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3年末,有一批车企开始了新一波的抢单。
2023 年是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这意味着从 2024 年起,将开始征收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即便不是全额购置税,明年买车的价格或许会比今年更高。这个信息成为了今年年末新能源汽车开始抢单的一个原因;另外,今年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要保证全年销量有一个好看的成绩,这格外重要。
各个车企在年末这个时间点开始用优惠或者权益来抢单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销量,或者说是提前把明年的订单抢出来。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品牌已经开始有一些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已经持续了快半个月的时间了。
那么,现阶段新能源市场现状如何?
终端让利,抢单已经开始了?
这次走访所了解的主要是头部品牌。这些品牌的价格涵盖了 20 万到 30 万,甚至 40 万的级别。其中有特斯拉、理想和蔚来。在终端销售端,这些品牌都有一些类似抢单的政策。理想汽车的政策非常直接。它直接官宣 12 月份要冲击 5 万台销量。
销量目标已定,优惠继续放量。
理想汽车 12 月份的主旋律是这样的,终端的销量目标上涨了约 25%(整体的,并非单店业绩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完成 5 万月销目标的任务。实际上,理想汽车今年的年度交付目标已经达成了,然而依然要继续提升销量,这里面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提前获取明年的新增销量,让更多有购车意愿的人提前下单。
今年 8 月份走访过理想汽车终端。那时理想 L7 的优惠为 1.3 万元,其构成是厂家补贴 5000 元以及异地开票 8000 元。现在,优惠力度直接增至 3.6 万元,包含多种补贴,是之前的三倍。12 月份理想汽车 L7 的补贴优惠是 3.6 万元,相较于 11 月份,优惠上涨了约 6%。
他们的销量目标随着优惠力度一起上涨。从单店 11 月份的交付量来看,理想 L7 卖出约 100 台,理想 L9 的交付量是 40 多台。到了 12 月份,理想 L7 的交付量预计增加约 30 台,理想 L9 的交付量增加约 10 台。因为要考虑车型的销售情况,所以 L9 的涨幅不算大。
理想汽车目前的状况是,订车通常都需要等待。如果在 12 月 25 日之后下定,那么在 2023 年年内基本没有提车的希望。关于销量情况,店端销售称半个月时间内有明显涨幅,比上个月同期多销售了 10 到 20 台左右的产品,其中 L7 居多。只要产品口碑良好,再加上一定的优惠力度,那么提前抢单基本上是能够实现的。目前来看,理想汽车12月份销售5万台的目标,不难实现。
蔚来汽车作为新势力,到现在依然没有优惠。12 月的政策包含 8000 元补贴、30 张换电券以及一年 NOP 使用权。没有看到抢单的迹象,更多的是在权益方面进行了优化。
之后的特斯拉,显得也有些保守。
从 3 车和 Y 车这两款车来看,优惠的幅度不是很大,或者说给予的让利也不大,仅仅有 8000 元的保险补贴。并且,这个保险补贴只有在当月购车且提车的情况下才能够享受,这显然不是在争抢订单,而是在清理库存。
特斯拉销售称,店内有现车,订车无需等待太久,颜色也有多种可供选择,3 和 Y 的现车总计 20 多台。12 月份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交付这些库存车。目前特斯拉的现状是,3 月销量约 40 台,Y 月销量约 70 台(单店),且消费者对 3 的消费欲望不高。在这种情形下,特斯拉的销售政策并非倾向于抢单。或许他们未曾预料到,在反向刺激销量的同时,国内新势力们通过各种权益与优惠来让利给消费者,从而使得这波反向刺激逐渐失去了效果。
以上是 20 - 40 万左右区间产品的一个终端表现。这部分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比不算大。20 万元以下的产品能更显现主流需求。比如比亚迪,今年年销量目标已基本完成,且在 12 月份搞了年底冲量。
具体而言,王朝网提供了燃油车转订基金,旗下的秦、汉、唐、宋、元等诸多车型开启了限时优惠活动,此活动从 12 月 1 日开始一直持续到 12 月 31 日,优惠幅度在 5000 元到某个未知金额不等;海洋网给出了现金抵扣,2000 元能够抵扣 7000 元、9000 元以及某个未知金额这三个档位。
这个优惠是什么概念呢?
秦 PLUS DM-i 23 款 55km 领先型,优惠后落地价格约为某一具体金额,该车指导价格为另一具体金额。驱逐舰 05 冠军版 DM-i 120 尊贵型,优惠后落地价格为某一金额,其指导价为某一金额。大致来说,比亚迪的主流产品,落地价格都降低了 1 万元甚至更多幅度。
比亚迪的这种优惠,对抢单效果的影响更大。因为它涉及的车型多,能覆盖到更广泛的消费人群,同时市场敏感度也高。
今年的抢单,对明年什么影响?
理想已经达成了全年的交付目标。那么,为何还要持续加大优惠力度呢?其目的是冲击高销量,提前消耗明年的汽车消费。这有两个原因,这就是理想现在大量提供优惠的原因,或者说提前为明年即将上市的理想 L6 让道也并非过分。毕竟,产能对于现在的理想而言极为重要,而且每月 5 万几乎已经是理想汽车目前能够达到的全部产能了。
理想已经开始抢明年订单,情况相对较为明了。蔚来则比较保守,通过政策来进行“优惠”操作,因为从始至终都没有过任何优惠行为。从实际效果来看,理想汽车的做法更加有效,并且客户的下单转化率也有所提高。
有人会想,这次特斯拉没有参与,是为什么?
特斯拉 1 至 11 月在全球的销量为 163 万台。该企业 2023 年度的交付目标是 180 万辆,目前还差 17 万辆的销量。11 月份特斯拉在全球的销量约为 17 万辆,其中在亚洲为 6.5 万,在美洲为 5.1 万,在欧洲为 3.7 万辆。由此可见,仅这一个月的时间,特斯拉就有很大把握能够完成年度交付目标。
特斯拉给予了优惠,不过此优惠不在中国市场,而是在美国本土市场。从 12 月 7 日起,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开始推动库存车。其优惠幅度约为 3000 美元(约合 2.4 万元)。并且在 12 月 31 日之前交付的车型,还能获得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
特斯拉现在已不再为年度交付目标而担忧。现在它更追求的是利润率。美国市场的价格不是全球最低的,中国市场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就有了年底涨价这种相反的操作。这样能更好理解,优惠放量为何出现在美国市场而非中国市场。参考 11 月份各地区销量数据,亚洲是特斯拉贡献最大的市场,且主要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那么,在抢单之后,会不会影响明年市场?
分析两个点,一是是否出现大面积的抢单,二是是否出现大幅度的让利现象。经市场走访可知,目前在 20 万以上 50 万以内的头部主流品牌中,并未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让利现象,仅存在个别品牌有让利行为,部分品牌仍以政策权益为主、补贴优惠为辅的政策来执行。20 万以下的产品,在 12 月份,比亚迪有大面积且多车型的优惠政策,其抢单目的较为明显。现在距离 2023 年结束不到半个月,基本上不会有新的品牌加入到抢单的行列之中。
对于 20 到 50 万左右的产品,进行小范围的让利抢单,不会对明年 1 月份整个新能源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我们应当注意到,从明年 1 月份开始,新能源车的价格可能会更低。尤其要是加上临近春节的购车政策,也许 1 月份就是新能源车优惠的起始之时。20 万以下的产品,今年内有车企通过优惠抢单,这可能会对明年开年的市场价格产生一些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