知没有购买信息,然而“寄居蟹”的平台订单却显示可以入园。紧接着,预订房源与酒店方信息不一致的情况纷纷被爆出。
出事前集中上架高端酒店房源
今年 5 月,有用户察觉到平台放出了很多之前很难预订到的高端房源。去年底只能预订三个月后的房间,而这次上新的是能够当月或者下月入住的酒店。恰逢暑假假期,会员的出行需求很旺盛,他们纷纷预订房间。
5 月底我们定下了第一次住宿的时间,是 6 月 5 日。我们顺利住上了,并且押金秒退。就在 6 月中旬,我们订了很多后面的房间。一位押金亏损 6 万余元的用户回忆道。
6 月 15 日,上海的另一位用户在出行前向预定酒店确认订房信息,却被告知查无此单。该用户询问“寄居蟹”客服,客服回应“请放心”,称订单信息尚未同步至酒店,会按照平台规则订好房。
实际上,此时的“寄居蟹”平台已不再为客户订房。在 6 月中旬,用户发现有些房型在同一天能够被重复预定。
许多会员称,自己曾在该平台有过尝试性消费。他们真正入住酒店且秒退押金后,对平台产生了信任。在近期高端房源上架时,他们才敢放心地预定接下来的行程。
↑此前的押金秒退建立信任,6月集中支付押金预定
6 月份集中上架的是高端房源,一晚需 9999 元押金且不能免押,有的甚至要一万多。按照会员卡承诺全年畅住等优惠条款,用户订的房源越多,“薅羊毛”就越多,但同时需交的押金也更多。
大量高端酒店有了新的房间可供预定,这些房间是 7 月份的,预定这些房间需要缴纳 9999 元押金,且会员可以进行预定。
事发之后,“寄居蟹”在成都的办公室已空无一人。消费者既没住上酒店,数倍的押金也无法退还。从之前的一系列迹象来看,受骗的用户分析认为,这是一场经过长时间谋划的跑路行为,而且公司内部人员以及部分代理很可能事先就已经知晓,他们仍在继续加紧售卖各种卡券和盲盒,以此从中抽取分成并获利。
↑3月份有代理称“寄居蟹”可能突然倒闭
“寄居蟹”的会员卡种类繁多,设置了多种游戏玩法。有“房卡”,有“新人卡”,有“白金卡”,有“升值卡”,有“减压卡”等等。每种卡的功能权限不一样,规则也时常会发生变化。盲盒的花样更多,比如可以抽取早餐券,抽取下午茶,抽取机票,抽取接送机等所谓的优惠权益,19.8 元可以抽一次,198 元可以十连抽。
↑盲盒页面
这些卡从代理手中购买比从小程序购买价格优惠很多。所以大多数用户会从代理手中买卡,并且被拉入群中。他们在群中“学习”抽盲盒等各种玩法,而代理则可以从中抽成。
5 月份开始,许多用户预定房间所付的是大额押金。在这个阶段,代理集中精力去拉客户。一位被骗的用户向记者讲述,她刚从代理手中购买了一张 5500 元的“升值卡”,随后就遭遇了平台关闭。事后分析,对方应该是在明知会出问题的情况下将自己拉下水。然而,代理们却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并不知情。
受骗者不乏高知人群 警方已立案
平台不能正常使用的第二天是 6 月 18 日,其实际控制人之一张莹发表了视频,她声泪俱下地称“没有跑路”。
最近正在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所以没能在最快时间内出来发声,对此我们表示歉意。我们并没有跑路,只是最近因为谣言的散播引发了集中挤兑,从而导致了资金链紧张,我们需要配合进行处理。
张莹在视频里请求大家给予帮助并进行转发。她还表示可以通过在公众号留言的方式咨询获取融资的方式。
↑张莹发布的视频
用户们并不买账。随着“寄居蟹”所属公司的股权变更以及事态的发展,那些已经被套走押金的用户开始有所领悟。他们意识到,前期通过提供低价酒店预订,获取了信任并积累了顾客量,之后便集中上架了一批虚假的高端房源。用户看到的是实惠的房价,然而平台看中的却是巨额押金。
“寄居蟹”在早期进行宣传时,为了能获取用户的信任,宣称自身“背景很大”。
记者进行查询并了解到,“寄居蟹”的所属公司是四川墨竹旅游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之后经历了数次股权结构的变更。在成立初期,田清洪和张莹这对夫妻分别出资 170 万元和 330 万元。到了 2020 年 8 月 28 日,张莹从公司撤资,而田清洪和磐古文化分别出资 450 万元和 50 万元。2021 年 1 月 27 日,田清洪的出资额从 450 万人民币变成了 25 万人民币,其在公司所占股份仅为 5%。2021 年 4 月 20 日,墨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由田清洪变更为赵俊;同时,墨竹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备案也发生了变更。
6 月 18 日,企查查显示赵俊突然对外投资了数家公司。“寄居蟹”受骗者们将这一行为视为“资金转移”。
很生气自己就这么被收了“智商税”。在维权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北大校友,她现在在高校当老师。她感慨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是高智商人群,却没想到也被坑了。王燕介绍说,被骗者涵盖了大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律师、媒体人等不同的行业和人群。在松江大学城有一位学生,他自己的加上帮朋友下单的,总共被骗了七万块,还被同学要求还钱。
旅行平台出现问题并非首次。在 2018 年,有一款名为“布拉旅行”的应用,它因涉嫌诈骗罪而被上海浦东公安分局立案。该案件的涉案金额达到了 1.56 亿,两名被告表示仅能退回 80 万。
去年年底,“半边山下”民宿平台是以低房价高押金的模式运营的。该平台被指存在高额押金迟迟不退还的情况。
寄居蟹事件发生后,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在回复网友投诉时表示,经核实,公安机关已接到群众报警。并且,公安机关已开展初查工作,于 6 月 18 日将寄居蟹旅行事件立为诈骗案进行侦查,目前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记者在 7 月 7 日从成都警方处得知,涉案的张莹和田清洪处于在押状态,案件暂未取得最新进展。
目前,有多名上海的受骗用户已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其中,像王燕这样的上海受骗者,她们的资金尚未被追回,仍在进行维权行动。
听听法律界人士如何说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前些年主要是健身卡、美容卡、理发卡等出现“卷款跑路”的新闻,如今则变成了“寄居蟹”之类的“民宿卡”等出现此类情况。记者针对此案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分别采访了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副教授钟刚,以及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的张烨石律师和蒋成律师。
网购“民宿卡”和传统的实体店充值卡有何区别?如何监管?
钟刚介绍,关于实体店开办充值卡这一情况,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商务部于 2012 年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开卡的主体单位需要前往商务主管机构进行备案。市场秩序司负责牵头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相关规定。商务、文旅、教育等行业主管机构参与日常管理。这些主管机构对预付风险提示、预收资金管理、信息报送对接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网络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公司需遵循《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对网络经营主体进行登记。经营者若进行虚假的商业宣传、虚构交易等行为,诱导欺骗消费者,就会违反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寄居蟹”这类卡和之前的充值卡不一样。它是以押金的形式来收取的。关于押金的具体管理存在一定的空缺。从民事角度来看,押金收取的多少是由双方协商决定的,也就是消费者自己同意在预订酒店时支付押金。监管机构在进行监管时,可以适当参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当发现有违法行为时,应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可通过现场查处、调取资料等方式最终实施行政处罚。然而,网络交易的主动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时需要保持理性判断,遇到支付押金过高的情况,要具备警惕性并做好防范,同时也可以向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反映。
平台收取高额押金的运营方式合理吗?
张烨石认为,平台方设置的押金数倍于房价是缺乏合理性的。这种运营模式对消费者来说是有风险的。
我国法律未对收取高额押金的行为作出明确限制规定。平台提供的部分酒店房源相对高端,鉴于房间内装修装饰及配套软硬件设施的价值,设置合理适当的押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与有明确完善法律规则体系和行业运行实践的租房领域相比,押金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的租金。在本案例里,押金设定为不超过平台消费者入住当晚的房价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做法。 押金设定为不超过消费者入住当晚平台的房价是较为合理的。 本案例中,将押金设定为不超过消费者入住当晚平台房价是相对合理的。
消费者可能会被高端酒店房源吸引,这些房源的价格相对于市场行情显著低廉。然而,他们可能忽略了自己所支付的押金已经非常高昂。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长久的信誉,也没有资金支付管理平台的背书保障,那么高额押金的安全返还就会具有较大的风险。
“寄居蟹”所属的公司进行股权变更以及对外投资,这是否是为了进行资金转移从而逃避债务呢?责任又该如何进行划定呢?
钟刚教授认为,公司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债务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公司采取股权变更、对外投资等手段,致使无法将之前的押金等款项进行返还,这给维权带来了障碍。
“寄居蟹”经营者田和张二人作为实际控制人,若刑事诈骗罪成立,那么他们负有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1168 条规定,除了田、张二人外,两个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必定存在连带责任。在这一案件中,那些逃避债务的人、转移资产的人、公司股东以及其他帮助转移资产的人等,被认定为共同侵权人后,都需依据实际认定的责任范围来进行民事赔偿。
警方已经以涉嫌诈骗罪立案了。那么,从哪些事实能够判定该平台的行为属于故意欺骗呢?
蒋成觉得,从对话里代理的描述去看。如果平台方在 3 月已经清楚知晓兑付存在困难,可依然在 6 月集中且大规模地上架那些没有兑付可能性、完全是子虚乌有的高端房源。从刑法的角度来讲,这具有采取欺骗手段,利用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从而非法占有大规模财物的故意,这种行为涉嫌诈骗罪。
遇到此类案件,消费者应采取哪些办法维权?
钟刚建议,对于部分可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像接受投资者以及平台销售代理等,可借助民事诉讼来确定其赔偿责任,明确其是否需承担侵权连带责任以及在何种范围内承担该连带责任等;对于针对“寄居蟹”平台的追责,其因股权变更和对外投资而导致的资产转移,应当先从刑事层面去确认其效力,之后也能够通过民事执行手段将资产取回,然而对其中的股权投资和关联交易进行甄别这一工作是复杂且专业的。
张烨石提醒维权用户要积极配合警方的相关调查,同时要及时联系律师。他说:“因为公安机关已经对该事件立案调查了,按照‘先刑后民’的原则,现在消费者应该尽快且及时地收集好相关证据,像平台订单截图、充值记录、提现记录、银行流水等等。”
消费者在维权当中,可能会面临什么困难?
钟刚进行分析,在实际进行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留意“刑民衔接”的相关问题。民事赔偿责任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刑事方面赃款的追缴的。而这个过程会面临不小的困难,例如行骗者会将资金在不同的公司之间进行转移和稀释,有可能会出现警方即便采取了冻结、查封、扣押等措施,仍然无法追回钱款的状况。
“寄居蟹”的受骗者涵盖了多个行业,其中还有高知人群。那么,消费者究竟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掉入陷阱呢?
消费者要谨慎地进行选择,理性地审视广告推送的内容。要选择规模较大且信誉较高的平台来进行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的支付凭证以及平台信息资讯的截图。要看清平台所提供的格式押金协议的具体条款,然后再做出选择。不要贪图小便宜,永远都不要相信那些不正常且显著偏离市场定价规律和认知可能性的优惠活动。要理性地判断消费行为,谨防自己上当受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