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什么呢?不太清楚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小编今天所分享的内容哦。
太阳能电池原理: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光电半导体薄片,它能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这种电池又被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度照射,它瞬间就可以输出电压,并且在有回路的情况下能产生电流。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可以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来实现这一转化。目前,以光伏效应工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薄膜电池在实施太阳能电池方面还处于萌芽阶段。
太阳能电池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分别是极性、性能参数以及伏安特性。
1、太阳能电池的极性
硅太阳能电池一般制成 P+/N 型结构或者 N+/P 型结构。P+表示太阳能电池正面光照层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N+也表示太阳能电池正面光照层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N 表示太阳能电池背面衬底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P 同样表示太阳能电池背面衬底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与制造电池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存在关联。
2、太阳电池的性能参数
这些参数能够用来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好坏。
3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
P-N 结太阳能电池包含浅 P-N 结,此结形成于表面;包含条状及指状的正面欧姆接触;包含涵盖整个背部表面的背面欧姆接触;还包含一层在正面的抗反射层。电池暴露于太阳光谱时,能量小于禁带宽度 Eg 的光子,对电池输出没有贡献。能量大于禁带宽度 Eg 的光子,才会对电池输出贡献能量 Eg,小于 Eg 的能量会以热的形式消耗掉。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也必须考虑这部分热量对电池寿命等方面的影响。
太阳电池是一种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光电元件。它的基本构造是运用了 P 型半导体与 N 型半导体接合而成的。半导体的最基本材料是“硅”,硅本身不导电。若在半导体中掺入不同杂质,就能做成 P 型与 N 型半导体。P 型半导体有个空穴,可视为多了一个正电荷,因为它少了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N 型半导体多了一个自由电子。利用两者的电位差可产生电流。当太阳光照射时,光能能将硅原子中的电子激发出来,从而产生电子和空穴的对流。这些电子和空穴都会受到内建电位的影响,分别被 N 型及 P 型半导体吸引,并聚集在两端。如果此时将外部用电极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回路,那么这就是太阳电池发电的原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