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0 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前往东阳市文化中心项目部进行走访。他们慰问了广宏“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并且与企业负责人就校企深入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建筑工程学院已经坚持类似的走访整整 7 年了。从 2017 年开始合作起,该学院秉持“专业立身,服务地方”的宗旨开展校企合作。经过数年的实践,基于校企合作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熟,其效果也逐步显现出来。
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师成长专家化
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深入开展项目合作,同时进行双师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了校企合作紧密的实训基地,并且一起开展校企共育产教融合型项目。企业给教师提供实践岗位,承担起访问工程师项目、暑期顶岗实习项目等“双师素质”的培养工作。七年时间里,有 150 余名学生参与了实践教学,这些实践教学项目有 50 余个。20 余名老师参加了访问工程师以及暑期顶岗实习。近 10 余名老师主持或参与了纵横向课题研究。教师深入企业并参与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还共同开展 BIM 技术、装配式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新技术服务,同时共同攻克深基坑、高支模等高大难技术难题,这使得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陈建兰教授的专业技能实现了从基础到精湛的转变,并且在专业领域展现出卓越能力,已成长为公司的技术总工和行业的专家。
实践项目校本化,教学科研实战化
义乌工商职院依据建筑类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建筑业的新态势,按照培养目标以及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的任务,提炼出了实践教学项目。教师通过与企业一同开发教材,把工程实践案例引入课堂等诸多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主要脉络,对学生技能训练项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和突出,使得在技能和知识的要求上能够达到企业的零距离标准。专业教师会把研发和科技创新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企业员工也会这样做,并且会对这些成果进行推广。目前,校企双方已经一起开发了《小程序实习用户管理系统》等专利 10 余项,还发表了 10 余篇论文,开展了 10 余项研究课题,并且编写了 1 本教材《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教师把项目的实质运用到教师教学中,以此来反哺教学。这样能丰富一线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更有内容,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培养精细化,育人成效多元化
校企双方合作多年且深入,开展协同育人工作,达成了建筑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依据学生特点开展分层分类的个性化教学,使育人成效呈现出多元化。双方将产教融合的成果运用到了人才培养当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学生技能竞赛方面成绩尤为突出,2019 年的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2023 年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中获得了全国第十名的优异成绩。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双证率和就业率都达到了 100%,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常态。
今后,建筑工程学院会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工作。会进一步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会为教师的高质量发展给予优质的成长环境。会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会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新闻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