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网是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在线学习平台。
市场上针对 IT 从业者的职业培训平台数量众多。36 氪曾报道过麦子学院、极客学院、极客标签、我赢职场、学院等。萝卜网与这些平台不太一样,其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市场的选择:后者大多以培养互联网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为目标,而萝卜网的针对人群是泛互联网从业者以及面临转型的传统企业中的员工。
“泛互联网从业者”指的是互联网公司中除软件工程师之外的员工。从萝卜网的课程设置能够看出这一特点:编程技术类课程在总课程数中所占比例仅为 20%,而互联网运营、营销、电商、数据等互联网商业类课程所占比例达到 80%。一般互联网公司中,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 30%。即便在以工程师文化为导向的公司,其占比也仅为 50%左右。运营、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员工数量庞大,然而在这个急速变化的行业里,他们一直难以找到有效的充电方法。而萝卜网看中的正是这一痛点。
传统企业的员工对互联网行业知识的需求更为旺盛。其一,因为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转型,然而许多传统企业尚不懂得互联网最基本的玩法;其二,由于他们搜集相关信息的渠道较为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资源较为集中的平台。
另外,与各类资源相对丰富的一线城市相比,创始人田学峰对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更为看重。萝卜网的数据显示,在用户中,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占比很大,并且他们的付费意愿也更高。
萝卜网采用自行生产视频的 B2C 模式。平台与讲师签约来录制视频,会根据讲师的意愿,按课时支付酬劳,或者按点击数及学员数进行分成。田学峰向我讲述,选择做 B2C ,一方面是坚信内容是最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考虑到 C2C 模式中用户(尤其是付费用户)的获取成本相对较高。他估算在线职业教育领域 C2C 平台的成单成本在 100 到 300 元之间,同时 B2C 平台的成单成本在 80 到 150 元之间。
萝卜网除了推出线上课程,还推出了针对企业的课程,这些课程用于员工内部培训,目前已经和 8 家企业达成了合作。萝卜网还有针对高校学生的课程,目前已经和人大以及北航网校达成了合作。未来,萝卜网会和民办大学联合办学,由大学负责招生,萝卜网负责培训、实训以及帮助解决就业。
田学峰在创业之前,曾在“国美在线”这个平台负责数据营销工作。他对电商的发展轨迹有着深刻的感触,同时对在线教育的发展轨迹也有着深刻的感触,并且他对这两者发展轨迹的类比更是深有感触。一般认为,中国电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97 年到 2002 年是初创阶段,此阶段信息化发展水平偏低,大众对电商缺乏了解且缺乏信任。2003 年之后进入爆发期,当年的“非典”为电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是在 2003 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和支付宝,并且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鼓励电商的措施。
他认为,今天的在线教育市场与 2003 年的电商市场有相似之处。其一,用户体验尚未实现质的提升,多数学生既不愿意也不习惯在网上进行学习;其二,线下老师的收入尚未受到某个线上巨头的冲击,所以他们转而从事在线授课的积极性不高。在线教育迎来真正的爆发期可能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所谓“爆发”有两个标准,其一为用户能想到的任何学习需求几乎都可以被满足,就如同“万能的淘宝”那样;其二是在技术的推动下,线上学习体验达到甚至超过线下。
互联网从业者培训是一个人才缺口较大的领域,同时用户在线学习习惯也较容易培养。萝卜网从这个领域切入,其日后的发展方向将会是整个职业培训市场。田学峰估计,前者的市场规模每年在 300 到 500 亿元之间,后者每年约为 2000 亿。
实际上,不少在线 IT 培训平台未来的目标也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市场。麦子学院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与从 IT 这种高投入高回报领域切入的情况不同,萝卜网选择的是一个市场比较空白,且投入回报曲线不明显的领域。互联网商业类课程,像运营、市场等这类课程,其性质偏向文科。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测量标准相对比较模糊,用户的学习动力更难以持续下去。相信这是萝卜网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萝卜网在去年八月底开始运营,如今注册量达到 8 万。其中付费用户占 6%。每月的成单量约为 2000 个。团队由 12 人组成,已获得 500 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