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 9 月 18 日电,记者乔雪峰报道。会展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产业进步的助推器。它与旅游业、房地产业一同被称作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会展业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9 月 17 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原副会长王锦珍在第十一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开幕式上有所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发展,国际化进程步伐也在加快。在此背景下,中国会展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不仅拥有全球室内可供展览的最大面积,而且展会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也多种多样。
王锦珍指出,在全面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培育出了一批在世界行业中享有声誉且处于前列的品牌展会。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这对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以及国际合作都起到了助力作用,使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展览大国。“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会展业在诸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王锦珍指出,其一,展览行业的产值规模与我国的经济规模并不相契合。其二,传统展会在数量上仍占多数且处于主导地位,而其展会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三,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参差不齐,差异较为明显。其四,境内外展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其五,我国的会展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些不足属于发展过程中的痛点。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且高质量地发展,展览人的办展理念会得到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将得以实现,从而这些不足将会得到解决。王锦珍称,当下全球会展业正遭遇疫情的沉重打击,我国的会展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然而,我国实行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十四五”发展规划得以实施,2035 年发展愿景目标也已确认,并且构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些因素将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对外经贸合作稳固前行,从而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也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国城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联盟主席郑智在开幕式上表示,会展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与变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促使会展业的发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由西向东推进。新兴市场和新兴国家对会展业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了。
郑智指出,一个国家的会展业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其一,需要有众多的品牌企业;其二,需要有众多的品牌单位;其三,要有良好的会展设施;其四,要有政策的引导。“只有官方和民间共同努力,相互融合、相互推动,我们的会展业才能够迅速地发展。”
记者从第十一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上得知,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同呼吸,会展共命运”。大会共设置了七大分论坛。并且,今年的大会会延续往年的传统,持续举办专场的会展推介会。
2020 年疫情爆发后,全球会展行业遭受巨大冲击,并且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新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赵伟在开幕式上指出,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各会展主办单位的规模普遍下滑,其平均办展规模是 2019 年的 58%。在办展数量方面,总的办展数量是 2019 年度的 48%。我们的出展企业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导致它们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有些出展企业通过线上会展推出产品,从而维持了一部分业务。然而,大部分出展企业仍然面临着停工或者转行的危机。
赵伟指出,面对疫情给会展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希望本届洽谈会能让会展行业的企业借助与会嘉宾的真知灼见,提前展望问题,梳理清楚问题,抓住机遇,推动会展合作,实现共享市场的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