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响 郭凡瑜
核心要点:
快手近期上线了一部自制的内容 IP 叫《国产艺术凌凌捌》,用一种非正经且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记录,目的是讲述国产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
不再佛系的快手,今年以来扩展一二线群体意图明显。
纪录片触网最晚,它与短视频发生碰撞,这种碰撞会对平台、用户以及纪录片都产生影响。
2020 年的头两个月,处于疫情引发恐慌情绪最严重的时期。因《乐队的夏天》而更为人熟知的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外界展现了他“嘴欠心暖”的一面。在那段时间,疫情在肆虐,人口流动被管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彭磊每天都会录制一个自己在家弹唱歌曲的视频,并发布到微博上。
从已发布的视频能够看出,拥有微博百万粉的彭磊没有偶像包袱。在视频画面中,位于北京某小区的房间里,彭磊发型凌乱且穿着随意,他背着吉他,投入地弹唱。这些时长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的视频,在那段特殊的时间里成为了一部分人心灵的慰藉。在音乐的抚慰下,不少歌迷在疫情蔓延时的恐慌情绪得到了缓解。
彭磊弹唱视频截图
疫情期间,彭磊在表面上与世界显得疏离。然而,实际上他在细腻的地方展现出了温暖的内心。同时,他个人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思考,也被快手的一部名为《国产艺术凌凌捌》的系列短片记录了下来。
快手官方介绍称,《国产艺术凌凌捌》是由快手与情绪美术馆联合出品的原创纪录片。并且,它还是快手的首个自制纪录片 IP。
公开信息显示,《国产艺术凌凌捌》除了对准彭磊,还对准了工艺创意红人手工耿,对准了 24 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装置艺术家徐震,对准了用文字创意收获超 30 亿点击量的王左中右,对准了中国唯一入围安徒生插画奖的作者熊亮,对准了宅家十一年创作出童话世界的羊毛毡手作人殷越等。
这部每集时长仅十几分钟的纪录片里,观众能够近距离观察这些在各自领域取得佳绩的艺术家,也能了解到他们。在镜头之下,他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才华,既平凡又有魅力,这鼓励着观看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去表达自我、坚守初心。
知名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是快手,它似乎与慢节奏的纪录片关联不大。然而,快手确实已经参与其中了,这是为什么呢?
快手破圈
快手的第一部自制纪录片是《国产艺术凌凌捌》,它把内容重点放在了探讨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上。例如在第一期故事中,讲述了彭磊颇为曲折的艺术创作历程。
组乐队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一直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乐队。一直到去年的时候,在《乐队夏天》这个节目中拿到了第一名。
画过画开画展,好景不长卖不了的画被踩满脚印都堆在床底下;
2008 年本应投资房地产却选择了投资电影。做了导演还获得了奖项,然而票房却十分惨淡。
在纪录片里,观众可以看到彭磊最为真实的那一面。他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去工作,不断地从一家公司换到另一家公司。期间,他做过许多非常普通的工作。并且,他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也并非全是鲜花与掌声相伴。
艺术家才华横溢,观众能通过轻松随意的镜头看到彭磊有点“欠”的北京大爷的一面。比如,在介绍自家植物时,彭磊会加一句,他养植物是从种子开始养的,那些网红只是拍照用,而他能把植物养活,他觉得自己应该比那些网红强。
聊到自己做乐队的心路历程时,他说:对于搞乐队这件事,他一直都缺乏自信。直到去年参加了综艺,他才意识到原来其他乐队也并非那么了不起,他们也存在和自己乐队一样的问题,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自己的乐队。
彭磊纪录片截图
通过接地气的镜头展示,一直以来,艺术给大众的那种神秘感觉消除了。通过轻松的镜头展示,一直以来,艺术家给大众的那种有距离的感觉消除了。
事实上,从快手的内容内核方面来看。以真实感作为核心的纪录片形式,以及搭配上个性并且接地气的内容处理方式,恰恰是最适合快手的。
今年疫情期间,清华大学的一批在校生以及校友把 112 条快手短视频制作成了一部群像式纪录片,名为《手机里的武汉新年》。这部纪录片是对快手记录本质的典型体现。
这部纪录片的内容皆取材于普通用户上传的短视频。普通人的手机镜头相较于摄影机,天然更贴近生活的真实一面。所以这部取材于短视频的纪录片,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真实且动人的武汉。这些纪录甚至能够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因为没有任何一部传统模式生产的纪录片能提供如此多视角、多维度的画面和情感。
《手机里的武汉新年》剧照
更早之前,据媒体报道,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员借助快手去了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动向。在中国,很少有平台能像快手那样广泛地触达不同人群。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快手上记录的并非“残酷底层物语”,而是那些曾经被漠视的、最终得以展现的真实中国社会的片段。
快手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把用手机记录生活、记录世界的门槛降到了最低,还为许多普通人提供了表达和传播的平台。此时,快手实际上承载着另一种形式的纪录片。也就是说,快手上的内容,是纪录片在新传播时代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快手“记录”本色的另一方面是有着广泛的连接。快手从诞生一直到现在,逐渐变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短视频社区,沉淀下了很有特色的内容以及社区氛围。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它的整体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了 3 亿。回顾快手的发展历程,与生活紧密相连是一条清晰的脉络。
快手规模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在持续破圈。在这个过程里,快手自身有意识地进行着相应布局,凭借丰富内容供给等手段突破更多圈层,进而连接更多角色。此次推出自制的内容 IP 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快手以国产艺术作为切入点,通过纪录片开展内容合作,将原生用户与艺术家圈层相链接。这种合作不仅碰撞出了新的想法和内容,还引入了更为多元、高质量的内容,吸引了多层次用户的目光,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将艺术、文化等泛高知圈层用户融入快手社区的目标。
对于快手平台已有的用户来说,纪录片等类型的内容被填充到平台中,这就意味着平台的内容供给会变得更加丰富。它能够有效地帮助用户拓展视野,冲破原本固定化内容所带来的限制,让用户能够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实现与更多人和更多内容的连接。
从以上诸多因素来看,快手推出纪录片这件事并不违和。实际上,这与快手“拥抱每一种生活”的品牌定位是相符的。
纪录片新花路
快手推出纪录片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那么,对于纪录片行业来说,体量极为巨大的快手,将会对这个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纪录片的创作素材是真实生活,表现对象是真人真事,并且会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与如今人们日常更常看到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不同,它凭借真实的信息内容、内敛的情感表达以及深度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传播门槛。
纪录片的特点限定了受众范围,其类型也限定了受众范围。历史纪录片是宏大叙事,只有关注历史内容的受众才会选择观看;人文地理纪录片展示世界各地的花草鸟木,只有关注人文地理内容的受众才会选择观看。
纪录片相对而言偏向小众文化。从视频网站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纪录片是在各类视频内容体裁中最晚触网的。
近几年,用户的喜好变得愈加分化,网络平台对内容产业的渗透也愈加深入。在电视剧和电影之后,纪录片与互联网的交集越来越深。
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是,90 后、00 后年轻人成为各色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的品味和喜好对许多网生内容制作起到了引领作用。纪录片也不例外。为满足用户需求,网络视频播放平台大力推出各种不同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既保持了自身这一艺术形式的原汁原味,又在探索和推出符合潮流以及年轻人口味的主题。
部分纪录片截图
纪录片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开始进入网生时代。
2019 年被视为纪录片迈入网生时代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许多纪录片在网上获得了优良的播放反馈。同时,有诸多网络原生平台成为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
具体来看,部分纪录片像《我在故宫修文物》,由于题材新鲜,与生活贴近,能反映社会热点,且制作精良,所以在网上获得了良好的播放反馈。观众的留言以及评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外,网络原生平台也开始尝试成为纪录片的创作主体,它们投入资金来扶植纪录片创作者,同时培养年轻用户的观看习惯,比如腾讯视频制作的《风味》系列。
从这一较大的行业背景来进行分析,快手推出自制纪录片 IP 这件事,是顺应了行业的潮流,同时也满足了用户更为多元的内容需求。
对于纪录片行业来说,快手对纪录片的关注与投入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一,在资源方面,快手能够为内容创作者给予更多的支持。
纪录片从业者面临诸多问题,如拍摄时间长、技术要求高、耗资巨大且变现难。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平台对纪录片表现出兴趣,大量资金注入将为纪录片市场提供动力。快手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独角兽,其入场必然会对部分资源和资金的走向及分配产生影响。
当前快手整体日活已超 3 亿,除了有资金支持外,还连接了广泛的用户,能够触达中国社会的不同圈层,进而可以帮助纪录片触达全新的受众群体。
快手短视频截图
快手普惠的分发模式,给纪录片带来了更多展现机会,并且提供了更大的破圈可能。
整体来看,就快手自身来说,自制纪录片是它触达更丰富圈层的一种方式;对于平台用户而言,内容的供给变得更加丰富了,他们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内容;而对于纪录片行业来讲,巨头进入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资源方面的支持。
快手与纪录片行业的触电是一次三赢的尝试,并且还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