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变“夺命丹”,真实悲剧令人心碎
日本小林制药曾引发巨大的风波。其红曲保健品致使 2450 人就医,120 人失去生命,30 万件产品被紧急召回。原因在于其中含有软毛青霉酸毒素,该毒素悄无声息地对肾脏进行攻击。起初只是出现腰酸、夜尿增多的症状,而等发现时,往往已经难以挽回。
国内存在此类悲剧。老人原本希望通过“护肝保健品”来养肝,然而最终却因食用该保健品而患上了药物性肝炎,其转氨酶飙升至原来的 10 倍。儿童存在补钙过量的情况,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身高永远停留在了 1.55 米。据国家药监局的统计,在 2024 年,保健品的不良反应报告超过了 12 万例,其中 60%都与滥用补剂有关。
如三大误区,让你的养生变“服毒”
很多人认为保健品是天然的,且多吃会更健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鱼油和维生素一旦被浓缩,其毒性会大幅度提升。过量服用维生素 A 会致使脱发以及肝部受到损伤。蛋白粉如果食用过多,就有可能引发肾结石和尿毒症。有些人迷信贵价进口产品,觉得它们更安全。在 2024 年海关查获的走私保健品中,有 37%非法添加了西药,比如降糖药、伟哥成分等。吃了这些添加西药的保健品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休克的情况,甚至会产生药物依赖。此外,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降糖保健品”能替代胰岛素,然而停用胰岛素 3 个月后,他们就永远失去了光明。
这三类人最易掉进保健品陷阱
感冒的时候不要慌张,流行疫苗会在身旁保护你。当出现乏力、关节酸疼的情况时,要及时去就医,不要拖延。希望你身体健康,能够远离流感的困扰,安心享受幸福的生活!
中老年人总想着给身体多补补,常常会同时食用 5 种以上的保健品,这样就会使肝肾负担过重,甚至还会引发器官衰竭。宝妈们因为疼爱孩子,就盲目跟风去购买“增高钙”“益智 DHA”,然而这很可能会让孩子出现性早熟、过敏休克的情况。上班族在熬夜之后,会疯狂地吃护肝片和维生素,却不知道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会引发急性肝炎。
其实,要想获得安全补剂,需要记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正常,那么 90%的人都无需额外补充补剂;在查看成分表时,要避开“XX 西林”“XX 松”这类类似药物的名称;如果能够通过食物补充营养,就尽量通过食物补充,每天吃 1 个鸡蛋并加上 200g 深色蔬菜,就能够满足 80%的必需营养素需求。
关于保健品,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吃了保健品之后出现腹泻和头晕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立即停止食用该保健品,接着可以喝一些电解质水。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就口服活性炭来吸附毒素,之后要迅速前往医院。
如何辨别保健品是否正规呢?要认准“蓝帽子”标识,然后去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批号。如果听到“包治百病”这样的宣传,一定不要相信。那么哪些人必须吃补剂呢?主要是孕妇需要补充叶酸,骨质疏松患者要遵医嘱补钙,严格的素食者需要补充 B12。
保健品并非是无所不能的营养宝物。用对了能起到保健的作用,而用错了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赶快把它转发给家人吧,不要再浪费钱财、伤害身体了。平时多练习八段锦,既健康又实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