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时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
都喜欢背一个大包
©科技的管家
而我们国人出行却更愿意拉行李箱
顶多再背一个小包
那么,为何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
01
首先是大包和行李箱性能的差异
大背包
大背包的容量很大,并且能够随时随地解放双手。在拍照时、逛街时以及买单时,都可以自由地进行这些活动。如果是一个人在旅行,就不必担心没有人为自己帮忙看行李,其安全系数绝对是满分的。
所以背包有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你想去的地方基本上是能够到达的,它的自由度绝对比行李箱要好很多。
©豆瓣
行李箱
大部分国人在旅行时都有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以防万一用得上”。因此,除了衣物和日用品之外,那些对生活格外认真的人,甚至还会把锅、碗以及健身器材等都带上。这些杂七杂八的行李加起来的重量肯定不会轻。
从容量大的角度来看,行李箱具有优势;从省力的角度来看,行李箱也具有优势。因此,就这两个方面而言,行李箱绝对是长途旅行的首选。
02
背大包与拉行李箱
是两种旅行文化的差异
欧美人的背包旅行
欧洲“背包客旅行方式”在 1660 年到 1840 年期间开始出现。在那个时期,欧洲上流社会的年轻人为了见识社会,并且体会独立与自由,他们会提着箱子或者背着背包去旅行。
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发展,假期制度也得以完善。这使得英国的上班族开始出门了。但在这个时候,背包旅行仅仅在富人群体中流行。
十九世纪末之前,德国工业革命中一些未富起来的社会精英。他们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希望青年人能找到新道路来发展民族和未来。
那时的德国青年不负众望,掀起了一波浪潮,这波浪潮是反对现代性、回归自然的。他们采取的方式包括野外徒步等形式的漫游旅行。
他们在“漫游大自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意义”这一主张没想到竟然成了现代背包客的先声,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壹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传奇的嬉皮士可以说是现代背包客的先驱。他们当中很多人来自白人富裕家庭,然而他们却对财富极为痛恨,毅然弃绝了安逸的生活,凭借着赤贫和流浪来对抗主流。背包旅行在整个欧洲逐渐流行开来。
如今的背包旅行,在上世纪时曾是边缘者的行为。而如今,它已演变成在欧洲国家被广泛认同的大众旅行方式。
欧洲国家的旅行发展史表明,他们的旅行观念是主张用最少的钱,行最远的路,观赏他人难以见到的风景,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因此,对于他们这样的旅程来说,拉行李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中国人的休闲旅行
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公民旅游”。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旅游业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1984 年,中国当时流行的“xxx 到此一游”这种刻字式旅游行为,从那个时候起便开始蔓延到全国各地。同时,旅游这一概念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广泛传播开来,人们有了诸如度蜜月、赴港探亲等新的旅行名义。
©翁乃强
那时已经有余纯顺进行徒步环游中国的行动,还有三毛创作了《万水千山走遍》这部作品,同时也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然而,由于当时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并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掀起旅行文化的浪潮。
从 90 年代起,人们有了双休日和小长假。到 21 世纪初,人们逐渐开始报团旅游、出境旅游。而现在,人们热衷于到网红景点打卡。旅游热呈现出一年比一年高的趋势。
中国大多数人的旅游目的没有发生过大的变革,还是以休闲放松为主。
国人家庭观念较重,大多数人出门旅行时都想着给亲戚朋友带各种纪念品特产。即便旅行方式在不断丰富,目的地也在不断拓宽,但目前来说,人人都能做到追求自由的程度几乎是难以实现的。
中国人的旅行发展情况以及所秉持的观念,是大多数人选择行李箱的重要因素。
旅行时选择拉行李箱还是背大包,要依据自身的旅行目的地以及旅行的时间长短去确定。(若想了解自驾、徒步旅行线路,可添加梅朵微信进行咨询)
Tips:
如果是去度假
不用多说那些长途跋涉的话啦,建议准备一个旅行箱和一个小背包。把手机、充电宝这类需要随时携带的物品放在小背包里。日常用品,像牙刷、毛巾、换洗的衣物等,可以放在旅行箱里。并且旅行箱的容量比较大,要是买了一些纪念品,也能有地方存放。
如果是徒步旅行
在城市和野外都建议选择背包。因为很多路面不平,若推着旅行箱行走,会十分颠簸。不过,不能只背一个大包,最好准备一个斜挎包,用于存放手机、相机、钱包、证件等物品。同时,一定要记住要防范小偷。
©001
拉行李箱or背大包
你更pick哪种出行方式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