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4 日举办全国妇联维权工作培训研讨班,该班一直持续到 6 月 28 日,举办地点在山东青岛。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那艳芳参加了开班式并进行授课。她围绕培训研讨主题,对过去一年妇联维权工作的主要成效进行了总结,对妇联维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山东省妇联的党组书记孙丰华以及主席孙丰华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发表致辞。她介绍了山东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状况。她还表示会扎实地落实培训研讨班的部署要求,并且会借鉴各地的经验做法,将维权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细致、更加到位。
培训研讨班前往青岛市市南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进行现场观摩,还前往市南区人民法院云南路法庭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前往海尔集团开展考察。在这些地方,实地考察了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情况,考察了“法院+妇联”模式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情况,也考察了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31 个省(区、市)的妇联分管主席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的分管主席和权益部部长,还有计划单列市妇联的分管主席以及有关方面的代表等,总计 120 人参加了培训研讨。
6 月 27 日,培训研讨班开展了维权工作经验的交流活动。山东省妇联的党组成员、副主席盛淑慧进行了发言,其发言题目为《协同联动 精准施策 全力做好新时代妇女维权工作》,她在发言中介绍了山东妇联的维权工作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山东省妇联将国家领导人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贯彻落实。尤其对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予以重视并贯彻。全面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巾帼维权暖心行动。逐步建立健全维权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维权关爱服务的实际效果。全力促使新时代妇女维权工作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联防联动,构建妇女维权工作“共同体”
省级层面联合多个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其中包括省委政法委等 9 个部门。这一机制带动各级妇联,使其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部门联动。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风险联查、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合力。
妇联组织不断优化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省妇联加入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推动市县乡三级妇联入驻多元化解中心。将婚姻家庭纠纷纳入多元解纷方式,并纳入线上平台管理。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了分流交办以及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
发挥考评激励的作用,将婚姻家庭纠纷的预防化解工作重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将重点人群的关爱帮扶工作重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重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强化日常的调度,进行综合的考量,引导各级妇联把功夫花费在平时,让工作落到日常。
预防预警,筑牢维护妇女权益“防护墙”
持续深化“建设法治山东·巾帼在行动”这一品牌活动,将“七进”普法巡讲常态化开展。连续 8 年在省广播电视台开设了《周末说法》妇女维权专场栏目,该栏目累计举办了 187 期,每年的收听收看人数达到 2000 余万人次。
扎实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将重点聚焦于 20 个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并且送进了千家万户。联合省司法厅一起推动妇联“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扩面提质增效,全省 4.2 万个村(社区)都做到了至少有 1 名妇联“法律明白人”,从而切实让“法律明白人”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以及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持续深入地开展婚姻家庭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把建档、走访、报告、帮扶这四个环节严格把控,努力让基础信息达到规范化,使走访联系成为常态化,让发现报告形成制度化,让关爱帮扶实现精准化。充分发挥妇女议事制度的作用,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畅通妇女诉求以及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多能够直达妇情民意的“直通车”。
同心同力,织密维护妇女权益“服务网”
发挥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的作用,对热线进行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并拓展倾听陪伴等服务功能,推动热线服务提升质量和效率。省以及 16 市的妇联都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组建了 144 个妇女维权法律服务团,深入开展妇女维权法律服务,提供及时、便捷且专业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等服务。
开展“阳光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活动,并且加强婚调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以此来构建覆盖城乡以及协作联动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借助全省 141 个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把脉”,开展婚前培训、婚姻问题辅导以及离婚调适等服务,从而有效促进健康婚姻家庭关系的建设。
开展重点人群的关爱帮扶服务,将困难妇女群体的司法救助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救助线索的发现和移送机制进行完善。实施女性心理健康呵护行动,把女性心理健康知识向乡村社区进行深入普及,针对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咨询、疏导以及危机干预服务,培育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且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山东省妇联要奋力开创新时代妇联维权工作的新局面。
供 稿:省妇联权益部
编 辑:肖龙凤
校 对:宋书文
审 核:刘 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