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肺移植中心蒲强教授团队在刘伦旭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地为一名 62 岁的男性患者实施了全胸腔镜下同种异体双肺序贯移植手术(借助 ECMO)。患者术后过了 4 天,就从重症监护病房(ICU)转入了普通病房。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全胸腔镜下双肺序贯移植的病例被报道过。与开放切口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肺移植相比,其难度在于需在狭窄空间内完成全胸腔镜下的各项吻合,包括支气管吻合、肺动脉吻合和左心房袖式吻合,这些吻合对精度要求极高,操作难度很大。而优势在于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能得到极大提升,康复进程也会明显加快。
患者是 62 岁男性,多年来患有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术前他处于终末期肺病状态,需要不间断吸氧才能生存。并且由于反复感染等因素,他多次住院治疗,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他辗转多地求医,在标准内科治疗下,病情无法改善,生活质量也无法提高。间质性肺疾病到了终末期可能会危及生命,而肺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知晓我院肺移植中心开展肺移植治疗这一情况后,于 2023 年 8 月 10 日住进我院呼吸综合病房,以进行移植前的评估以及配型准备工作。
肺移植中心组织了多科进行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仔细梳理。评估后明确了移植指征,且不存在绝对的手术禁忌。移植手术团队依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团队在肺移植方面累积的经验以及胸外科多年深耕胸腔镜手术所形成的技术沉淀,拟定采用全胸腔镜下双肺序贯移植技术。
此项技术没有先例。刘伦旭教授进行指导,肺移植团队反复进行论证,还模拟推演了手术流程,预估了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紧急情况。在确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以及紧急情况预案之后,最终决定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方案。
患者在 2024 年 1 月 4 日匹配到了合适的供肺。胸外科团队历经 10 小时,克服了肺门淋巴结冻结这一状况从而切除病肺,还克服了全胸腔镜下吻合支气管、肺动脉和左心房操作难度大等难题,顺利完成了全胸腔镜下的手术操作。术中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吻合通畅且完整,经食道心脏彩超对肺动脉和左心房的吻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令人满意。
相较于需要横断胸骨,并且要切开长达 30cm 的 Clam-切口(图 1)。全胸腔镜手术(图 2)单侧主操作孔仅约 8cm,同时不需要撑开肋间隙,也不会横断胸骨,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全胸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减轻,疼痛范围明显缩小,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者自主气道廓清排痰的能力显著提高,这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很有利;同时,术后肺康复锻炼以及全身康复锻炼的速度明显加快,患者在术后第 4 天从 MICU 转回普通病房,随后就能下床自主活动。MICU 科室努力了,胸外科科室也努力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在努力,康复医学中心科室在努力,临床营养科科室也在努力。经过抗感染的过程,进行了移植抗排异调节,开展了康复锻炼,给予了营养支持等多学科综合诊疗。患者术后 30 天顺利出院。后续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康复良好,能够脱氧回归社会生活。
通过文献的查阅,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发现全胸腔镜下双肺序贯移植的病例有过报道。此次手术得以成功开展,展现了我院肺移植中心移植团队在胸腔镜手术技巧方面的高超水平,以及其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在持续攀登难度的高峰,不断追求极致微创的进程中,期望能够为更多终末期肺病患者带来希望。
Clam-切口
全胸腔镜手术切口(单侧)
END
「 往期推荐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