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
砂浆的性质包含新拌砂浆的性质以及硬化后砂浆的性质。砂浆拌合物和混凝土拌合物相近,需具备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的和易性指的是砂浆拌合物是否便于进行施工操作,并且能够保证质量均匀的综合特性,此特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这两个方面。而对于硬化后的砂浆,则要求其具备所需的强度、与底面的粘结强度以及较小的变形。
1、流动性
砂浆的流动性又叫稠度,它指的是砂浆在自重或者外力作用下流动的这种性能。用砂浆稠度仪来测定砂浆的流动性,是以测定仪沉入砂浆内部的深度(单位是 mm)来进行表示的。沉入深度比较深的砂浆,其流动性就比较大。砂浆的流动性需要依据砂浆以及砌体的种类、施工的方法和气候条件等来进行选择。砂浆流动性若过大,其强度会降低,还会出现分层以及析水的情况;若流动性小,砂浆就会偏干,这不利于施工操作,灰缝也不容易被填充。因此,新搅拌的砂浆应该具备所要求的稠度。通常来讲,抹面砂浆、多孔且吸水的砌体材料、在干燥气候下以及进行手工操作的砂浆,其流动性应大一些;而砌筑砂浆、密实的砌体材料、在寒冷气候下以及进行机械施工的砂浆,其流动性应小一些。
2、保水性
砂浆的保水性指的是其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新拌砂浆停放、运输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它能体现各组成材料是否容易分离的性能。如果保水性良好,砂浆中的水分就不容易流失,能够较容易地摊铺成均匀的砂浆层,并且与基底的粘结效果好,强度也较高。保水性不佳的砂浆,在运输期间以及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泌水离析的情况,进而失去流动性。这样一来,就不易铺成均匀的薄层,并且水分容易被砖块迅速吸走。这会影响水泥的正常硬化,降低砂浆与砖面的粘结力,最终导致砌体质量下降。
用分层度测定仪来测定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来表示。适宜的砂浆分层度是 10 至 20 毫米。若分层度过大,即大于 30 毫米,那么保水性就差,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也容易产生泌水、分层或者水分流失过快等情况,这样就不利于施工以及保证质量。而若分层度过小,
3、硬化砂浆的强度
砌筑砂浆的强度通过强度等级来体现。边长为 70.7mm 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以标准试验方法去测量 28d 龄期的抗压强度值,单位是 MPa。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适合采用 M15、M10、M7.5、M5、M2.5 这五个等级。
4.粘结强度
砌筑砂浆必须具备足够的粘结力,这样才能将块状材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砂浆与砌体材料的粘结力大小,对砌体的多个方面都有较大影响,比如强度、耐久性、稳定性以及抗震能力等。影响砂浆粘结力的因素包括:砂浆的抗压强度,块材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状况,还有施工操作水平以及养护条件等。
常见问题
1.
传统砂浆和商品砂浆的技术有何不同?
传统砂浆里,一般只有水泥的质量会被控制。其他的主要成分像砂子,就跟混凝土中的集料差不多,只会控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在某些地区,还会控制含氯量。
商品砂浆实现了集中生产,并且不含石灰和引气成分。所以它具有强度稳定的优点,操作性能也好,粘结强度较高,抗渗性能良好,不会起壳,也不会爆裂。
2.
保温砂浆技术哪种好?
性价比最高的是 EPS 板(聚苯板)。岩棉板的防火性能最好。XPS 板(挤塑板)、PU 板(聚氨酯)和 PF 板(酚醛)最好能达到 B1 级,其情况与聚苯板一样。然而,合格的这些产品价格偏高,不适合在外保温大面积推广。至于浆料类(胶粉聚苯颗粒、玻化微珠),其保温成本低,但效果不佳。
3.
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质有哪些?
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当下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有天然石和人造石这两类。天然石材按照其物理化学特性品质,可分为板岩和花岗岩两种。人造石按照工序划分,有水磨石和合成石。水磨石是由水泥、混凝土等原料锻压而成的。合成石是以天然石的碎石为原料,再加上粘合剂等,经过压制和抛光而形成的。水磨石和合成石这两者是人工制成的,因此它们的强度不如天然石材高,天然石材的价值也相对更高。石材属于建筑装饰材料中的高档产品。天然石材大致可分为花岗岩、板岩、砂岩、石灰岩、火山岩等。随着科技持续发展和进步,人造石的产品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其质量和美观程度已不低于天然石材。随着建筑设计的推进,石材早已成为建筑、装饰、道路以及桥梁建设的重要原料之一。
长
按
关
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