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中国教育新闻网”订阅我们
《如何高效学习》的作者斯科特·扬近日抵达中国,与读者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活动持续了三个小时,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幽默风趣的他引得现场掌声不断。“中文”是他的语言学习项目之一,他曾先后前往西班牙、葡萄牙、中国、韩国,在每个地方都待了三个月,在一年内学会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中文和韩语这四种语言。
斯科特·扬除了进行语言学习之外,还运用自己发明的学习方法。他在 10 天内就搞定了线性代数,并且在 1 年时间里学习了 4 年 MIT(美国麻省理工)的 33 门课程,完成了这些“不可能任务”。“超级学霸”有哪些学习技巧呢?又如何能够高效学习呢?日前,教育小新对斯科特·扬进行了专访,从中获得了一些高效学习的技巧,现在将这些技巧分享给大家。
高效在于建立“元认知”
大多数人对“如何快速熟悉一个全新科目”存在困惑,对此我们需要建立“元认知”。当每个人接触一个全新科目时,最大的问题是对其一无所知,也就是缺乏对该科目的“元认知”,也称作“知识的知识”。例如学习金融的人,是从线性代数、微积分开始学起,而后才逐步建立起自己对于该科目的“最初始的认知”。要快速熟悉全新领域,就得想办法构建这种“元认知”。最快的办法是向相关专家或熟悉该领域的人请教。若决定学习心理学,可让多位心理学专家推荐入门书籍,然后有选择地学习,这样能少走弯路。
抓住课堂重点在“听”不在“记”
高效学习的另一个关键是“深理解”。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并非“记忆”,而是“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一个知识点,你才能够将所有知识点进行整体性的连结。很多学生关心在记笔记过程中怎样快速抓住老师的重点,我只能说,若想抓住老师的重点,需要“听”老师讲,而不仅仅是“记”。如果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进行记笔记的“器具”,那么始终没法理解老师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当你用心去“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将其写下来的时候,才达成了真正的“深度理解”,才能够达成高效的学习。
费曼技巧:学会自己教自己
费曼技巧的具体措施:
理解那些你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点。
记住那些您能理解,却可能在考试中遗忘的知识点。
很多学生为了考前学习花费不少时间在图书馆,然而学习效果平平。而运用费曼技巧,只需 20 分钟,就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并且记忆深刻难以遗忘,它是一种考前学习的高效率方法。
费曼技巧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要挑选出你准备深入去理解的那个概念,接着拿出一张空白的纸,然后在这张纸的最上方把该概念的名称写下来。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需假想自己费尽口舌向一名毫无此方面知识的学生进行讲解,并将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懂或不懂的知识时,你会理解得更深入,原本不明白的地方也能得以梳理清楚。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当你碰到难题且感到疑惑时,不要着急继续往下进行。要知道学习并非单行道,此时可以回过头来。可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也可以去听讲座,还可以找老师进行解答。一直到你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为止,之后把相关的解释记录在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比喻
若你的解释冗长或晦涩,就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重新阐述,或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比喻来帮助更好地理解它。
整体性学习技巧:学会“联系”
笔记流:将笔记连成网
使用笔记流时,先写下最主要的观点,用简短单词替换完整句子,虽会降低可读性,但能提高上课时的学习效率。事实、日期、细节和描写需尽量减少单词量,勿写冗长段落。
你写下一个观点后,下一步要做的是在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之间画上一些箭头。观点并非构建成金字塔式的结构,而是呈现出相互关联的关系。这个过程和实际的整体性学习策略较为相似,观点被连接在一张网中。
比喻法
比喻能在不熟悉的知识与熟悉的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文学领域,比喻主要给予视觉方面的相似性;而在整体性学习中,比喻所联系的是类似的过程,比如事件或者信息的顺序。
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
在你的个人经验里去寻找和信息部分相似的事物,要做到完全契合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与其去寻找一个完全契合的东西,不如稍微做出些让步,去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
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联想法
使用联想法的步骤:
第一步:创造顺序
现在在纸上写下你打算记住的诸多信息。在能够理解的情况下,快速地把信息分成几类。将需要处理的信息罗列成一个呈线性的清单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运用联想法保存数据的唯一途径。例如:用联想法来记忆杂货清单。
(1) 香蕉
(2) 牛奶
(3) 烤豆
(4) 黄油
(5) 果酱
第二步: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一个符号
如果清单中的信息是抽象的,那么你能够给每个抽象信息设计出一个便于识别的符号。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我需要记住亨利·法约尔的管理十原则,于是我运用联想法为每一条原则设计了一个助记符,其中劳动分配被转化为了一把锋利的刀,个人薪水则变成了大棒上的胡萝卜。
开始时写下序列中每个项目的替代符号。当你联想得很熟练且成为习惯后,就不必每一步都写下来了。
第三步 创建属于自己的联想
以上面杂货清单的例子为参照,首先我需想象一幅图画,以便将香蕉和牛奶联系起来。我想象的图画是,在一只硕大的香蕉之上,有一群奶牛在缓缓散步;或者我也能想象到,有一名挤奶工在给一个巨大的香蕉挤奶,这里强调的是巨大的香蕉,而非奶牛,这是不是很荒诞呢?
这种疯狂荒诞的想象是联想法的精髓。如果这种联系很平淡,只是普通的农场工人在给奶牛挤奶的同时吃香蕉,这样的想象不够夸张、不够生动,无法让自己兴奋,回忆起来就会很困难。这样的联系被称为弱联系,而前面那种联系则被称为强联系。
学习是一种爱好,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有兴趣的驱动,学习不再仅仅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变成了一项能够发掘乐趣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兴趣,人们才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的讲座、课程和考试,并且尝试各种方法来完成各项学习挑战。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彭诗韵对本文进行了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是从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中节选而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