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天下事/正文
超九成家长应付孩子不好完成打卡任务,超六成家长觉其成孩子负担

 2025年04月13日  阅读 25

摘要:超九成家长“应付”过不好完成的“打卡”任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品芝如今,“打卡”不再只是上班族所拥有的权利。在许多小学以及幼儿园里,“打卡”的任务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有写字打卡,还有阅读打卡等等。孩子们需要进行“打卡”的内容持续增多。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

超九成家长“应付”过不好完成的“打卡”任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如今,“打卡”不再只是上班族所拥有的权利。在许多小学以及幼儿园里,“打卡”的任务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有写字打卡,还有阅读打卡等等。孩子们需要进行“打卡”的内容持续增多。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日前对 2000 名受访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在孩子的日常学习中,有 77.8%的受访家长认为“打卡”任务多。对于一些难以完成的“打卡”任务,超过九成的家长曾“应付”过。并且,61.2%的受访家长感觉当下孩子的打卡任务已成为负担。

受访孩子的家长中,学前幼儿的家长所占比例为 27.5%。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家长占比是 56.0%。高中及大学阶段孩子的家长占比为 8.3%。其他家长占比 8.2%。

孩子日常学习中,77.8%受访家长觉得“打卡”任务多

山西平遥的五年级学生家长肖露表示,她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完成阅读、作业、背诵等打卡。她还给孩子报了一个芭蕾舞班,每周上课回来也要打卡,即在家练习并拍视频,然后上传到小程序。如果没有打卡,每天都会收到一条提示消息。

调查表明,在孩子的日常学习过程里,有 77.8%的受访家长认为“打卡”任务比较多,17.4%的家长觉得任务量处于一般水平,仅有 4.8%的家长觉得“打卡”任务不多。那么,孩子在哪些方面的“打卡”任务比较多呢?学习占比 63.7%,排在前几位;运动占比 48.6%,排在前几位;家务占比 40.3%,排在前几位;学习教育类视频课程占比 39.4%,排在前几位;此外,才艺占比 38.2%,排在前几位;参加社会活动占比 37.3%,排在前几位;整理书包占比 27.5%,排在前几位;其他占比 1.8%,排在前几位。

北京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彭岚觉得当下学校的打卡任务量较为合适。她支持学科类的打卡任务,因为这有助于孩子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同时,她认为很多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有所收获。然而,对于一些非学科类的打卡项目,她觉得其意义不大。

日常保洁培训内容_日常表现情况怎么写学生_学习日常

超九成家长“应付”过不好完成的“打卡”任务

肖露觉得,孩子打卡任务如果过多,就会占用较多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就难免会在个别项目和环节上敷衍了事,从而导致打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在调查中,有 70.9%的受访家长表明,家长代劳“打卡”任务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

每学年开学之际,学校会要求孩子观看一个关于安全知识的学习视频。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观看,老师会让家长拍摄孩子观看视频的照片并发送到班级群中。肖露表示,由于要传到群里且众人可见,这对家长而言会有一定负担,他们会不自觉地追求拍摄效果。拍照之前我会把家里整理一番,有时还会给孩子稍加打扮,然后坐得端端正正拍张照片发到群里。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仅仅看了不到十分钟。肖露建议,这类视频可以由学校在教室里统一安排观看,看完之后让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学习效果或许会更好。

调查显示,在面对不好完成的“打卡”任务时,41.5%的受访家长时常会采取“应付”的态度,52.1%的家长表示偶尔会这样做,6.4%的家长则从来不会这样做。

深圳一所小学的一年级班主任刘杰给班上孩子安排了亲子阅读日常打卡活动。一年级孩子阅读能力较弱,情感需求较大,需要家长引导并互动,所以家长参与很有必要。起初,我发现个别家长有摆拍了事的情况,例如有位家长为让孩子评上阅读之星,每天随意拍几页书上传来凑积分。有一位家长,认为不打卡老师就会批评。他也是在临睡前才拍照完成打卡,而并没有让孩子真正进行阅读。

发现阅读打卡流于形式后,刘杰在家长群里发了说明。他先说不用拍视频,按自己方便的形式打卡,拍照也行。接着告诉家长,打卡只是一种提醒方式,建立阅读习惯才是根本。如果习惯已养成,觉得不需要打卡提醒,跟老师说明就行,也欢迎家长分享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秘诀。最后要强调的是,大部分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很好,需要通过打卡来进行提醒,正因如此,他们需要参与到这项班级活动中,从而帮助孩子一起养成阅读习惯。

教育“打卡”已成家长负担?

肖露认为打卡存在诸多弊端。她觉得打卡之后,老师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是否完成任务方面,而忽略了对完成质量的考量。肖露担心,如此一来,老师会无法知晓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69.5%的受访家长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打卡”中,部分打卡任务孩子难以完成,这些打卡任务实际上变成了家长的“作业”;61.2%的家长指出,打卡任务数量过多且范围过广,已然成为一种负担;46.1%的家长认为,打卡行为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完全没有必要存在;30.3%的家长觉得,打卡能够起到督促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家校合作的效率;23.1%的家长指出,“打卡”的结果是公开可见的,这样容易引发“内卷”现象。

学习日常_日常表现情况怎么写学生_日常保洁培训内容

现在网络技术很发达,这让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这也使得学校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和监控有所增强。彭岚表示,如果凡事都要打卡,那么家长和孩子的自由空间就会被过度压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教育打卡设计的最初想法,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管理领域之中。然而,当前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运用,欠缺对人性化方面的考虑,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做法在管理层面或许相对较为便捷,但是对于被管理者来说,意味着过度地出让了自己的权利。

“‘打卡’可能致使原本应由学校和老师承担的责任,落到了家长身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立国指出,家长在子女教育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即便在某些情形下是一种必要的家庭教育形式,但教师不能将这种压力无限制地转嫁给家长。

储朝晖称,对于教师而言,教育打卡未必能使教师的工作变得更简单,反而可能给老师增添额外的工作负担。因此,老师或许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学生交流。

刘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认为打卡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习惯的建立需要时间,有一种观点表明,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倘若能重复 21 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这或许就是老师布置一些打卡作业的初衷。她承认,在现实里,家长和老师都很繁忙,这使得部分家长没有时间去引导孩子切实高质量地完成打卡任务。同时,老师由于无法做到监管到位,只能借助打卡积分的方式来进行激励。结果就是,最终的打卡无法达成最初的美好愿望。

刘杰期望家长不要单纯为了打卡而打卡。就像阅读打卡,其初衷是激励孩子多进行阅读,让孩子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倘若家长能够明白这一点,打卡就会成为一件颇具趣味的事情,也就不会那么难以坚持了。刘杰认为,孩子年纪小,他们对某件事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倘若家长仅将每天的亲子阅读当作打卡任务,孩子便会觉得是在完成任务;而如果家长很享受每天的亲子阅读时光,孩子就能逐渐感受到阅读的美好。

彭岚称,除了某些特别需要的打卡外,多数打卡并非很有必要。在她的观念里,与其把精力耗费在不必要的打卡上,不如多编写一些有趣的书籍供孩子阅读,亦或提供相关博物馆或展览的信息,让孩子们在假期去参观,这样比一味地“打卡”要好。

受访家长中,一线城市的家长所占比例为 34.3%;二线城市的家长所占比例为 42.4%;三四线城市的家长所占比例为 20.3%;乡镇的家长所占比例为 2.1%;农村的家长所占比例为 0.9%。

(黄子涵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肖露、彭岚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9849.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