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依托多种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高速网络、5G 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培训、远程培训、在线评价测试已成为成熟技术。各类线上培训平台不断涌现,数字课程资源也不断涌现,它们赋能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率。
在这一背景之下,近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市财政局一同出台了相关通知。该通知是关于在本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在今年因疫情而受到影响的企业职工线上培训补贴政策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一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
Q1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有什么优势?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培训方式,它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将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让优质培训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劳动者接受培训更便利、更有效,也是职业培训的转型升级和模式创新。
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一是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施策培训,以此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对于理论知识、通用职业素质以及那些适合通过模拟仿真和多媒体演示来传授的内容,主要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而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应会技能,则以线下实训为主。
以学员为中心,将分散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以此来提高个体的针对性。学员个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安排学习进度,能够自主地强化自身的薄弱环节,也能够合理地处理工学之间的矛盾。
以优质培训资源和师资作为主导,这有利于提升培训质量。在线课程能够发挥出优质培训课程资源以及技能大师等高技能师资的作用,从而使培训质量与水平得以保障。
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这有利于将职业培训规模进行扩大。通常情况下,在线学习平台的最少并发量需达到 10 万级,要具备能够支持不少于 2 万名学员同时在线学习的带宽,并且能够支持学员选择 PC 客户端、手机移动端等适宜的学习方式,如此一来,就能够以几何级的速度扩大职业培训规模。
Q2
在多大范围内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本市顺应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广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
一是培训主体实现了全覆盖。企业组织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时,鼓励采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培训时,也鼓励采用该模式;院校和培训机构面向社会招生开展培训时,同样鼓励采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一是举办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可采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二是举办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项目,可采用该模式;三是举办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项目,可采用该模式;四是举办岗位技能培训项目,可采用该模式;五是举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可采用该模式;六是举办技师技术更新培训项目,可采用该模式;七是举办技能竞赛赛前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项目,可采用该模式。
三是实现培训对象的全面覆盖。企业职工可以参加,来沪从业农民工可以参加,高校毕业学年学生可以参加,就业困难人员也可以参加,各类人群均能参与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或许年轻人相较于年长者,更能适应这种培训模式。
Q3
哪些培训实施机构所开展的培训项目能够纳入“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本市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可纳入“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本市企业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也可纳入“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具备办学资质的本市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劳动者举办了经批准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会按照规定,面向相关的从业人员开展那些经过认定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本市各类企业会面向本单位的从业人员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四是经认定的培训实施机构开展的各类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包括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定向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双证融通培训、校企合作培养、新技能培训、技能竞赛赛前培训、技师技术更新培训、高师带徒培训等。
Q4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一般可通过何种形式开展?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通常可以运用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的方式来进行。
其中,线上培训侧重于应知理论知识等通用职业素质,还侧重于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等通用职业素质,同时也侧重于疫病防控与卫生健康等综合性知识。并且,线上培训可开设仿真模拟课程,可开设技能视频演示课程,这些课程适合线上培训,属于实训模拟课程。
线上培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来实施,也可以通过教学直播来实施,还可以通过录播回放来实施,同时可以通过互动答疑来实施,并且可以通过考核测试来实施,这些都是针对企业或劳动者需求和特点的多元化手段。
线下培训侧重于开设实操性强的课程,包括应会示教课程和实训操作课程,并且进行“面对面”的示教授课以及技能操作训练活动。
Q5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所依托的线上培训平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所依托的培训课程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线上培训平台需具备安全稳定的线上培训技术条件,以及师生互动的培训质量管控体系。它能够支持 PC 端和移动端等多种访问方式。这样就能确保培训学员在进行线上培训时,有签到注册的环节,有学习记录可查,有答疑辅导服务,有评价测试。并且学习过程是可以查询的,也是可以追溯的,同时学习记录是真实有效的。
线上培训课程需要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也需要符合企业岗位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并且要体现出理论培训的特点以及模拟实训的特点。
此外,培训实施机构面向社会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时,所依托的线上培训平台需要取得有关部门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等方面的备案认可。
Q6
没有开发出符合条件的线上培训平台,也没有开发出符合条件的培训课程,那要怎样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呢?
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时,一方面可以依托自主开发的互联网培训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与第三方培训平台进行合作。
本市会在合适的时候征集并遴选一批优质的线上培训平台以及数字培训资源,然后将这些平台和资源公布出来,以供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能够自主地进行选择。
Q7
要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如何报备?
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打算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就可以先向培训项目原审批(认定)部门进行报备,然后再实施该项目。
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需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备案;技师技术更新等培训项目需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备案。
培训实施机构需就自身具备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条件作出书面承诺,同时要报备线上培训平台、培训课程以及培训实施方案。并且在原则上,线上培训的课时不能高于培训项目总课时的 50%。
Q8
如何组织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实施机构要依据经备案的培训实施方案,去组织开展线上培训;同时,也要依据该方案,去组织开展线下培训。
培训学员需通过实名注册的方式进入线上培训平台,并且线上培训的整个过程都要被记录到平台的数据系统中。
培训实施机构应做好对线上、线下培训的质量管控。
培训学员完成线上培训课程后,需按规定参加考核评价;完成线下培训课程后,也需按规定参加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成绩会被记入“上海市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
Q9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是否有培训费补贴,如何申请?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是以本市现行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基础的,并且对培训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升级。
劳动者完成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和考核评价后,可按现有各类培训项目的实施办法,享受培训费补贴。社会培训机构完成相关培训课程和考核评价后,也可按此办法享受培训费补贴。企业完成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和考核评价后,同样可按各类培训项目的实施办法享受培训费补贴。补贴标准按本市公布的标准执行。
Q10
如何做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监管?
同时加强对线上线下培训质量的自我管理。
本市建立了“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备案部门一旦发现培训实施机构的线上培训平台与承诺内容不一致,就可以要求其限期整改。
相关培训管理部门需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职业技能培训的新特点与新条件,对线下培训监管措施进行完善和提升,同时优化补贴申领以及审批流程,以提升时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