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百般红紫斗芳菲。为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此来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的成效,进而推进研学实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 4 月 22 日至 25 日期间,市教育局在市综合实践学校举办了 2021 年三明市研学课程设计培训会。此次培训会旨在提炼研学课程设计模式,打造具有三明区域特色的研学课程体系,提升全市研学实践教育的水平,开创“十四五”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开班仪式上,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谢群指出,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注重价值引领,注重统筹协调,注重队伍建设,注重课程开发,构建评价体系,建立安全机制。以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为主轴,立足学生综合素养需求,打造三明区域特色研学课程体系,提高实践育人水平。
在一系列精彩的团队展示中,参会学员们加深友谊。
市委党史方志室主任伍旭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原中央苏区的历史方位》专题讲座,将红色文化内涵深深植入研学课程之中。市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巫常清则作了研学课程设计专题讲座,对课程设计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提炼,以推动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梅列区教育局学员提出,要抓好项目落地。泰宁县学员称,需充分运用好周边县(市、区)的研学资源,将建宁与泰宁连接成一条线路,做好产学研方面的工作,让两城相互补充,从而形成特色课程资源。
在创客工作坊,全体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学前置学习,认真地搜索并探究“远古回声—闽人之源万寿岩”的研学背景知识,为实地研学体验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学员们走进了万寿岩古人类遗址。他们分成了四个组。这四个组分别开展了“远古传奇—探究人工石铺地面”的研学活动。这四个组还开展了“根脉传承—寻迹万寿岩博物馆”的研学活动。这四个组开展了“绿都印象—畅游生态森林海洋”的研学活动。这四个组开展了“咫尺乾坤—品读中华园林文化”的研学活动。在实地体验中,学员们提升了素养,积累了经验。
全市校外教育工作者通过这些方式,为建设三明区域特色研学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县(市、区)教育局有分管领导,思政股(科)有负责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主任,校外活动中心有主任。首批三明市 28 个区域精品研学点有负责人。市综合实践学校有教师。这些人员共 100 多人参加了会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