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镇处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的最北部。它的总面积是 120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 11.3 万亩。它下辖 12 个社区和 71 个自然村。它被誉为“潍水粮仓”。它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山东省最具投资潜力十佳乡镇”“山东省绿化模范镇”等荣誉称号。
诸城市相州粮食种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位于相州镇。它是省级示范联合体。该联合体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组织形式。它吸引了 1 家公司、3 家合作社、1 个家庭农场以及若干种植大户加入。联合体通过大田土地托管以及提供综合农事服务等模式。这些模式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一、强强联合,牢牢把握粮食种植“芯片”
相州粮食种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潍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潍坊市密州种业有限公司来主导的。它联合了诸城市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诸城市永丰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诸城市龙润农田灌溉专业合作社、诸城市新江家庭农场以及部分种植大户,从而组建了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密州种业有限公司从事农作物种子科研、繁育、推广与农业技术咨询等工作,它是一家农业发展公司。该公司办公场所面积为 1600 平方米,晒场面积为 4000 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及仓库面积为 5000 平方米。公司具备先进的科研设备,拥有完善的试验推广基地。具备种子加工储藏以及质量检验的条件。创建了完善的销售经营网络,也有售后服务体系。能够独立培育小麦和玉米新品种。是青岛农业大学的博士后工作站。每年推广销售小麦、玉米等良种达 500 万公斤。诸城市龙润农田灌溉专业合作社拥有 2 台(套)专业灌溉机械。诸城市新江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有 876 亩,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还有一些种地大户,其中种植规模小的是 300 亩,种植规模大的接近千亩。
种子虽然个头小,但是它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表明,粮食单产提升超过 60%的部分是由良种贡献的。联合体将密州种业有限公司的科技和市场优势,以及诸城市增收农机等合作社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行强强联合,从而牢牢地把握住了粮食种植的种子这一关键环节。2023 年,相州镇夏粮收获 8350 万斤,且同比增长了 3.09%。种植的“马兰 1 号”小麦亩产 1620 斤,创潍坊市小麦最高单产记录;“烟农 1212”小麦亩产 1606.2 斤,也创潍坊市小麦最高单产记录。这两种小麦实现了产量增加,同时亩均效益也增加了,让原本的“老土地”产出了新的效益。
二、党建引领,找准小农户融入联合体最佳“切入点”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表明,全国有农业经营户的数量为万户。在这些农业经营户中,规模农业经营户有 398 万户。由此可见,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诸城市为了能让小农户进一步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达成小农户与联合体的有效对接,坚持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型、资产整合型、劳务服务型、生产经营型这“四大合作”,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相州镇依据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整镇推进的思路,在全市率先进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工作。它引导农户把那些不好种植以及不愿意种植的零散土地整合在一起,促使一家一户的粮食种植转变为粮食的规模化经营。比如,相州镇的小梧村网格党支部创建了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全村 1500 多亩的土地,开展了“一块田”的改革。相州粮食种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托管了该村 1100 亩土地,开展小麦良种繁育工作。所获得的收益,超出保底部分的部分,由联合体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按照 1:1 的比例进行分红。在 2023 年夏粮丰收之际,合作社收获了 140 余万斤良种,分红收益达到 28 万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行合作并实现共赢。土地由此变成了资产,农户也变成了股民,盈利转化为了分红,村集体的收益得以增加。
三、市场导向,推广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运行模式
联合体秉持市场导向,将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核心内容。它积极推广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致力于打造从良种育繁推,到粮食烘干存储,再到免费测土、智能配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农机服务、农技培训、粮食销售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全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联合体采用“菜单式”托管以及“订单式”收购的模式,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并且开展了产品与服务的对接。联合体内的各个单位,按照它们各自的职能和优势来开展服务。密州种业承担农产品收购、储存以及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诸城市增收农机合作社负责进行耕种、收获以及农田日常管理的机械化作业;诸城市龙润农田灌溉专业合作社负责开展大田浇灌和排涝作业;家庭农场以及合作农户负责农产品种植的日常管理工作。
2023 年,联合体开展了托管服务,涉及的土地面积达 1.2 万余亩。土地实行托管后,其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原本是分散经营的状态,如今转变为成方连片的规模化经营。这样一来,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联合体对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进行科学安排。对于托管的大田管理,会提供一系列标准化种植服务,包括统一种植技术标准、统一种子供应、统一使用肥料、统一使用农药以及统一收获储存,即“五统一”标准化种植服务。通过效益分析可知,联合体进行土地托管粮食种植,在农资购买方面成本节约约 25%,农机作业成本节约约 30%,灌溉成本节约约 60%,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约 15%,综合成本每亩能节约 280 元以上。联合体推行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运行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打工顾不上种地”以及“种地花钱成本高”的问题,推动了农业的提质增效。
四、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联合体通过多种途径带动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降本增效。它能节约农资开支,降低农机作业成本,还能进行科技种田以及托底收购等。这些举措使得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年均每亩能降本增效 500 余元,真正实现了规模成效、节本增效和科技增收,让农户实实在在少操心且多收益。联合体所覆盖的农户,流转土地能获得每亩 800 元的租金。农户参加粮食生产种植,每年可获得约 2 万元的工资。若土地入股参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还能得到相应的分红。从种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户可以选择在本地或附近打工。通过托管能节省一笔钱,通过分红能分得一笔钱,通过打工能赚到一笔钱,切实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
联合体成员自身实力得到了提升。原先各主体都是独自行动,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既对发展不利,也不利于效益的提升。经由联合,形成了利益相关的团体,大家一起“抱团”去开拓市场,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利益大家共同享有,一起谋求发展。新江家庭农场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达成了年亩产小麦超过 1300 斤的目标。农机合作社通过提供规模化服务,其作业效率比小农户零星雇佣机械服务提高 30%以上。水利合作社也是如此。在作业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它们的服务面积增加 40%以上,服务收入颇为可观。密州种业与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展开合作,构建起了规模化且标准化的良种基地。其一,成功获得了 100 万元的政策性扶持贷款,从而加快了良种繁育的进程。其二,降低了种子除杂的成本,推动了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每年能使销售额增加 20 万元。
传统的农田种植观念被改变了。小农户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规模小,无法与大市场有效接轨,还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等弊端,这大大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户收入的提高。诸城市倡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体推广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模式,打造出“保姆式”种田,让种田变得“省力省心”,给传统农业种植带来了革新。新的经营方式被探索和实施,这使得种田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它带动了农户农业经营观念的转变,职业农民逐渐成为农业经营的主流,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农机农经发展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