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潇湘晨报综合温州防诈骗
如果有一天,你的银行卡里突然有一笔钱到账。此时,转账人告诉你这是转错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直接把钱给对方转回去,努力去做拾金不昧的好市民。然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无论是关于转账的转入问题还是转出问题,都一定要慎重地进行考虑!因为,现在出现了新的骗局!
小刘正在读大学,突然收到短信通知,有一笔 6000 元的银行入账。亲戚朋友也都说不是自己转的。小刘正为这来路不明的 6000 元感到疑惑时,手机收到一位“大姐”发来的短信。对方称自己转错账了,这笔钱是她好不容易凑齐给儿子交学费用的,只因不熟悉操作才错转给小刘。随后大姐表示希望小刘能把钱还给她。
热心的小刘按照“大姐”的指示,将银行卡上的 6000 元转回到“原主”的账户。本以为这是一次好人好事,然而,此事并未结束,小刘竟因此背上了一笔债务。
半个月之后,小刘接到了一个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这个男子说,小刘在他们的网站上借了钱,借款的约定期限是 15 天。借款本金是 6000 元,月利率为 2%。现在借款期限已经到期了,该男子要求小刘还款,本金一共是 6060 元。小刘此时懵了,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申请过网络贷款。小刘马上报了警。警方调取了小刘的银行卡资金明细,接着发现那天给小刘打 6000 元的是一个网贷公司账户。并且调取网贷公司的资料后得知,在事发半个月前,确实有某人利用小刘的身份资料和证件照片申请了贷款。
至此,骗子的套路才真正浮出水面: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受害人的信息。
利用受害人的名义在贷款公司贷款。
骗子编造一个理由,说是转账出现了错误,接着让受害人把那笔钱转到自己给出的账号上。
很多人对网贷已有防备心理。然而没想到的是,好心助人却莫名背负了“被贷款”的债务。天上掉馅饼的事大多不是好事。对于意外飞来的横财,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还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要通过正规途径处理。同时,也要小心其他的网络“陷阱”。骗子不仅会盗取个人信息,还会实施“转错账”诈骗。同时,他们也会利用大家的好奇心来设下各种网贷陷阱。
案例
市民小李的银行卡里突然多出一笔1650元的款项。
随后还收到一条短信:“请立即处理款项,否则后果自负!”
对方半小时后打来电话,让小李在约定的期限内还款 3000 元。如果小李不还款,就会被纳入征信黑名单。
奇怪的是,小李点击了“立即还款”,结果发现显示的收款账户是个人账户。随后,他退出 APP 并重新登录,再次点击“还款”时,收款账户变成了另一个个人账户。并且,每次点击“还款”所显示的卡号都不相同,这使得小李提高了警惕。
小李面对高额的贷款利息以及莫名其妙的不同“收款人”,果断选择报警求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都是因为小李的好奇心。在当天,他用手机刷短视频的时候,被一个“测试信用额度”的信息给吸引了。出于想测试自己信用额度的想法,小李随手点击并下载了一个网贷 App,然后输入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接着就发生了之前的那些事情。
警方提醒
遇到类似银行账户突然多出一笔钱,且对方要求退还的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自行进行操作,应直接向银行说明相关情况,或者直接选择报警。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务必注意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防止个人信息出现泄露的情况,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去开展非法活动。
如果接到了诈骗电话或者短信,那么可以在国家反诈中心 APP 上进行在线举报。同时,也能够拨打 110 来进行咨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