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种业升级得到推动,这使涉农企业对育种前景充满信心。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说道,种源技术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现代化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实现种业的自立自强,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上更多的中国粮,并且中国粮主要依靠中国种子。
如何开展种业“翻身仗”?郝旭代表提出建议,要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促使资源、人才、资本朝着企业汇聚,以达成优质品种能够持续产出并且得到推广的目的。
企业是具有最活跃活力的创新主体,在创新的市场化进程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增强种子产业的竞争力,主体是企业,核心在于品种,关键在于创新。郝旭代表觉得,企业对创新成果进行实践应用,有助于创新成果快速地得到推广与扩散。要支持企业去建立创新联合体,对优势企业进行扶持并让其发展。这样企业就能充分展现出创新潜力大以及成果接地气的优势,持续产出好的种子,同时带动农户一同发展,从而让我国种业的竞争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郝旭代表建议:健全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企合作,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改变育种机制与研发模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政策,打破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界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郝旭代表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此来激励原始创新,从而保障种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还要健全种业的法治环境,严厉地打击侵权行为,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