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从名称能得知其特点是“慢”。那到底该慢到何种程度呢?这因人而异,且并没有统一规定要求慢跑应保持怎样的速度。只要你能以适合自身当前身体状况的、相对较慢的速度,跑完一段较长的距离,以达到热身或锻炼身体的目的,那就算是在进行慢跑了。
慢跑,到底需要多慢?
慢跑对速度没有要求,只要能跑起来就行。在双脚连续交替前进的过程中,有同时双脚短时间内腾空(跃起)的特点,这是它与“走”的本质区别。也正是因为有了“腾空跃起”的动作,所以跑步的运动强度远超走路。对于平时从不运动的人而言,即便对速度没有任何要求,刚开始时多数人依然不能长时间进行慢跑。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肺功能早已跟不上了。特别要注意的是,新手不要被“慢跑”这个名称给迷惑了。虽然慢跑的速度确实比较慢,但它并非是低强度的运动。
御行君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这样一个案例:有某甲,为男性,拥有 3 年规律长跑运动经验。从刚好能跑起来的速度角度而言,每公里配速在 6 分 30 秒到 7 分钟之间,这是他感觉最为舒服的速度,他的心肺基本上感觉不到太大的运动反应,同时还能够保持短句交谈。如果每公里配速提升到 5 分 30 秒左右,他会觉得心肺压力比较大。所以他把每公里配速维持在 6 至 7 分钟之间,当作自己当前的慢跑速度。
慢跑的心率多少合适?
速度决定了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一般则经由运动心率来控制。
健身教练们推荐在有氧运动时,运动心率应保持在(220 减去年龄)的 60%至 80%这个范围。他们认为这样既安全又能提高减脂效率。普通人慢跑时可以采用这个公式,不过建议将其调低至 60%至 70%这个区间。如果觉得保持 60%的心率有困难,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到 50%,甚至更低。原则上,不要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如果快走的强度很低,而你还想获得减脂或锻炼的效果,就需要把一次快走或慢跑的时长延长很多倍,然而这是无法执行的。
有更多考虑因素的目标心率控制公式。御行君在另一篇文章中给出过另一个运动心率公式,此公式考虑了有氧运动者的静息心率和运动经验,现在再次提供如下:
耐力训练的目标心率参考值是由清晨静息心率与(220 减去三分之二乘以年龄再减去清晨静息心率)乘以健身系数这两部分相加得到的。即耐力训练目标心率参考值等于清晨静息心率加上(220 减去三分之二乘以年龄再减去清晨静息心率)乘以健身系数所得的结果。
新手健身的系数是 0.6。每周进行两次耐力训练的人,其系数为 0.65。一周达到 4 次并进行系统训练的人,其系数是 0.7。
中老年人的运动心率,能够直接运用(170 - 年龄)这个公式。如果年龄比较大,或者体能以及心肺情况较差,那么就可以在(170 - 年龄)这个基础上再乘以 0.9,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运动的安全。
运动心率得到控制后,就无需过多关注慢跑的速度。每个人的情况各异,即便使用这些公式,也不必生搬硬套。若你是多年坚持运动健身或长跑训练的人,就完全能够拥有比别人快一些的慢跑速度。相反,如果将起步标准订得低一些,也是可以的。
运动健身一再强调的原则“循序渐进”,在慢跑中同样适用。随着体能和心肺功能的提升,要从较低的速度开始,逐步提升到更快的速度;从短距离开始,逐渐增加到更长的距离。并且,慢跑的精髓在于“慢”,速度并非首要目标。通过慢跑,让身体更健康才是最为重要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