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是乡镇公务员工作中需要知晓和掌握的内容,同时也是乡镇公务员考试必定会考查的内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能更好地进行备考,华图教育提供了 2010 年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系列资料。其中,本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2006 年 2 月 14 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了一个专题研讨班。这个研讨班是针对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深刻剖析之后,在全面掌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之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整体层面出发而确定下来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近些年来,我国秉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依据科学发展观来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进行调整。逐步推动从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并非依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近年来,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综合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工农关系到达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时我国已经拥有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这些政策使农民直接受惠 451 亿元。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了“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给予农民的实惠比 2004 年增加了 251.4 亿元。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有了重大转变,“新农村建设”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
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
收入存在差距且在扩大。当下,用于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6 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某一具体金额,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3587 元。2007 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为另一具体金额,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为 4140 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当大了。
城市居民享有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类补贴,还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各种社会保险,而绝大多数农民都无法享受到这些。目前,社会福利差距在不断扩大。
城镇居民拥有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比农村居民高很多,其中房产价值的相对差距为 5.3 倍,金融资产的相对差距为 7.5 倍,耐用消费品价值的相对差距为 4.2 倍。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进而致使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扩大。2007 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 9997 元。同时,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 3223 元。由此可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 3.1 倍。
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途径。
华图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