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覃塘区位于广西最大的浔郁平原。这里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物产极为丰富。因此,它素有“莲藕之乡”“鱼米之乡”等美誉。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崛起,覃塘区的工业也在快速前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疾驰而去。
荷美覃塘景区
然而,“三产不强”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覃塘区的全面发展。
[[]329]
旅游业得到发展,它舞动了第三产业的龙头。同时带动了覃塘区的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令人欣喜的势头。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覃塘模式”对于那些旅游发展欠佳的县区来说,无疑是具有良好的可供借鉴的意义。
叁袋茶原宿农家乐 卢建军/摄
01
创新有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对于后发展地区而言,资金以及用地是阻碍旅游发展的难题。覃塘区借助创新,在融资以及土地流转方面获得了新的进展。
白天有小桥流水,夜晚有音乐喷泉,布山古郡景区变得有灵气啦!一位游客这样说道。布山古郡景区凭借水而展现出鲜活的面貌,这一切都是因为融资方式进行了创新。近些年来,覃塘区主动引入 PPP 项目,给布山古郡景区建成了环城水系以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从而破解了制约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
布山古郡景区覃塘区融媒体中心/摄
自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后,覃塘区整合了 7500 多万元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覃塘区积极搭建社会融资平台,吸引并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覃塘区成功采用了 PPP 模式和 EPC 等模式,引进了总投资 11.2 亿元的覃塘区全域旅游 PPP 项目以及总投资 5.5 亿元的贵港龙九农业旅游融合创新示范园项目。同时,还建设了布山古郡景区、旅游绿道、旅游汽车营地等一批文旅项目。
资金投入后,旅游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当下,覃塘区已经建成了荷美覃塘景区以及九凌湖旅游风景区这 2 个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同时还建成了布山古郡景区和花山茶海景区等 6 个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布山古郡景区 覃塘区融媒体中心/摄
花山茶海景区覃塘区融媒体中心/摄
我们将土地出租出去,每亩每年能够获得 1200 元租金。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景区工作,能够领取工资。覃塘区覃塘街道姚山村村民王金英表示。因为土地流转,王金英一家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覃塘区积极开创土地预流转的新方式。它通过建立土地超市,推动了撂荒土地的流转进程,从而为旅游用地创造了有利的状况。一些村积极运用土地流转的新方式,引进企业来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出乡村旅游区,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
02
协调有术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覃塘区采取了改造城乡风貌的举措,并且创建了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覃塘以前的样子是灰头土脸的,道路也坑洼不平,没有什么可以供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如今,这里环境变得优美了,道路也变得平坦了,各类服务设施在不断地完善,好玩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贵港市民韦先生感慨地说道。
覃塘区在几年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着力“建新城”,以高标准打造荷美新区,使城区面积扩充至 11 平方公里,终结了“有区无城”的局面;另一方面狠抓“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的建设工作,顺利完成了 349 个基本型、39 个完善型以及 2 个精品示范型村庄的建设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得以持续优化。
覃塘区在近几年加快了城乡路网体系的完善。贵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了,城市大道也建成通车了,平龙大道同样建成通车了。镇镇通二级或三级公路的目标完成了,村村通客车的目标也完成了,并且荣获了“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县的称号。与此同时,还建成了 30 公里的风景旅游道路,以及 20 公里的旅游绿道。
城乡文化变得火爆起来。为了达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目标,覃城区积极大力地推进文化项目的建设工作。到上一年的年底之时,覃塘区的图书馆项目以及文化馆项目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并且博物馆也已经完成了主体部分的建设。与此同时,累计建成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达到了 142 个,其覆盖率在贵港市位列第一。
图/覃塘宣传
今年 1 月 10 日,覃塘区大岭乡大岭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了。当晚,村民们聚集在一起。他们观看了贵港市级文艺团体表演的“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文艺演出,现场氛围十分融洽。
村文化活动中心落成了。这一事件激发了广大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热情。同时,也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驻大岭乡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黄向刚表示。
03
绿色有利
彩霞与青峰争相映照身影,欢声笑语一直未曾停歇。6 月 5 日是周末,一艘又一艘游船驶入九凌湖,那美丽的湖光山色使得游客深深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覃塘区石卡镇的九凌水库,水域较为开阔。它一向的主要功能是灌溉。近些年,由于进行了严格的生态保护,九凌水库的水质变得更加清澈,风景也越发秀美。那么,怎样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呢?覃塘区抓住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把九凌水库建设成了具有旅游功能的九凌湖景区,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图/九凌湖景区
2019 年,九凌湖开始了景区改造工程。在此期间,先后投入 3.1 亿元。建设了生态停车场。还建设了旅游厕所。同时建设了游客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并且增加了儿童乐园。也增加了沙滩气排球等一批娱乐项目。2019 年 10 月,九凌湖顺利获评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如今的九凌湖成为了贵港市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名片。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该景区接待游客 3.5 万人次,旅游收入 189.2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数量增长 20%,旅游收入增长 16%。
图/九凌湖景区
夏季来临,荷美覃塘景区迎来了最为美好的时节。那漫无边际的“荷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覃塘区的莲藕种植历史超过了千年。在“创全”这个时期,覃塘区将目光聚焦在赏荷经济上,并且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荷美覃塘景区在 2018 年成功晋升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荷美覃塘景区李成伦/摄
2019 年起,该景区持续增加投入。它建设了房车露营设施、精品民宿以及文创中心等基础建设。借此进一步使景区的配套功能得以完善和优化。同时,不断提升了旅游的承载能力。
第八届荷花节初步定在 7 月中旬开始开幕。我们会以最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广大的游客。大家一起奔赴这场与荷花的约定。覃塘区文旅部门的负责人这样说道。
祥荷酒店
04
开放有力
旅游属于开放的行业,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进程中,覃塘区一直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成功地破解了资源在内外之间联动的难题,并且有力地推动了人员、资金以及信息的有序流动。
覃塘区在“十三五”期间注重以交通推动开放。覃塘区加快了大交通的建设步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高等级航道都实现了全域畅通。这使得覃塘区能够更快地融入南宁 1 小时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 2 小时经济圈。首府南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游客持续不断地涌入覃塘区。这些游客为这个城区带来了开放的活力。
以前我不知道有覃塘这个地方。这次坐高铁出游,来到了覃塘。没想到这里真的很不错。“五一”期间,广东游客王女士带着家人来覃塘旅游,并且有很大的收获。
花山茶海景区覃塘区融媒体中心/摄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积极主动地“请进来”,邀请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深入到当地进行采风并开展宣传工作,以此持续提升覃塘区旅游业的影响力;同时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踊跃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等大型的宣传促销活动,凭借促销平台,不断提升覃塘区旅游的知名度。
覃塘区紧紧抓住节庆来聚集人气。围绕荷文化、茶文化等本地特色资源,举办了荷花节等活动,还举办了“荷家体验”系列民俗风情主题旅游以及“荷花杯”长城越野登山赛等活动。到目前为止,覃塘区已经举办了 200 多场文化活动,很多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的游客因为听闻其名而前来,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
荷美覃塘景区 林幸儿/摄
“旅游+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覃塘区一直秉持“以花为媒介、进行招商引资”的理念,借助旅游来推动招商工作,通过招商来促进旅游的发展。在第七届荷花节期间,该区顺利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与覃塘产业发展的对话论坛,开展了招商引资的推介活动,集中签署了 39 个项目,总的投资额达到 298.8 亿元。
荷美覃塘景区覃塘区融媒体中心/摄
05
共享有法
覃塘区在全域旅游发展期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它充分利用村落所具备的自然景观、物产以及文化资源,建成了一批具备生态观光和农业休闲特色的旅游村庄。同时,还打造出了将吃住游乐购融合在一起的特色农家乐。这样一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发展格局,为广大村民实现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
6 月的凌动村,鸟儿在幽谷中鸣叫。瓜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里处处充满生机,一片悠然宁静的景象。美景吸引了许多城市游客。南宁游客毕小姐感叹道:“这个村里的人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里,真的很有福气。”
凌动村处在覃糖区樟木镇。这里水土丰美,风光秀丽,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里设立了“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办公室”。并且制定了“凌动村世外桃源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经过一番努力,全村种植了 300 多亩桑园,500 多亩沃柑。还建成了一批农家乐、农家客栈等设施,每天能够接纳 300 余人的游客。
凌动村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生态观光农业+乡村旅游”这样的产业开发模式。农民参与到莲藕、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的种植以及旅游接待工作当中。他们通过售卖农特产品、参与旅游经营等途径来增加收入。这样既实现了农户增收,又让游客感到满意,达成了双赢的局面。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凌动村全村提前实现了整体脱贫。
当前,凌动村已经吹响了“旅游兴村”的号角,村民发展旅游的劲头变得更足了。根据规划,我们会以面积为 300 多亩的凌动水库作为平台,加大对垂钓、游船、美食、民宿等项目的开发力度,致力于打造精品旅游名村,让旅游发展给更多群众带来实惠。
再看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