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后,工商银行开展了清理个人账户的行动,建设银行也开展了清理个人账户的行动,农业银行开展了清理个人账户的行动,光大银行开展了清理个人账户的行动,中信银行开展了清理个人账户的行动,平安银行开展了清理个人账户的行动等。并且,多家银行都计划在 7 月清理“睡眠账户”。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工商银行在 5 月于其官网发布了清理长期未使用个人银行账户的通告。通告称,从 2021 年 7 月开始,将实施对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清理工作。
工行提示,若账户处于清理范围内,同时用户希望继续使用该账户,那么用户可以在 6 月 30 日前进行一笔动账交易。这些动账交易包括存取款、汇入汇出、转账、消费、缴费等主动发起的动账交易,而不包括结息、查询、司法冻结、司法扣划等非客户主动发起的动账交易。一旦完成这样的动账交易,就视为激活了账户。用户可以主动撤销不再使用的账户。
邮政储蓄银行在去年 12 月 29 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存量异常账户清理工作的公告》。该公告规定,将于 2021 年 6 月 30 日(含)前,逐步分批对同一客户名下个人结算账户超标准的数量进行清理,标准为Ⅰ类户 1 个、Ⅱ类户 5 个、Ⅲ类户 5 个。如果账户存在上述情况,客户需持有效实名证件,尽快前往该行的任意网点,进行合理性登记、降级以及销户处理。逾期未清理的账户,该行将限制金融服务。
多家银行在公告中作出说明。这些银行表示,客户需在 2021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一笔动账交易。此动账交易包括存取款、汇入汇出、转账、消费、缴费等主动动账交易。同时,不包括结息、查询、司法冻结、司法扣划等非客户主动发起的动账交易。若完成该笔动账交易,即视为激活账户。客户还可以主动撤销不再使用的账户。
央行披露了 2021 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的总体情况。我国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量达 9.05 户。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为 6.40 张。一些用户手中持有多张银行卡,然而在现实生活里,除了常用的卡,其他的就变成了“睡眠账户”。
用户面临的情况是,卡片数量过多会导致日常管理难度增大。倘若在管理过程中不够谨慎,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增加被盗刷的风险、被买卖的风险、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并且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称,多家银行开始对闲置银行卡进行清理,这是对“断卡行动”的具体响应。“断卡”行动能够针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以及跨境赌博等行为,进行围追堵截和广泛撒网,从而起到严厉打击和震慑的作用。
近年来,打击犯罪的监管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主要从事后惩治,逐渐转移到事中监测。并且前置了各项风险防范流程。因为电信诈骗、跨境赌博等犯罪行为都离不开资金流,其中包括账户体系与支付。所以,银行账户、支付环节等逐渐成为监管关注的工作重点。
银行人士提醒,目前多数银行已具备异地网点注销银行卡的功能。对于那些确实不再使用的银行卡,持卡人应及时主动进行注销,这样能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尤其要注意的是,用户切不可出租、出售或出借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对于不想被冻结的银行卡,只要每年利用 ATM 渠道办理一笔业务,或者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一笔业务,又或者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一笔业务,亦或是进行转账等交易,就不会被银行认定为“睡眠账户”。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