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正文
乐信CEO肖文杰谈金融科技转型:从网贷到纯科技助贷的挑战与机遇

 2025年04月12日  阅读 14

摘要:作者|洪七公来源|镭射财经(ID:)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变化,乐信商业故事的叙事逻辑也随之改变。它经历了从网贷到校园贷,再到助贷,最后到金融科技以及纯科技助贷服务模式的转变。在乐信CEO肖文杰的观念里,乐信并不害怕变化,并且今年将信贷交易额...

作者 | 洪七公

来源 | 镭射财经(ID:)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变化,乐信商业故事的叙事逻辑也随之改变。它经历了从网贷到校园贷,再到助贷,最后到金融科技以及纯科技助贷服务模式的转变。在乐信 CEO 肖文杰的观念里,乐信并不害怕变化,并且今年将信贷交易额目标连续提升到 2亿元。

乐信在股价出现月线三连阴以及 CFO 离职之后,发布了 2021 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该报告显示,营收为 29 亿元,调整后净利是 7.71 亿元,环比增长 27.9%。其中,无风险的科技助贷服务收入为 6.36 亿,此收入仅占总营收的 22%。

从财务数据方面来看,乐信能否达成全年目标并不清楚。然而,乐信一直所宣称的在纯科技服务之下的轻资本故事,并非那么轻易就能讲好。肖文杰在年初曾表明,乐信会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全面转变为纯科技服务模式。但实际上,乐信的业务根基依然是增信助贷,由兜底所导致的担保信用损失准备仍然比较多。

2020 年采用新会计准则后,财报科目中曾隐藏的拨备减值准备得以彻底暴露。这一暴露直接影响了乐信的营收利润表,导致其净利润在去年出现下跌。尽管担保损失存在不确定性,但从中可以看出乐信的兜底助贷资产比例过重以及纯科技平台服务的收入情况。

上市四年来,乐信遭遇了现金贷整治、P2P 退场以及金融科技强监管等行业波动。凭借互联网金融早期的红利,乐信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几年前的大学生客群,如今已成为乐信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要力量。即便以往在信贷资金中占比超过 40%的网贷业务全部清零,乐信也能够基于用户和场景,吸引机构资金进入市场。

面对新的监管政策,消费者要保护环境。乐信以及其旗下的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必须摒弃粗放的扩张野心,以合规、审慎的心态逐步推进,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度过周期,避免因行业洗牌而引发的清退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血色浪漫已看惯,乐信似乎还需时间来适应更良性的金融科技趋势。从产品的合规性方面来看,从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方面来看,从行业监管政策方面来看,乐信在微观到宏观层面都正面临着市场的拷问。不久前分期乐被通报,这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数据采集、利率展示存疑

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背景里,数据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成为了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都极力去挖掘的一项资产。非接触金融逐渐演变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各类金融服务供给主体通过线上化的 App 等渠道来采集和分享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机构为了追求商业价值达到最大,突破了数据保护的边界,没有按照“最小够用”的原则来行事。

5 月 10 日,国家网信办进行了通报。通报的内容是关于分期乐等 48 款网络借贷 App 的违规问题。这些被点名的 App 存在一些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比如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等。根据通报可知,分期乐的违规内容是违反了必要原则,收集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金融借贷 App 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合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明确列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尤其在目的和范围方面,多采用概括授权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还会采集与服务范围无关的通讯录、定位、短信、录音等权限。数据对于完善用户画像很重要,并且是金融建模的基础。正因如此,App 的运营者想要在监管空白的情形下,尽可能广泛地控制用户信息,而这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监管套利。

乐信的业务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电商相关的销售及服务收入;另一部分是消费金融服务、贷款撮合服务收入。在这些业务中,以分期乐、乐花卡为载体的金融服务业务在营收中占比较大。乐信存在违规采集用户数据的情况,不能排除其向信用支付、现金贷、电商业务的关联交易进行输送。

乐信根据 App 信息,在 5 月 21 日依据最新监管要求更新了《分期乐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此政策明示了授权采集要求,然而采集的信息范围依旧很大。《分期乐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表明,使用 App 功能时,用户可能会开启电话状态、存储、相机、相册、地理位置、手机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的访问授权。如果用户未授权,分期乐会把征求同意的频次控制在 72 小时一次。这意味着可能会多次让用户进行授权。如果用户不授权,分期乐称无法给予与相关权限相对应的服务。

乐贷网_贷乐网可靠吗_贷乐网最新消息

乐信不仅突破了数据保护边界,在利率展示方面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不完整和不全面。年初,央行发布了〔2021〕第 3 号公告。公告明确要求所有贷款产品都要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等,同样需要接受监管。

央行发文之后,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开始公示利率。它们主动展示贷款产品的日利率以及年利率范围。然而,分期乐的乐花借钱仅仅展示了当前可以借的额度,在利率方面也只是提及“利率优惠、快速到账”,这使得消费者在授信和申请借款之前根本无法得知利率的参考范围。并且,乐花卡也没有明确给出利率区间,只是展示了开通的方法以及适用范围等。

消费者在分期乐申请贷款页面点击“查看借钱额度”后,就需要上传个人身份证信息,接着会进入实名认证、征信查询授权等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始终没有关于贷款利率区间的提示。如果消费者想要申请贷款,就必须先提交个人信息并授权征信查询,这样才能获知贷款利率和最终的贷款额度。

某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向镭射财经透露,平台在授信之前没有展示利率范围。这实际上就是没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虽然部分平台解释说,由于消费者资质不同,利率也不同,所以需要在贷款授信完成后才能知道额度和利率。但是,当流程走完时,平台已经收集了消费者的所有授权信息。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贷款平台,就应该主动提前公示利率参考范围。

兜底为重

乐信一季度财报显示,消费分期和现金贷业务在营收方面贡献最高,占比约 85%。自 2020 年起,乐信按商城在线直销和服务收入、信用服务收入以及平台型服务收入这三大类来报告收入构成。虽然电商业务有股东方京东提供供应链和物流扶持,但信贷业务在整个业务闭环中处于核心地位。

乐信能够经历上市的狂欢,其业绩远远超过宜人金科、趣店等竞争对手,这得益于放贷规模的持续增加。乐信从 2013 年成立到现在,累计发放的贷款已经超过 5000 亿,这个数据比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要高。

乐信的信贷业务模式里,资产端主要是助贷。资金端已经从 P2P 完全转变为机构资金。在乐信未偿还的贷款中,旗下分期乐网络小贷公司提供的资金所占比例不足 1%。网贷清退后,乐信开始频繁透露其要从重资本担保助贷模式转型为不承担风险的科技助贷模式。并且在去年四季度,乐信宣布无风险的纯科技助贷交易额占新增交易额的比例已经超过 50%。

然而,在当前的助贷市场逻辑里,担保、兜底模式仍是机构资金常用的方式。原因在于金融机构想要最大化地降低资产的信用风险冲击。乐信一直在不断尝试轻资本的无担保助贷,其主要做法是把优质资产提供给金融机构,而对于较差的资产则仍需要担保。这就使得乐信相对应的无担保表外资产比例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去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一些迹象。乐信在 2020 年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其净利润为 5.95 亿人民币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 74.07%。同时,营业收入为 116.45 亿人民币元,同比上涨了 9.82%。在利润表出现下跌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采用了新的会计准则,导致相关费用科目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实际上是由于担保可能出现的信用损失准备所引起的。

镭射财经梳理乐信财报后发现,乐信在去年一季度依照美国会计准则第 326 条“金融工具--信贷损失”进行操作。其中,计提的或有担保负债信用损失准备被单独列出,这使得运营成本大幅提升。尽管担保损失准备金未必会转变为实际损失,但通过此情况能够看出乐信的兜底资产规模。

按照风险承担情况进行分类,助贷模式有增信助贷和非增信助贷这两种模式。增信助贷是助贷机构通过以保证金的方式,或者引进融资担保和保险机构来为助贷资产提供增信。保证金的比例通常约为放贷额的 5%。当资产出现不良情况时,就由助贷或增信机构进行代偿。

非增信助贷也叫轻资本模式。助贷机构的主要工作是获客以及进行风险初筛,并且不对风险进行兜底。助贷方通过场景和营销活动来发展用户,接着通过自身模型进行风控排查,然后将用户输送给放款机构,之后由放款机构进行风险管理并决定是否放款。与增信助贷相比,轻资本模式的助贷分润比例要低一些,大概在 30%左右。

乐信 2020 年的利润表受到影响。一方面,除了去年的疫情专项拨备外,还受到增信助贷的困扰。另一方面,乐信在向金融机构提供助贷资产时,需要从佣金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给金融机构,以用于贷款逾期时的代偿。在施行旧的会计准则时,乐信将扣除保证金后的佣金计入收入,而保证金部分则计为一项担保负债收益,这部分不会影响利润。

应用新的会计准则后,保证金等相关的拨备资金需计入收入和费用。拨备资金转变为担保收入部分,并且要一次性计提相应的信用损失准备。从利润表来看,主要表现为收入增加,成本增加,利润降低。乐信去年的营业收入高达 116 亿,其中包含 23.2 亿的担保收入;今年一季度的担保收入为 2.35 亿。

数据表明,乐信在 2020 年计提了 28.81 亿的或有担保负债信用损失准备。同时,其总运营成本从 2019 年的 56.1 亿增加到了 2020 年的 80.12 亿。今年一季度,由于表外贷款的余额减少,计提的或有担保负债信用损失准备为 2.24 亿。乐信计提的担保信用损失准备较高,主要是因为兜底资产规模过大。

贷乐网可靠吗_贷乐网最新消息_乐贷网

乐信的信贷业务分类如下:承担风险的表内表外资产规模比不承担风险的助贷资产规模大很多。2020 年乐信需承担风险的信用服务收入为 75.26 亿,其中包含表外的助贷服务收入、表内的利息和金融服务收入以及担保收入。无担保的平台服务收入是 20.37 亿,包含以绩效为基础的纯助贷收入和以数量为基础的纯助贷收入。今年一季度这两项数据分别是 18.37 亿和 6.36 亿。在这两项数据中,仅需要担保兜底的收入就达到了 12.95 亿。

乐信的平台服务收入增速较为明显。然而,金融机构通常主要以兜底的方式与乐信合作,除非是特别优质的资产。肖文杰曾表明,在无风险且为纯科技服务模式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承担风险,乐信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收益,这更符合监管的方向,从长期来看,也会让公司的业务模式变得更轻,成长空间变得更大。不过,就目前乐信的资产现状而言,依然是靠重资产、兜底支撑。

互联网贷款“双杀”未解

乐信等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的金融机构相比,不具备资金和杠杆方面的优势。要是想达成规模效益,就一定要扩大撮合贷款的规模,将表外业务做到最好。无论是助贷还是联合贷,金融机构所看重的资产端都需要有流量、场景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助贷机构与金融机构在话语权上的博弈,也是围绕这些优势来进行的。

乐信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其用户规模达到了破亿。同时,商城、会员权益以及多品类的消费分期产品,使得乐信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线上分期商城生态。自 2019 年提出新消费平台战略后,乐信旗下的乐花卡、乐卡,还有今年推出的买鸭、约惠等产品,都是为了吸引新用户,提升平台用户和商户的活跃度,以此促进交易转化。

电商、生活服务、消费分期皆为热门赛道,资本与玩家较为密集。乐信选择进行布局,这就意味着其可能要承担较高的营销获客成本,而能否成功突围也难以知晓。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乐信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纽带,即便有流量和场景的加持,依然面临着复杂的竞争和监管环境。

在竞争层面方面,乐信的助贷模式具有能抬升估摸天花板以及降低杠杆限制的作用,不过它会遭遇三方竞争势力。这些势力包括以 360 数科、信也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平台,以蚂蚁、京东数科、度小满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以及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业务下沉,这使得乐信面临竞争环境的变化。表外资产管理趋严,给乐信的业务开展带来了压力。金融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快,乐信在同业竞争中需要加快步伐。综合这些情况,乐信会遇到不小的同业竞争挑战。

其次在监管层面,互联网信贷业务是近年监管着重整治的内容之一。乐信所处的助贷环境,仍被资金、资产“双杀”的阴影所笼罩。暂且不论增信助贷日后可能出现的政策调整。此前,已有头部助贷机构因借增信模式抬高借款人融资成本而被监管点名。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和网络小贷新规而言,乐信也将面临一定的业务不确定性。

保证金模式如同增信助贷模式的改变那般,在监管压力下逐渐式微,行业内普遍开始采用融担和信保模式。乐信在其财报中提及,会使用自有资金向金融机构存入保证金,并且还被要求持续补充这笔资金,目的是在借款人违约时能够代为偿还本金和利息。为了保证符合监管政策,目前已经对这种保证金模式进行了调整,通过利用自身的担保公司来为用户提供融资担保。乐信除了拥有原有的深圳市乐信融资担保牌照之外,还在 2019 年获得了另一张融资担保牌照,即赣江新区盟天融资担保。

近期,江西省推出了行业内首个关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管理细则。从内容方面来看,江西银保监局对辖区内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贷款时,对于出资比例、集中度指标以及限额指标等方面的限制要求,比之前银保监会出台的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规定更为严格。并且,地方银行被禁止进行跨区域展业。

资金端政策收紧,乐信的助贷版图可能会受到波及。有知情人士称,随后各地会陆续发布互联网贷款管理细则,对地方性商业银行与助贷平台的合作进行严格限制,这既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也能让银行回归自身角色。联合贷有额度限制,助贷在跨区域展业方面遭遇困境,这对需要大量资金的乐信而言不是好事。

硬币的另一面情况是,资产端受到网络小贷新规的影响而出现杠杆萎缩。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来看,跨省展业的网络小贷公司其注册资本需不低于 50 亿元,并且在单笔联合贷款中,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 30%。这对依靠表外方式来扩大规模的乐信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乐信旗下的分期乐网络小贷公司,其业务许可证在 2020 年 7 月进行了更新,有效期截止到 2021 年 7 月。乐信方面表明,无法保证在网络小贷新规施行的情形下,分期乐小贷能够持续保持或重新签订牌照。

市场消息称,乐信推出了“区域银行共生长”计划。此计划主要服务区域性银行,通过联合运营来帮助区域银行扩大本地市场份额。乐信的这项政策与之前推出的生活服务和权益类产品一脉相承,其本质是为应对资金资产端政策收紧的挑战,旨在扩大资金来源并分区域布局资产。

监管政策就像一枚发烫的硬币,乐信无论是触碰哪一面,都需要更加谨慎。乐信在财报中曾有担忧,因为贷款产品主要依靠融资伙伴,而这些机构的融资合作伙伴的业务处于高度监管之下,所以乐信可能需要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9397.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