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底已至,车企们即将准备递交上半年销量考试卷。此刻,销量数字尚未最终确定,但车企心中都有数,对自身销量的好坏已了然于心。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降临。这使得众车企无法复产,工人无法复工,运输渠道也被封闭。人们都待在家里不出门,4S 店因此被迫开始进行云卖车的业务。在第一季度,汽车整体销量跌入了近 5 年来的最低值,很多 4S 店的销量为零,一大批 4S 店选择退出,甚至还有一些 4S 店倒闭了,整个汽车市场都充满了哀号之声。
6 月 19 日阿贵看车推出了《特别策划之上汽集团:危机沉浮,机大于危!》。本期又推出了《一汽集团:逆风局里的奋力前行》。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个位于长春的“共和国长子”在 2020 年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成效突显
逆势增长,营收盈利均表现突出
徐留平于 2017 年 8 月开始担任一汽集团董事长。从那时起算起,他推行的改革犹如组合拳般迅猛,到 2019 年已接近三年。2019 年改革成果开始显现,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汽集团时隔五年之后公布营收利润的直接原因,因为终于有了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2019 年一汽集团销售整车的数量为 346.4 万辆,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 1.3%,其增长幅度比行业的增幅高出近 10 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达到 6200 亿元,相较于去年增长了 4.4%,首次突破了 6000 亿元的大关;净利润为 440.5 亿元,同比增长了 2.2%……尽管与 2014 年一汽集团最高的净利润 607 亿元还有较大差距,然而由于自主板块的表现十分出色,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徐留平松了一口气。
从具体情况来看,天津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已不再有声音。在其他主流子公司中,一汽奔腾实现了正增长,一汽红旗也实现了正增长,一汽 - 大众(包含大众、奥迪、捷达)实现了正增长,一汽丰田实现了正增长。而仅一汽马自达的表现不佳,下跌了 1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的表现很突出:奔腾的年销量超过了 12 万,增长幅度达到了 33.4%;红旗首次突破了 10 万的年销量,同比增长的幅度高达 200%,这成为了一个佳话。
2019 年已经成为过去,2020 年在不确定性中也已过去一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5 月,一汽集团累计销量达 111.5 万辆,同比增长 7.1%。同时,一季度生产整车辆,销售整车辆,分别同比下降了 27.6%和 22.6%,而今年 1 至 5 月的销量数据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的。在 5 月份,解放品牌整车销售超过了 5 万辆。奔腾品牌和马自达品牌的合计销量为一定数量,同比增长了 27%。红旗取得了一定数量,同比增长达到 133%……这些成绩显得格外突出!
红旗今年在车市表现尤其突出,堪称“奇葩”。即便在 2 月下滑最为严重之时,它仍销售了 3752 辆,同比增长 32.5%。1 至 5 月累计销量达到一定数量,同比增长 116%。随着像国产版劳斯莱斯之称的红旗 H9 等新车上市,红旗今年完成 20 万辆的目标仍有机会。
可以说,在这样的态势之下,一汽集团竟然能够逆势增长,这是很难得的。2020 年,它是实现“831”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即到 2025 年,经过八年的奋斗,要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翻一番。同时,这也是落实“3341”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然而,太多的不确定性使得一汽集团更加无奈,且肩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革新图存
解除三大障碍以图整体上市
一汽集团在一片凄惨景象中仍能坚守,这着实不易。倘若要问一汽集团最大的忧虑是什么,那必然是集团的整体上市。
一汽集团为实现整体上市,近年来加快了资产整合进程。尤其在 2019 年 12 月,先后对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吉林进行了重组以及股权变更等操作。
一汽轿车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同时将商用车、乘用车板块分拆上市。在 2019 年 12 月 10 日这一天,一汽轿车宣布多项议案,包括重大资产置换等,这些议案获得了股东大会的通过。资产置换完毕后,一汽轿车的主业发生了变更,变为商用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金融业务。一汽解放被置入一汽轿车后,一汽商用车整车业务得以在 A 股上市。一汽轿车成为了一汽解放商用车的上市平台,这大大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作为上市公司的一汽轿车避免了自身主要业务与一汽其他单位主要业务的同业竞争。
一汽夏利的重组方案获得了董事会的通过,尤其是这一点,进一步解除了与一汽轿车之间的同业竞争。
事实上,从 2018 年开始着手剥离一汽华利、一汽夏利等不良资产。到此时,一汽集团已经完成了不良资产的全部剥离。正是通过一系列的重组,一汽集团初步完成了整体上市最后一公里的准备工作。笔者大胆预测,凭借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革新方式,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极有可能在 2020 年年内完成。
风口突围
大众会助力一汽“飞”起来?
大家都知道,一汽集团是国家第一批 863 新能源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并且成立了电动车项目组。2017 年 9 月,原一汽技术中心的电动车部与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分公司进行了合并,从而成立了一汽新能源开发院,该开发院具备全链条的三电系统开发和验证的能力。
2019 年 7 月 2 日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徐留平作出表示。他称会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生态化”当作汽车发展的方向以及突破口。同时,他还预测新能源产品在乘用车中所占的比例,在 2025 年将会达到 40%,到 2030 年则会达到 60%以上。
这些年,一汽集团先后开展了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它与滴滴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与拜腾公司也达成了合作协议,还与百度公司、新特公司以及博郡公司等都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在 2018 年 7 月,一汽与拜腾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此来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然而,实际上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表现却并不突出,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大众与一汽的合作得到了深化,国内引入了 MEB 平台来布局电动化车型。今年年底,两大工厂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 ID 车型将会在国内投产,这对一汽而言,是当下以及未来五到十年最为重大的利好。尤其重要的是,在今年 3 月 17 日,大众 CEO 强调电动化进程不会受到任何阻碍,会按照计划推进战略的落地。双方有意愿,一汽 - 大众的电动车平台投资会超过 300 亿元。国产地点定在广东佛山,计划产能为 30 万辆。还有首款电动车型。
这对于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布局而言,它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大晚。无疑,这是一根救命稻草。要是没有这根稻草,那么一汽集团 2025 年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达 40%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目前来看,一汽集团的新能源车确实没有什么能拿得出台面的产品。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一汽集团的目标很大。在未受特殊“战疫”影响时,是有实现可能的。但在当今市场,影响尚不明确且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汽集团要完成既定战略与目标,挑战比机遇大。可以确定,一汽集团要走的路很艰难,挑战很多。
未来,一汽集团将上演什么的故事,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
出 品|阿贵看车
图 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