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为何说修订《条例》正逢其时呢?干部教育培训为何要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以及履职能力培训作为重点呢?修订后的《条例》为何要新增“纪律与监督”这一章呢?记者对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韩强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教授、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冉昊进行了采访。
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工程,是基础性工程,也是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这一工程不可替代。
记者询问,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是随着党的孕育创建而诞生的,并且随着党的成长壮大而发展。那么,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有着哪些新的创举呢?
我们党一直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应对干部本领恐慌的状况,中央设立了一批干部培训学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并且特别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于干部主要开展国防教育,把干部教育工作的地位提升到了全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求,我们党设立了各类培训机构,对在职干部进行政治教育,并且特别注重培养干部的业务素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加快构建了完备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朝着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针对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这些理念、思想和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供了根本遵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坚持思想引领。确保选育管用机制更加协同高效。
记者:为什么说修订《条例》正当其时?
韩强指出,2006 年 1 月,党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5 年 10 月,党中央正式颁布了《条例》。此《条例》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内法规。《条例》实施后,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坚持以思想建党、以理论强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家领导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予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的指引与根本的遵循。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思想与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处的形势任务出现了新的变化,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地对《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
回顾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会根据任务的需要去确定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目前正团结并带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为确保我们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需保证党永远不会变质、变色与变味,且党的执政能力要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新需求,以此来培养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此时修订《条例》是恰当的时候。
修订《条例》,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多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包括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培训保障、考核评估和纪律监督等。这对于深入贯彻国家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强组织领导、建章立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干部素质以及培养能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等方面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韩强称,国家领导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范畴,也属于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范畴。同时,它还是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当下的时代精华体现,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新的时代化飞跃与发展。
进行履职能力培训,其目的是切实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应对复杂形势以及完成艰巨任务的客观需求。党员干部需要具备政治能力,还需要具备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抓落实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使命。
记者询问:《条例》作出规定,即党性教育重点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党风廉政教育。那么,为何要重点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呢?
韩强称: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特性,并且这是政党的生命维系所在以及力量的源泉所在。对党性进行锻炼以及提升党性修养,这既是我们党能够持续从胜利迈向胜利的关键法宝,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必须终身修习的课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六次党内集中性的教育活动,经由这些教育使得党性得以锤炼,信念更加坚定,觉悟得到提升,斗志被激发出来。
理想信念是根本,共产党员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若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就会在精神上“缺钙”,患上“软骨病”。最终,可能会导致政治变质、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化等后果。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本质上都是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党的宗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展宗旨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处于同一立场,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相通,在行动上与人民群众一同努力,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到,革命前辈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进行了不懈奋斗,付出了巨大牺牲,进行了艰辛探索。通过这样的感悟,能够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坚定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备高尚品德。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以及党内法规制度。同时开展警示教育和纪法教育,以此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并且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让党员干部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坚持以严格的标准来管理学校、教授知识以及进行学术研究,并且积极地去营造出一种充满学习氛围的风气、保持朴素的风气以及营造出清朗的风气。
记者:新时代推进纪律教育进党校有哪些新动向新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一直将加强纪律教育置于重要位置,并将其当作党性教育的关键内容。在促使纪律教育进入党校的进程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亮点和新的动向。
推动了纪律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目前,各级党校在纪律教育方面有所加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课程和教材,并且这些课程和教材被纳入到党校主体班次的教学中。有的地方党校依据本地的红色资源以及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出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纪律教育课程,并且面向党员干部开展了开放式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注重学理支撑。党校教育要以理服人才能提升教育效果。所以,各级党校加强了对党的纪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科研成果,拓展了党建学科视野,为推动纪检监察学成为新的一级学科贡献力量。
教育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党校纪律教育中,讲授式等多种方法日益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参观监狱以及听服刑领导干部忏悔等方式,产生了强大的警示教育效果。日常的廉洁教育也发挥了春风化雨般的作用。这些都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起到了促进作用。
党校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纪律教育,这对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极为重要,使得教育效果明显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校教育加大了学员管理力度,一些不良风气得以纠正,校风、教风、学风都有了明显的好转,进而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记者:如何认识此次修订《条例》新增“纪律与监督”一章?
2015 年 10 月,党中央颁布了《条例》。在该《条例》中,罚则内容被分拆到了相关联的章节里,并未单独成章。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要进一步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的纪律,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行为进行规范,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此次修订的《条例》把罚则内容进行了整合,单独设立了篇章,并且对照近些年出台的相关党内法规以及法律法规,对条文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有助于各地区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积极营造学习之风;有助于各部门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始终,坚持从严治教,积极营造朴素之风;有助于各单位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始终,坚持从严治学,积极营造清朗之风。
韩强称,本次对《条例》进行修订时新增了“纪律与监督”这一章,这体现出了强化纪律以及严格进行培训管理的相关要求。
党内法规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强化纪律与监督在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一直是重要环节。我们党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包含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板块,党的纪律的保障作用一直被高度重视。《条例》的修订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明确了纪律与监督的要求。《条例》的第 55 条到第 60 条分别作出规定。各主体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条例行为要予以惩处。这些规定强化了纪律约束。这些规定有利于各方按《条例》要求组织教育培训。这些规定有利于杜绝违规行为发生。
《条例》的权威性得到了增强。要让全党自觉遵守《条例》,就必须明确规定应当遵守的纪律,同时还要强化监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