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法再造薇娅、李佳琦,那把他们的带货量拆解一下呢?
将超头部主播的 1000 万忠实粉丝分配给 200 个微网红。每个微网红可获得 5 万忠实粉丝。让这 200 个微网红去进行带货操作。聚少成多,这样做是否也能够超越一个薇娅或者李佳琦呢?(注:微网红一般是指粉丝量在 100 万以下的达人/主播,包含 10 到 100 万粉丝的尾部网红、1 到 10 万粉丝的底部达人,甚至是 1 万以下粉丝的素人)
一个例子是,快手账号“别问王爹”在粉丝达到 9 万人的时候进行了首场直播。这场直播的观看人数是 9157 人,成交了 2175 单,成交率达到了 23.75%。对比之下,李佳琦在淘宝大学达人学院第 21 期主播班的直播教学演练中(38 女王节),直播了 5 个半小时,观看量为 18.93 万,成交订单有 2.3 万笔,成交率是 12.15%。
日前,“别问王爹”的实时粉丝量达到了 25 万。它以带货 5608 单,客单价为 279.79 元,转化率为 25%的成绩,在当日(9 月 11 日)快手美妆类目带货直播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名。同时,“道上都叫我赤木刚宪”是一位粉丝量超过 400 万(100 至 500 万粉丝量通常被视为腰部网红)的美妆博主,此次排名第 3 。
粉丝量与带货能力正式脱钩
在所有领域,“粉丝量”与“带货能力”并非相互关联,甚至正在逐渐相互脱离。娱乐性网红的粉丝并非精准粉丝,也可称为无效粉丝,即便粉丝数量再多,也无法带动货物销售。在带货领域,垂直化的微网红虽然粉丝数量不多,但其圈层影响力较强,带货转化率较高。这是因为在垂直领域,关注人数相对更少,并且依靠专业度和差异化定位吸引粉丝的微网红,其粉丝增长幅度必然是平稳的。
微网红或许一天仅仅能增长几十名粉丝,或许能增长几百名粉丝。然而,这些粉丝都是对网红高度认可的,并且具有黏性的。微网红 MCN 机构快马短视频的创始人王青海向亿邦动力进行了谈及。
事实上,存在很多“别问王爹”这样的情况。有一些微网红,他们的粉丝量比较低,但却能获得很高的回报,这样的带货案例数不胜数。
在抖音,“二胖”有 45.2 万粉丝,卖出了单价为 29 元的 4 万笔订单;“鱼酱匠”有 4.2 万粉丝量,卖出了近 90 份客单价高达 499 元的鱼子酱……
在快手,粉丝量为 7.2 万的“唐唐美肤课”成交了 1739 单,其客单价达到了 130.93 元;粉丝量为 300 的新号“林佑林”,其第一场直播的成交额超过了 3000 元……
在小红书,“锦鲤小姐姐”位列 10 月报备内容影响力 KOL 榜的 TOP3。她的粉丝量只有 1.6 万,然而她的笔记曝光量却超过了 700 万。
在淘宝直播这个平台上,主播“黄小敏”的粉丝量达到 3 万。单链接食品开拍仅 5 分钟,销售件数就突破了 1900 件。她入场还不到半年,就在 3 月 21 日的淘宝进口直播盛典活动中,冲进了当日巅峰榜的第 3 位,这个位置仅次于薇娅和李佳琦。
各类数据服务平台的监测结果能够印证微网红的带货力。飞瓜数据的抖音电商达人销量榜(12 月 3 日)显示,第 1 名、第 2 名、第 6 名和第 8 名的达人粉丝量都不到 10 万。在这些达人中,有 11 位达人的粉丝量不足百万,占比为 55%。其中,位列达人销量榜第 16 名的“咩咩羊”,其粉丝仅有 1541 人。
35%的达人都是微网红
淘榜单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在 11 月 25 日至 12 月 1 日这段时间内,短视频综合达人带货榜里有 6 位达人的粉丝数量没有超过百万。同时,在直播综合达人带货榜中,也有一位主播“小乐小主”,其粉丝量不足 100 万并闯入了该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淘榜单的美妆类目直播带货榜里,有 8 位主播的粉丝量未过百万;在美妆类目短视频带货榜中,也有 8 位主播的粉丝量未过百万。美食直播榜的主播粉丝量都未过百万,而在短视频中,只有第二名李子柒的粉丝量(264.8 万)超过了百万。在美搭短视频榜的 TO10 里,有 4 个是微网红,在直播榜上则有 1 个微网红入围。
淘榜单(11月25至12月1日)短视频综合达人带货榜
淘榜单(11月25至12月1日)美妆类目直播带货榜
淘榜单(11月25至12月1日)美妆类目短视频带货榜
直播这种形式不可忽视,短视频这种形式也不可忽视,图文形式同样不可忽视。各类平台的微网红带货力都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垂直领域发光发热的那些微网红。
今年双 11 期间,薇娅带货的金额超过 27 亿元,李佳琦带货的金额超过 10 亿元,辛巴带货的金额突破 20 亿元。这些超头部的主播们仿佛散发着耀眼光芒,仿佛堆积出了一个“天堂”般的世界。而那些粉丝量只有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微网红们处于另一个世界,不过绝不是“地狱”。
网红并非一定要拥有极多的粉丝才能实现变现。只要存在深度认可网红,并且愿意为其产品或服务进行买单的忠实粉丝就可以。即便成不了超级头部的网红,也能够成为微型网红。快马短视频创始人王青海指出了这一点。
一位资深互联网营销人士告知亿邦动力,粉丝量在 1000 到 10 万之间的网红,其互动率能比粉丝数更多的网红高两倍。这表明粉丝量少不一定就是坏事。
微网红的生存缝隙
“别问王爹”背后的公司是快马短视频。快马短视频采用“微网红万人带货矩阵”的商业模式。它以短视频培训为切入口,吸引更多微网红(或小白、素人)成为学员。之后,快马将总部拥有的强供应链资源和选品能力赋能给这些学员。微网红们以矩阵式进行商品推广,并且按 CPS 纯佣结算,是双平台结算,即自建平台和淘宝客(即阿里妈妈)。总的来说,快马模式的实际情况是存在三级分佣。这三级分别是总部,分校校长以及微网红。
王青海作为其创始人表示,我们孵化出了“别问王爹”“Mr.Pea”等具有代表性的微网红账号。这些微网红自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少供应链资源,不擅长短视频内容,也不擅长直播流程设计以及成交促成步骤等。正因如此,微网红们是愿意与我们合作的。
追溯这种微网红万人矩阵带货模式,能在传统的“团长推广”营销手段中看到其影子。传统的团长推广模式是,营销团队在接到订单后,会依据商品特点来制作内容,或者直接把商品链接附在内部渠道(内部粉丝群)以及好省 APP、花生日记、芝麻鲸选等外部渠道上,然后进行二级分销,同时获取相应的佣金。
微网红万人矩阵带货模式,其实就是把团长模式里的“推手”推到了前台,让他们成为短视频、直播的博主,然后借助内容和渠道来完成带货。一位网红营销资深从业者向亿邦动力指出,这种模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得利用更多的人来充当流量触点,借助更多人的力量把网撒得更大。
微网红而言,万人矩阵模式意味着,即便他们带货能力小,带货订单量少,也能赚钱。商家这边,多个少量订单数能够拼凑成大笔订单和成交额。说得夸张些,薇娅、李佳琦才能达成的上亿销售额,成上万个乃至更多的微网红可以通过多场直播来完成。
此外,微网红万人矩阵模式的合作方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李佳琦、薇娅、辛巴等超头部网红的数量极为稀少,合作的门槛也极高;其二,与头部和肩部网红合作时,只有“选择”或“不选择”这两种可能性,然而对于万人矩阵而言,能够选择部分微网红进行合作,从而将风险分散开来。
亿邦动力留意到,前些日子,在抖音上广泛传播的“蓝瓶慕斯”(英国男士去角质慕斯),它是微网红万人矩阵营销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到现在为止。蓝瓶慕斯的月销订单量达到了 80 万笔,交易额突破了 6000 万。它的抖音营销方案是邀请了上百位微网红来参与推广,借助淘客链接进行多级降序分佣,其中包括 dou+分佣,并且没有坑位费。首批网红的分佣比例高达 70%。
据悉,有很多专注于做几十万粉丝的腰、尾部账号的 MCN 机构。众跃传媒的负责人龙江称,这类 MCN 机构更类似于加工厂。他认为押注头部网红的玩法风险过高,小公司承担不起,而微网红则更安全,即便一个账号出现损失,也不会对公司造成“绑架”。
以抖音为例,当下平台内有众多 0 粉或低粉的抖音淘客账号。淘客团队人数方面,少的有 5 到 10 人,多的则在 80 人以上。他们运营 30 到 1200 个账号矩阵,通过投放 dou+来进行分销。如果 dou+的产出比超过 1:1.2,就会加投 dou+以加强转化。
淘客账号存在因虚假账号而被封停的风险,而微网红万人矩阵不存在这种风险。两者背后的逻辑都是把算法机制的优势和缺陷发挥到极致,通过算法来筛选出爆款产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微网红,他们类似于“淘宝客”的一种延伸。这些微网红既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和制作短视频,同时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淘宝客资源用于推广。这意味着,通过短视频、直播直接达成购买并不是唯一的出货途径。
微网红的长尾效应
在微网红模式下获利的商家,一方面有那些无力负担头部主播高额入场费的中小型商家,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大品牌。追溯老牌美妆护肤品牌稚优泉的营销套路:先是通过头、肩、腰部的达人来起势,使得稚优泉商品引起广泛的讨论;接着进行垂直类目尾、底部 KOL 的测评投放;同时进行官方账号的推广以及素人的标记种草;最后发力带货,从而形成转化。
比如,欧莱雅、雅诗兰黛、半亩花田、完美日记等诸多知名品牌的路径几乎都是“头部+腰部+长尾(微网红)”。这一现象不单在国内出现。依据网红营销平台公布的数据,在海外,欧莱雅、雅诗兰黛的广告投放方向已倾向于微小博主(超过 50%的投放占比,这里的微小博主指粉丝量在 5 万以下)。
中美营销人刀姐,女子刀法创始人,曾有这样的总结:“KOL 与微小和纳米博主(统称长尾博主,也就是本文中的微网红)、KOC 之间,并非互斥的关系,而是具有互补性。其中,KOL 能够带动话题,长尾博主可以带动口碑互动,KOC 则能够带动渠道分销。”
一位品牌商向亿邦动力表示,他暂未尝试微网红投放。他认为矩阵投放的方式可以尝试一下,找微网红主要是为了带货以及增加粉丝增量。目前品牌推广矩阵大多采用 1 至 2 个头部微网红加上 3 至 5 个中腰部微网红的组合模式,在头部和中腰部的基础上再增加 n 个尾部和底部微网红也是可以的。
另一位品牌商对短视频矩阵的模式极为看好。她觉得,多个短视频能够带来更为丰富的长尾流量。短视频的曝光量并非在一小时或一天内就会结束。与直播有所差异,短视频所带来的流量存在着一个“长长的尾巴”。
我愿意尝试微网红矩阵。在投入之前,我会预测投入产出比。例如,事前会少量投放不同等级的微网红,像腰部、尾部、底部以及素人等进行测试,然后核算投入回报比。如果合适,即使收取部分服务费,并非纯佣,也是可以的。一位中小型商家向亿邦动力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同时,有部分品牌商对微网红营销持怀疑态度,尤其对尾部的以及素人的带货能力持怀疑态度。他们普遍存在这样的担忧,即“坑位费会变成割韭菜”。并且他们认为“纯佣会是微网红带货的突破点”。
三个关键点
这种万人带货矩阵的模式存在三个关键之处。其一为头部微网红;其二是供应链;其三为平台。
王青海认为,所谓的头部微网红起到了“门面担当”的作用。它能吸引供应链资源,也能拿到平台资源。同时,还能验证微网红带货的可行性,以此来吸引更多微网红的加入。
另一位 MCN 机构的从业人员称,“头部网红也在进行相同的举动,也就是开放自身的供应链以及选品能力,去孵化腰尾部的网红。”例如,在快手直播中存在“秒榜”这种暗箱操作行为,通过内部进行策划来实现秒榜,让头部主播为其他主播引流,并且头部主播与次头部、微网红共同使用供应链和选品团队。这样做,降低了头部主播人设崩塌的风险,并且充分利用了头部主播的供应链资源。
有供应链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因为并非每一个商品都适宜网红带货,所以需要进行选品。以快马短视频为代表的微网红模式 MCN 机构,会设立专门的选品团队,将适合的商品筛选出来。开放给微网红的商品,有些甚至是头部微网红已经推广过、种草过并且已经把价格砍下来的。
王青海向亿邦动力表示:总体而言,存在两类商品在这种模式下的销售情况更为良好。一类是具有品牌的商品,例如大牌的尾货;另一类是具备生产优势的商品,像工厂的好货或者他们的自有品牌商品。
微网红的个人风格各不相同,所以选品不可能是标准化的。快马短视频的解决方案是总部设立分校,分校招揽网红。不同的分校依据不同的风格进行划分,每个分校主要专注于 1 到 2 个类目。在此基础之上,微网红再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再次选择商品来进行推广。
目前快马短视频的微网红们主要在快手和抖音这两个平台上活跃。第三个关键点是平台。王青海认为,快马的这种万人带货模式完全可以复用在其他平台上。
微网红有意在多个平台进行收割,并且是跨地域的。平台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打破寡头的局面。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一种非常契合的关系,就好像是一拍即合的事情一样。
淘宝直播的负责人赵圆圆曾向亿邦动力表示,淘宝作为一个平台,期望万物能够生长,对寡头持厌恶态度,因为寡头会构建起二级市场。为了对处于成长期的主播提供帮助,淘宝开设了主播特训营,并且每月给供应链基地和 MCN 机构发放孵化卡,在新主播的 45 天之内,他们会获得各种流量的扶持。
在淘外,抖音平台的电商门槛在不断降低,例如抖音大幅下调了商品橱窗最低粉丝量的门槛限制,甚至达到了 0 门槛;今年在快手公开课上,快手官方表明会给垂直类的 MCN 和用户提供百亿流量扶持,会通过主力推动短视频以及零售宝,来提升中长尾的电商创作者数量。
快手的老铁生态对微网红们也有利。
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始发力,这既催生了个别超头部的网红,也加速了腰尾部以及底部网红的成长。或许,下一个春天将不再仅仅属于头部网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