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7 月 20 日到 21 日期间,人民卫生出版社承担了主办工作,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给予了学术支持,北京中宸维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参与了协办。“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培训暨人卫慕课课程建设与应用交流论坛(2019 年第二期)”在北京市举办。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领导、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的领导以及相关专家等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是从 2018 年开始举办的系列论坛的第六期。历次会议都得到了广大医学院校的积极支持,报名情况十分踊跃。此次会议有近 200 位教师参加,这些教师来自全国 60 余所医学院校。
大会合影
本次会议以医学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制作及应用为主题展开。会议创新性地开展了“三阶段‘课程建设实训’”的模块化学习。此学习从“授课方法”方面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交流。从“课程运营”方面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交流。从“课程制作”方面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交流。
会议现场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总经理以及党委副书记王雪凝表明,人卫社一直都在努力推动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上升,并且一直对在线开放课程给医学教育带来的影响极为关注。人卫社十分乐意与各个兄弟院校一起合作,凭借“人卫慕课”平台,促使医学在线开放课程得以发展,为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提供服务,助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达成医学教育的教育公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经理王雪凝致辞
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的副主任委员潘新华对人卫社在医学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中所起的引领作用予以肯定。他表示,教育技术分会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将进一步展开深入合作,持续携手推动医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师培训以及比赛活动,全面探索混合式教学和“金课”的发展模式,一同推动医药领域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融合实现快速发展。
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潘新华致辞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山大学的王庭槐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在大会报告环节,南京医科大学的高兴亚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在大会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的章雅青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在大会报告环节,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邵加总监做了主题报告。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山大学的王淑珍副处长做了主题报告。在大会报告环节,四川大学的董立华副教授做了主题报告。在大会报告环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刘凌云副教授做了主题报告。这些专家学者围绕在线课程发展趋势、建设和应用实践经验等方面做了主题报告。
王庭槐教授从国家战略层面阐述了中国大力建设慕课的缘由,对当前国内外医学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当前在线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山大学王庭槐教授做大会报告
高兴亚教授分享了虚拟仿真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教授做大会报告
刘凌云副教授通过实例分享了对课程推广应用的体会。
章雅青教授、刘凌云副教授和董立华副教授做大会报告
邵加总监从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怎样设计“好课”,以及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所起到的驱动作用。王淑珍副处长从教务管理的角度指出了部分在线课程在推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介绍了在线培养的机制以及相关的动向。
邵加总监和王淑珍副处长做大会报告
在“三阶段课程建设实训”的模块化学习阶段,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依据自身工作实践,就课程建设、讲解以及运营等工作,引入互动软件来开展交流互动。与会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场交流的氛围十分热烈。在大会的最后阶段,设置了课程建设实操与拍摄体验区,与会老师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亲身进行体验,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学习了整个建设过程。
互动现场
本次会议积极响应了教育部“金课”建设指导意见。会议报告的视野很广阔,所包含的信息也很丰富,现场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气氛十分高涨。通过分阶段进行模块化研修,将重点聚焦在实训上,更加注重对课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加深了教师对政策的理解,还有益于提升教师实际设计、制作以及应用在线课程的能力,因此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