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变,有些房子也开始沦为‘弃子’…”
一位做了十年房产销售的朋友道出了实情,有些房子即便价格再低也绝对不要去接触。懂行的人都在悄悄地降低价格出售货物,而很多人还不明白,以为自己捡到了宝贝。
这一期我们来探讨一下,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有三类房产正在加快速度沦为这个时代所抛弃的对象,所以买房的你一定要多加留意和小心。
01,楼市正经历大洗牌
大家都明白,在这两年当中,楼市正在经历一场重新洗牌。而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其二,政策调控起到了作用;其三,行业竞争态势有所改变。
1、供需关系逆转
过去房价快速上涨,一方面有炒房客们的推动;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也是加剧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 65%。与十年前相比,这个整数几乎减少了一半。由此可以断定,城镇化率已接近尾声,未来增速放缓将是必然的趋势。
可见供给过剩已成为现实。
房子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然而需求却无法跟得上这种增长的节奏,所以价格难以出现上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2、炒房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 年时间里,尽管利好政策持续加持,以此刺激市场需求回暖,然而“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一直没有改变,并且这个基调已被写入了十四五规划。
另外,房产税已经进入了试点实施阶段。上海和重庆这两个城市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从最近上面的态度来看,估计在五年之后,试点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这个政策落地后,未来持有房产的成本会逐渐升高。投机客再也不能肆意妄为了。这预示着炒房能够暴富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炒房所面临的风险会更大。
3、年轻人买房逻辑发生四变
现在年轻人在购房方面的需求点有了质的改变。有调查表明,在 90 后购房群体里,有 63%的人首先考虑的并非资产的升值,而是通勤的便利。
年轻人对住房需求发生了变化,这预示着有许多房子将被时代淘汰。例如以下几类房子,即便将来它们的价格变得很便宜,也很难再具有吸引力。
02、远郊房
惠州大亚湾区域的某一楼盘,其 125 平方米的户型成交价仅为 25 万。该户型的单价跌破 2000 元,与曾经达到的一万元单价形成了显著的对比。
而且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远郊房主要有三大硬伤。
1、产业空心化。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机会,人都留不住,谁去买房呢?
郑州远郊某新区,历经十年规划,却未能引进规模企业。到了晚上,整个新区呈现出黑压压的景象,亮灯率还不足 15%,宛如鬼域一般,谁会愿意购买呢?
2、配套荒漠化。
沅江楼盘周边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即便价格比较便宜,但是住起来的感受却非常糟心。
某三线城市的远郊楼盘,已经交房五年了。当初承诺要建设的学校,到现在依然是一片空地。业主们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长达三小时,他们每天在出行的路上花费的时间比上班还要多,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够留得住人呢?
3、人口逆流动。
有的远郊地区,人口大量流出了。然而,建房步伐却依旧没有停止。这样一来,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就出现了。那么,价格怎么可能不下跌呢?
东北某远郊新区,在 2024 年,其户籍人口的流失率达到了 20%还多。二手市场的挂牌量急剧增加了 300%。既然人都已经离开了,那又用什么来支撑价格呢?
更要命的是,有些远郊房已经进入了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先降价,接着抛售,然后再降价。中国老百姓普遍有着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这种心理就使得这些远郊房更加难以出售。
03、海景房
提到海景房,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山东乳山银滩的海景房,在十年的时间里,它演绎了一场价值遭毁灭的悲剧。
2015 年时房子的均价为 8500,如今其价格已跌到 3800 块,价格直接减少了一半,如同被腰斩一般。
而这类房产崩塌,并不是毫无预兆:
1、配套不足
很多位于海景区域的楼盘,当初所承诺的配套设施,在十年之后依然还停留在规划图纸的层面上。
海南有某个文旅盘,其业主突然患上疾病,只能依靠直升机来进行转运。这样的配套设施,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害怕而想要远离呢?
2、季节性鬼城。
很多业主购买海景房,主要是为了度假。他们平时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只有在暑寒假的两个月才会过去住两天。
威海某海景小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暑假期间入住率能达到 70%,然而暑假结束后,入住率急剧下降到 8%。
入住率不高,导致子校区的物业费收缴率仅为 30%左右。由于物业没有资金,就无法为你提供良好的服务。如此一来,整个小区变得更加冷清。甚至有些小区因为物业费收不上来,已经开始出现杂草丛生的情况。
3、维护成本太高
海景房听上去很梦幻,清风拂面,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真正入住之后,人们才知晓,海景房的年维护成本为普通住宅的 2.3 倍。
海风侵蚀,隔几年就得重做外墙防水,维护成本很高。很多过来人都直说,能买得起海景房,却难以承担后续的维护费用。更残酷的是,在现实中,很多地区的二手市场已经出现了“25 万买 154㎡”这样的极端案例,这表明像这类资产已经失去了流动性,一旦买入想出手,极为困难。
04、超高层
都说站得高的话能看得远,视野会更宽阔,居住的舒适度也会更高。然而在现实里,武汉有一个超高层小区,七年前开盘时的价格是那样的,现在即便降到了 1.2 万,也依然无人问津。
之所以会被市场越来越嫌弃,主要源于结构性缺陷:
1、安全隐患太大
这几年,超高楼层一旦遭遇火灾,救援的难度系数就会迅速增加,这成为了很多居民最为担忧的事情。
咱们消防云梯最高能达到的楼层约为 15 层。30 层楼以上的住户,若遭遇地震或火灾等灾害,自救的难度较大。并且,依靠外部救援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遇上安全事故后,住户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样的住宅就成为了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抛售的主要动机。
2、居住成本太高
超高楼层的物业费更贵。因为设备设施多,所以住户的居住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广州某楼层超高的小区,每月每平米的物业费达到 8 块,这个费用是普通小区物业费的 3 倍。
而且一旦出现这种高楼的设备设施更换情况,其难度系数会很大,并且每户需要分摊的成本也会更高。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这样的超高层老房子所需要更换的设备以及设施会越来越多,而这些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根本无法承受得起的。
3、拆迁无望
以前对老房子进行拆迁,主要也是因为拆低建高成本更低。
然而,超高层一旦需要拆迁,就会面临住户众多的情况,而补偿款也会达到天文数字。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帕格尼承受不起这样的费用,地方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去做亏本的买卖。
北京有机构对一栋 28 层的住宅拆迁进行了估算。开发商明确表示“拆完后要盖 50 多层才能回本”。如此高的成本,使得开发商都望而却步。最终导致拆不掉,那房子就只能一直保持现状,逐渐老旧下去。
到时候,居住品质就一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香港的那些超高层住宅,如今有很多早已成为了低收入群体的居住之所。
05、买房如何破局
看到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5. 合理安排贷款事宜,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贷款方式和额度。
1、优化房产,三四线转向一线
手上如果有较多套房子,那么在保留自住的房子之后,其他位于三四线的房子可以优先进行处理,将其出售,接着转向一线城市去配置“好房子”。
以后,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房子数量增多,其价值也随之降低,变得不值钱了。与其让手上的资产不断贬值,不如将其换成一线核心区的优质资产。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来还能够获得较为不错的租金收益。
江西的@小马哥,将名下的三套房子进行了置换,换成了深圳核心区的小三居。并且,置换后租金收益实现了翻倍。
2、资产防御策略,多元化配置
把房子资产的占比降低到资产配置比的 40%以下。进行多元化投资,这样就能降低风险。
深圳的@杉姐,留下一部分房子,比例为 40%。她将资金转投到其他领域进行配置。其中 30%的资金配置了超长国债,还有 30%购入了黄金 ETF,以此来对冲楼市风险。当将来通胀再度高企时,这样的配置能够让她获得更稳定的收益。
总之,资产普涨的情况已成过去,价值重估已经开始。如今,我们面临着登上新时代客轮还是被时代淘汰的抉择,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顺势而为吧!不要让自己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等到幡然醒悟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已经后悔莫及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