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以“套”为单位进行交易,这在市场上是很常见的做法。然而,有人仅仅买下一套房产 1%的份额,却想要在学区、落户等政策方面与“大股东”享有同等地位,这种情况能实现吗?并且,买下的房子能够入住吗?今天就为大家探讨这个话题。
楼市马坐播留意到,今年春节过后,在国内某司法拍卖平台上有这样一套房产。北京城区的一套“老破小”结束了一场拍卖,其成交金额仅为 2.6 万元,然而这套房子的面积接近 60 平方米。原来买家是以 2%的份额将其买下,据此推算,买下的面积大概相当于 1.18 平方米,相当于一个茶几的大小。从结果方面来看,按份额买房这种方式是可行的。然而,能否真正住进去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南京一位地产界的资深人士向我告知,按份额买房这种情况确实较为少见。然而,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种方式是被允许的。这种情况通常会在离婚财产分割的过程中出现,也会在债务纠纷作出判决时出现,还会在继承类的官司案件里出现。只要能够成功交易,即便你所占份额仅为 1%或者 2%,你也能够拥有这套房产的不动产证。在法律层面,你会拥有房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等。然而,对于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就要看其他共有人的态度了。
在楼市处于火热上涨的时期,南京曾有过合伙买房的操作案例。三位好友一起“凑份子”买下了一套位于河西南的楼盘。交付之后,其中一位产权人希望将自己的户口迁来,以便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落户上学。然而,另一位产权人却以自己的小孩即将入学为由拒绝了。后来他们到学校去打听了一下。他们发现他们的孩子可能都无法进入这里的学区。学校有这样的要求,一是产权人要长期居住,二是全家的户口都要在这套房产内,三是产权证上不能有其他无关人员的名字。退一步来讲,如果学校允许他们入校,那么学区的顺位也会排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家长后面。这是几位好友合伙买房之前没有想到的事情。
入学有困难的话,居住方面有问题吗?中介人士告诉我,如果你只有 1%的份额,那么大概率是住不进来的。别说是 1%了,即使有 10%的份额,也得靠边站。通常是以三分之二的产权作为判断标准,达到这个比例就有优先居住权。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按比例进行交易通常是司法案件的判决结果,实际居住的情况很少。如果把房产出租,租金会按产权份额进行分配。要是进行房产交易,卖房款也会依此比例处理。所以,即便占房产 1%的份额,也不意味着“买房”了,只是相当于参与了一个投资项目。并且因为份额较小,话语权不大。在我看来,最省心的做法是按照市场价把自己的份额卖给其他共有人,这样能早出手早安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