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香港最后的少爷。
他是第一位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香港人,教授哲学和英国文学;
开创中式服装奢侈品牌“上海滩”,让名流身着旗袍亮相国际;
打造“京城四大俱乐部”中的“中国会”,它代理雪茄品牌,因而被称作“雪茄大王”……一方面在商海中纵横驰骋,一方面研读哲学并开设专栏;一方面以绅士的形象示人,一方面又如同顽童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而他穷极一生所做的,不过是至情至性度日,让灵魂有趣丰盈。
如果没有刘嘉玲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这张照片,或许我们难以再次想起,处于中间的那个女孩的父亲邓永锵曾经有着何等的辉煌。
邓永锵是谁?
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无数个第一环绕着他:
第一位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香港人;
开创中式服装奢侈品牌“上海滩”;
打造了“京城四大俱乐部”中的“中国会”,并且代理雪茄品牌,因而被称作“雪茄大王”。
当年,《时代》媒体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当年,《金融时报》媒体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当年,路透社媒体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当年,彭博社等在内的媒体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
临终前,传奇超模“黑珍珠”娜奥米·坎贝尔前去探望了他。
他经历过一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一个世纪的时代进程。
有人曾赞誉他为“中国最后的贵族”,并且有媒体宣称他“打破了西方人对华人所抱有的固有看法”。
只是邓永锵穷极一生要为自己书写的,不过是灵魂的有趣。
邓永锵出身于名门。他的祖父是邓肇坚。邓肇坚创办了香港九龙汽车有限公司。邓肇坚是香港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有不少建筑物都以邓肇坚的名字命名。
邓永锵幼年时在香港喇沙书院就读。他每天六点就会翻进学校去打乒乓球。由于这个行为,他常常被老师打手板。
李小龙就读于喇沙书院,黄霑也就读于喇沙书院,和他们一样,邓永锵被这所学校“发掘”出了叛逆少年的性格,并且他那非典型“富二代”的特质已经显露出来。
命运起初对他很是苛刻。他的父亲邓伯勤在一岁的时候患了重病,祖母担心邓伯勤难以挺过这一关,于是编造了一个谎言去安慰邓肇坚。
“算命先生早就说伯勤是你的克星,所以无需为他难过。”
邓伯勤最终得以存活。然而,这个善意的谎言却致使这个家庭永远地破裂了,邓肇坚自此之后再也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妻儿。
后来,邓永锵把这事写进了他在《金融时报》的专栏中——
他的祖父如何因为风水迷信而抛弃祖母和父亲。
读初一时,邓永锵跟随父母移居英国。
母亲带他去考伊顿公学。校长询问他有什么打算,邓永锵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专心地粘自己的名字。最终,邓永锵没有进入伊顿公学,只能入读另一所寄宿学校。
邓永锵不会讲英语,在课外社团活动中,他只挑选那些不用说话的活动参加,像国际象棋就是其中之一。
邓永锵在 16 岁的时候爱上了古典乐。他特别渴望拥有一架钢琴,然而父母却表示反对。于是,他给爷爷邓肇坚写了一封信。之后,邓肇坚回复他说:“如果你能考到第一名,就给你买钢琴。”
邓永锵努力读书,过了两周,他在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爷爷遵守承诺送给他一架钢琴。
后来提起这件事,邓永锵说,爷爷教会他做事要尽全力才能成功。
学生时代,邓永锵暑假都会选择打工赚取生活费。
他干过很多行业。他曾在伦敦哈罗德百货公司给客人量裤脚。他在中餐馆里用双手托着八只大碟当服务员。他还在马房铲过马粪。他甚至洗过厕所。
在这期间,他念到了伦敦大学。他在伦敦大学取得了哲学和法律的学士学位。之后,他又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继续深造。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香港富豪的家族培养模式是,家庭成员通常在完成学业归来后,会继承家业,进而成为家族事业的接班人。
邓永锵起初的情况也是这样,他在由祖父邓肇坚安排的邓氏律师楼担任见习律师。然而,邓永锵的志向并不在此,并且他也不高兴在爷爷的眼皮底下做事。
回想自己 20 岁时在赌场的经历,当时输光了爷爷给的 4 万英镑,之后又赚回了 6 万英镑。他心想:“冒险一点有什么不好呢?”
说不干就不干,一转身,他便加入了英资太古洋行。
在人生的后续历程里,他宛如一个顽童。他以至情至性的态度,挥洒出了属于自己、充满趣味的人生画卷。
1979 年,邓永锵首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在游历黄山的过程中,或许是被眼前那壮阔的山河所感染,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很想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后的内地究竟是什么样的。
1983 年,邓永锵接到了北京大学的邀请。他来到北大,教授哲学和英国文学。在此之后,他成为了第一位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香港人。机会很快就降临了。
邓永锵讲课风格随性。他没有教材,也没有大纲,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学生评价他说:
“瞎聊胡侃,天南海北,笑话连篇。”
他自己这样说:“我并非是为了钱。我前来的目的是广泛结交朋友,你们这些人以后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他对学生很慷慨。他时常带学生去北京那些装潢奢华的餐厅享用西餐。他还会带学生们去参与派对。
当然,学习没有被耽误。邓永锵的博士研究生们在完成学业之后,很快就在各界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在北大任教没多久,他的人生又迎来变化。
1984 年,中国开始对沿海石油矿产资源进行大力开发。有多家外国公司都有着参与其中的想法。
邓永锵结识了英国克拉夫石油公司总裁。这位总裁察觉到邓永锵对中国内地的熟悉情况,还有他所拥有的丰富人脉资源。于是,总裁邀请邓永锵担任克拉夫驻香港代表,让他去开拓内地业务。
于是,邓永锵告别了北大讲坛。
邓永锵心态自由开放,他在两种文化环境中灵活周旋,由此修炼出了一种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让许多名流都难以企及。
邓永锵天生具备懂得生活之美的能力,也具备玩出生活品位的能力。在他的观念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最有腔调且最有质感的特点。
所以他曾说:
咱们中国人若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就如同英国人不读莎士比亚的书一样。我觉得这些人是愚昧的。我对中国的艺术、传统、手工艺以及文化遗产都充满热爱……
1994 年,邓永锵在香港中环闹市开设了“上海滩”这个中式服装品牌的旗舰店,花费了 1.2 亿港币。“上海滩”开幕之际,Kate Moss 到场担任嘉宾,刘嘉玲和梁朝伟也到场担任嘉宾。
当时,邓永锵将早年从上海移居到香港的 9 位顶级裁缝聚集起来。接着,他开始为自己的名人朋友们定制中式服装。
邓永锵请来巩俐做代言人。
巩皇那些年在红毯上所穿的旗袍各式各样。这些旗袍多半是由邓永锵的“上海滩”为她量身定制的。
很多媒体都把邓永锵称作“上流社会红人”,然而邓永锵自己好像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他还曾笑着说“自己最不缺的就是朋友”。
其他富豪做生意就罢了,他的人脉太广,组成上流社会交际圈。
在他的朋友圈当中,有一位“来头最大”的人物是英国皇室成员。在当年戴安娜到访香港的时候,她还专门前往了邓永锵的“中国会”。
有记者询问他,他是怎样与英国王室成员结识的。他豪迈地说道:“怎么不能说是他们想要认识我呢?”
他大概是前无古人地,将自己小城大亨的身份,赋予了一种能让人眼界大开的文化意义。
邓永锵研读哲学,出版书籍,一直坚持撰写专栏。他与其他作家在报章杂志上展开笔战,在电台节目中以诙谐幽默的方式针砭时弊。
邓永锵每周会在金融时报的专栏里出现,他会为读者提供关于房地产的知识信息,还会提供关于室内设计的知识信息,以及关于建筑的知识信息和关于园艺的知识信息。
2015 年 2 月,邓永锵爵士于伦敦中国城开设了“中国站”这一非盈利机构。“中国站”成为一个平台,使得外国人能够进来看看中国,同时也让中国人能够进来看看世界。
邓永锵在人这方面塑造出独特风格美学,在生意方面也塑造出独特风格美学。这种风格美学好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体。在西方人的眼中,他比真正的中国人更具中国特色;而在中国人的眼中,他又是标准的洋人绅士。
他出过一本书,名叫《现代生活的准则:一位行家的生存指南》。《泰晤士报》以诙谐的方式将邓永锵的新书称作“一位百万富翁的现代生活指南”。
2010 年,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过程中,邓爵士曾讲过这样的话:当我离世之时,我期望他们能够这样说,他犯下了深重的罪孽,然而他的书是有人读过的。
邓永锵在办生前告别派对的邀请函上写道:他觉得与其等自己断气后再见面,不如现在就办一个派对,这样彼此就能多见面一次。
他的人生极为精彩,即便我们竭尽全力去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也依然无法将他尽兴的一生准确地描摹出来。
他的一生就如同一场流动着的盛宴。没有什么事情比用一场真正的盛宴来作为结尾更为合适了。
全文到此结束,如果喜欢,请点“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君豪自媒体
抖音(君豪)抖音(君豪旅行)
视频号君豪聊 视频号君豪旅行
快手号 儒雅豪哥 西瓜视频 儒雅豪哥 微博 君豪_
商务合作(微信同号)
君豪精选
声明:“君豪手贴”微信公号刊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若存在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的情况,可与小编取得联系,小编会及时进行更正和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