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幼儿”时,会出现社交软件;搜索“孩子”时,会出现麻将游戏……长期以来,小米应用商店一直都备受用户指责,它频繁推送那些“毫不相干”的广告应用,甚至还有不适合青少年的应用。
然而,“广告体验差、权益受侵害”这一情况相比,小米应用商店为“无版号”游戏引流的行为,也让人感到担忧。近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针对手机应用商店的不合规现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调查发现,在小米应用商店优先推广的 App 内,存在着大量的“无版号”游戏。并且,这些游戏还存在着过度索权、侵害隐私、弹窗骚扰等混乱的现象。
上架推广的“好应用”却“无版号”
小米应用商店为上架应用提供了具有“个性”特点且“无需排期”的应用推广服务。它声称,期望借助绝无人工干预的排行榜,来帮助用户发掘优秀的应用,即“好应用会在这儿被发现”。然而,实际情况真的如它所说的那样吗?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小米应用商店的搜索排名较为靠前的那些应用里,存在着数量不少的“无版号”游戏。用“拼图”进行关键词搜索,结果首位是一款叫“机灵小老弟”的休闲游戏。南都记者留意到,该游戏页面没有展示任何文号和版号。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游戏审批结果查询列表”以及游戏工委的“游戏版号查询系统”等多个官方渠道中对这款游戏进行检索,都未找到相关结果。此外,搜索发现了另外几款游戏,分别是“节奏跳塔 - 跟随音乐的节奏”“挂机养恐龙”“解救女孩”等,这些游戏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有更多这样的“无版号”游戏进入了小米应用商店的游戏“风云榜”。比如在小米应用商店 8 月 9 日的榜单里,“恐怖奶奶”“樱花校园 - 高校模拟”“解锁王”等多款游戏中,都没有国家审批的游戏版号。南都记者在华为等国内主流安卓应用商店搜索上述游戏时,没有检索到相关内容。
“无版号”游戏多为“米盟”应用
游戏运营的前提是获得有关部门的出版审批。《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第 8 条表明,在网络游戏出版运营之前,必须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准许可,从而取得“批准文号”和“出版物号”。
既然如此,“无版号”的游戏,为何会出现在小米应用商店的推广内容里呢?为何会被上架呢?
南都记者留意到,上述那些“无版号”的游戏大多属于“广告变现”类的小游戏。打开“机灵小老弟”后,首先会弹出一则开屏广告。并且在游戏进程中,页面的下端也会持续出现横幅广告。另外,部分通关类的游戏,像“节奏跳塔 - 跟随音乐的节奏”,会诱导玩家通过观看广告视频等方式来领取游戏奖励。
小米应用商店推广游戏未见版号,且频现广告
在开屏广告的角落有一个标志“∑”,在横幅广告的角落也有一个标志“∑”,这个“∑”是小米移动广告联盟的标识。据悉,小米在其开放平台上推出了广告变现方案“米盟”。开发者加入米盟会员,然后提交其运营的自有网站、软件或移动应用的广告位,接着由“米盟”的广告主进行广告投放,这样开发者就能够通过分成而实现“躺着挣钱”。
小米游戏备案指南规定,在小米平台上线的联运游戏,审核前需进行备案。纯内购变现游戏以及混合变现游戏,需上传“游戏 ISBN 号”“软著”等。然而,纯广告变现游戏仅需要“营业执照”和“软著”。在小米应用商店应用推广合作的相关介绍中,对于游戏的流量服务和应用推广,并没有严格的审核要求。
南都记者以开发者身份分别咨询了小米应用商店相关人员和华为应用市场相关人员。小米应用商店推广业务客服回复说,对于 IAA 模式的产品(广告变现),在小米商店目前是允许无版号上架的,并且还可以特批申请“广告投放”。华为应用商店的游戏运营人员回复称,IAA 游戏产品如果没有版号就无法通过审核。
游戏上架运营后,即便只是开通广告变现(例如 IAA 游戏模式),这也属于有盈利的行为,并且对版号有着一定的要求。若应用商店协助其进行推广,那就应该有更为严格的审查。一位游戏版权行业的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当下,对于广告变现的游戏监管已经呈现出趋严的态势。语言风格:保持原文风格,去掉最前面的序号,把长句拆分成多个小
上述专家透露,部分游戏会以不付费的“公测”等形式提前在应用商店上线,以此积攒一定的用户基础。等版号下来后,再进行大量买量。严格来讲,未取得合法资质就上网进行公测属于不合法行为。还有部分软件存在通过套版号,甚至是伪造版号文件的邮件等形式通过审核的情况,对此,一些应用商店通常不会进行实质审查。
“米盟”应用频现广告轰炸、诱导下载
值得注意的是,多款“无版号”游戏应用可从小米应用商店下载,像“纸嫁衣”“解锁王”等。这些游戏的广告非常多,稍不留意就会出现,甚至还会被诱导下载。并且,这些游戏均属于“米盟应用”。
这种行为呈现出往复循环的状态。
打开“纸嫁衣”这款游戏,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每进行一次操作,就会弹出横幅广告,这些广告是为“橡皮人拳击”“炫彩节奏”“指尖节奏 3D”等几款游戏 App 进行引流的。当点击页面后,小米应用商店就会直接在后台开始下载相关的应用。
《米盟违规处罚规范》中规定,“在游戏进行中高频弹出,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属于二级违规。然而,实际观察发现,“米盟”应用中存在连续的“广告轰炸”情况,且并非是少数现象。同时,在微博、虎扑、贴吧、小米社区等社区论坛中,小米也经常因为在应用内植入广告而遭到不少网友的“吐槽”。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研究中心的高艳东主任认为,依据《广告法》的规定,要是利用互联网来发送广告,就不能对用户正常使用网络造成影响。同时,像“弹窗信息标识几乎难以察觉、关闭按钮小得如同蝼蚁一般、页面伪装得极为隐蔽且能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中进行”这类违规行为,属于工信部重点整治的弹窗广告乱象范畴。高艳东称,应用商店在审核方面存在疏忽的情况,甚至还有放纵的行为。另外,手机应用商店的审核标准各不相同,这也是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之一。
疑似违规“马甲包”大量上架
7 月 27 日,热门手游“我的世界”与“迷你世界”的侵权案进行终审开庭。网易公司指责迷你玩公司旗下的“迷你世界”抄袭了“我的世界”的 267 个核心元素。同时,在小米应用商店内,南都记者也察觉到了许多与“我的世界”极为相似的游戏,像“我的世界夏季版”“我的世界冬季版”“我的世界 - 女孩版”“我的地球世界”等。查询后得知,上述游戏都没有版号。并且在应用商店里显示的游戏开发者也不是“上海网之易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与手游“我的世界-大闹天宫”相似的另一款游戏
有律师告知南都记者,这些或许是“马甲包”。据悉,“马甲包”是一种借助应用商店规则的漏洞,通过对 UI、游戏名称、美术素材、icon 等内容进行改变,从而多次将另一个版本进行上架的行为。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第 6 条规定,若马甲包对原版本的内容属性进行了彻底改变,同时更换了新的游戏名称,或者增加了修饰词,又或者增加了后缀,那么都将被当作新作品,需要重新获得版号。不然的话,网络游戏将会按照无版号运营的情况来处理。据悉,国内部分应用商店已经不允许“马甲包”上架。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不排除抄袭、侵权的可能。
过度索权游戏却通过小米安全检测
“我的世界夏季版”“我的地球世界”“我的冒险世界”等几款应用,分别新增要求获取访问手机账户权限。用户在下载应用并首次打开时,会收到弹窗要求获取相关权限。如果用户拒绝获取权限,那么应用就会直接黑屏并且闪退。
游戏应用“我的地球世界”涉嫌过度索权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些游戏应用内不存在隐私政策。经对比发现,多数应用商店通常会在显眼位置设置入口,用以展示 App 的隐私政策。然而在小米应用商店里,当点击查看这些游戏应用的隐私政策时,显示的是“正在完善中”。应用下载页显示,这些涉嫌“过度索权”的应用都通过了小米应用商店的技术和人工安全检测。这些应用主要是病毒、木马等类型。然而,应用商店并未给出“隐私合规风险”的相关检测结果。
吴让军认为,收集个人信息的频度如果超出了业务功能的实际需要,或者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型与现有的业务功能无关,那么就有可能构成所谓的过度索权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指出,应用商店在合规审查时若支持违规应用上架,同时有迹象表明其明知违规软件存在过度索权行为却未加以管理,那么就存在监管责任缺失的情形。
据悉,小米应用商店近期发布了一则公告,该公告是关于“App 违规收集与使用个人信息等侵害用户权益问题”的自查专项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