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条崭新轮胎碾过单位门前结着薄冰的路面,发出轻微碎裂声。从这声音中,你能够知晓,那群人又上路了。他们不甘忍受办公室暖气的烘烤,每年冬天都要把自己拉到冰天雪地里试炼一番。参与的车型每年在变,目的地也有所不同,但他们征服与挑战的决心却未曾止步。
参赛选手:
奥迪A4
奥迪A6
沃尔沃V60
大众迈腾旅行版
宝马528i旅行版
后勤保障车:福特探险者
冬季的塞罕坝宛如一个银色的王国。入冬前的最后一波游客已被送走。在我们驶入景区大门之前,就能明显感受到那里的萧条与冷清。它虽难有黑龙江雪乡那般热络,但同样有着冰封北国所独有的肃穆。随着进山的路况变得愈发复杂,我们逐渐放慢了脚步。以往的经验让我们明白,在低附着力路况下行车,谨慎是安全驾驶的基础,而其他一切手段都只能作为保障。
坡道攀爬
进入景区后到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月亮湖”,路途不是很远。然而,因为雪季很少有车经过,所以沿途厚厚的路面积雪没有被充分压实。不过,车队缓慢前进,一路都很安全,没有遇到任何危险。车队临近月亮湖时,遇上了此行的第一个难关。这是一段约 30 度的长直陡坡,被深积雪覆盖。要知道,硬派越野车在旱地爬坡,物理上的极限攀爬角度仅为 45 度。从前的经验表明,四驱系统对征服这段陡坡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
我们凭借简单的车轮受力分析和经验认为,前驱的迈腾在爬坡时会遇到困难。因为爬坡时重心后移,会使驱动轮因附着力减小而飞转。而后驱的宝马 528i 虽然能保证附着力,但强有力的扭矩输出也有可能让驱动轮飞转,进而失去动力。所以我们决定将两驱车插放在四驱车之后,这样如果出现打滑失速的情况,就可以依靠拖拽来脱困。
福特探险者依据这样的分工第一个登上坡顶。雪地胎帮助下,探险者姿态稳健,轮胎未打滑。多片离合器式全时四驱系统积极调整轮间扭矩输出,没有扭捏和挣扎。探险者顺利登顶给所有人带来信心。第二顺位的是沃尔沃,它采用了多片离合器式全时四驱系统。在登顶过程中,轮胎没有出现任何打滑迹象,就顺利登顶了。整个登顶过程非常顺利,这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也让曾经对爬坡感到无奈的几位同事,由衷地赞叹起雪地胎的重要性。
轮到后驱的宝马 528i 了,先留出足够长的助跑距离。528i 的起步姿态不如前两款车那么稳健。车速缓缓提升后冲向陡坡,爬坡时车速放慢,后轮开始间歇性地小幅空转,同时伴有轻微的车尾横滑。通过细致调整油门,轮胎似乎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那仅有的一丝附着力,最终踉跄着顺利登顶。接下来的两款奥迪车型毫无悬念。它们凭借顽强且可靠的四驱系统,登顶的过程十分顺利。
有了前五辆车的经验,尤其是 528i 的经验,所有人对迈腾都充满信心。借助与 528i 相同的战术,迈腾开始在平路上助跑。前驱车在后驱车面前的优势在助跑阶段得以发挥,更稳健的起跑让迈腾在爬坡前拥有了更快的初速度。正如我们预想的,开始依靠自身动力攀爬后,迈腾驱动轮的附着力开始明显减小,飞转会比 528i 更严重,车身开始大幅度扭动。尽管深花纹的雪地胎能适时找到仅存的附着力施以援手,但前轮失速还是大大限制了迈腾的爬坡进程。伴随着前轮的飞转和车身的扭动,迈腾终于凭借自身能力在大家的鼓劲儿声中顽强爬上,算是有惊无险。要知道,往年征服这段陡坡时,没有雪地胎的经历是惨痛的。
加速制动
塞罕坝的积雪厚度达及膝,超出了预期。雪层起到了保温作用,使得被积雪覆盖的月亮湖湖面变得不再稳定。同事们临时决定把计划中的加速制动测试转移到开阔路面上进行。为了保证安全,我们把原本就无人经过的开阔路面进行了封闭。
我们无意比较车型性能的优劣,所以测试不同驱动形式在冰雪路况下的性能表现就变得极为重要。我们把车型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后驱的宝马 528i 和四驱的 A4,另一组是前驱的迈腾和四驱的 V60。A6 因为搭载了和 A4 一样的四驱系统,并且排量较大,所以没有参加本轮测试,它与探险者一起未参与。
首轮测试规定每辆车需全油门起步。起跑口令下达后,528i 和 A4 的后轮都开始空转。然而,A4 的四轮随即恢复了附着力并稳步前行。因为油门力度过大,一直保持高扭矩输出的 A4 在整个加速过程中仍会有短暂的小幅间歇性空转,但整个加速姿态十分稳定。与之相比,528i 重油起步较为吃力,突如其来的后轮强劲扭矩输出束缚了 528i 的行动,飞转的后轮在雪地上划出一道深沟,稳定了许久后才开始缓慢起步。冰雪路面下,暴力起步对提速没有帮助。暴力起步还会束缚手脚,让你在行驶中举步维艰。
第二轮测试让测试者凭借自身经验操控油门,努力达到更好的起步和加速姿态。一声令下后,两辆车都未出现轮胎空转就冲了出去。不过,显然装备四驱系统的 A4 对自身附着力更有把握,加速力度比 528i 更强劲。而落后的 528i 很难通过大幅加大油门来超越。人眼难以察觉的轮胎滑动时刻在发生。物理常识表明,两驱车型因滑动而损失的动力肯定比四驱车型多。两款车先后将车速提升至 80km/h 并全力制动,经测量,同样装备雪地胎的两款车制动距离相差不大,这与制动前的初速度差异、车身质量以及多变的路面附着力都有关。
同样的测试流程分别在 V60 与迈腾之间进行。全油门起步时,有不同之处,前驱的迈腾借助车头重量能更早获得驱动轮的附着力。它虽无法赶超 V60,但比 528i 的重油起步要平稳一些。总的来说,不管是何种驱动方式,若想在低附着力路面平稳起步,较大的油门力度都是不可取的。
接下来的测试在意料之中。两车起步时都未出现车轮打滑。四驱的 V60 加速到 80km/h 并施加制动,优势显著且过程线性、稳定。迈腾随即制动。两款车的制动距离相差不大。可见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轮胎是冰雪路面下影响制动距离最首要的因素,且与驱动形式及动力无关。
最终的较量是在 A4 和 V60 之间展开的。他们放弃了全油门起步这种方式,只进行一局比赛来决定胜负。两款同样装备四驱系统的车在听到起步号令后开始全力加速。托森差速器式的四驱表现比多片离合器式的好。A4 的起步姿态较为稳定。V60 凭借更大排量的发动机和更强的扭矩慢慢赶超。最终,两辆车几乎同时加速到 80km/h 并开始制动。经测算,动力稍强且采用更软轮胎配方的 V60 略胜一筹。
积雪穿越
车队向塞罕坝纵深挺进时,路面积雪因罕有人至而越来越深。前方开路的探险者深感举步维艰,其轮胎和底盘将厚厚的积雪铲成固有的形态。后面的所有车都依照探险者的行进路线缓慢前行。
在一个仅能容一辆车通过的弯角处,528i 最终罢工了。路中央隆起的积雪把 528i 的低底盘给架了起来,拉伸的悬架致使轮胎失去了基本的附着力。无论我们怎样使出浑身解数,都很难帮助 528i 摆脱困境,只能依靠探险者那强大的扭矩来将 528i 解脱出来。然而,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迈腾和 V60 就双双陷入了困境。它们陷入困境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底盘被架起,导致轮胎失去了与地面的附着,所以轮胎只能空转,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脱困。V60 装备着四驱系统,在一众兄弟的前拽后推以及发动机与雪地胎的共同作用下,它的脱困没有耗费太多力气。而迈腾只能和 528i 一起,接受探险者的帮助。
总结经验,在应对积雪较深的冰雪路面时,不能过度依赖驾驶技术和车辆性能。所以,要筛选合适的路线,多人结伴出行,彼此相互照应,这才是在极端路况条件下安全行车的关键。
极限操控
当我们找到一块能够恣意撒野的封闭冰面且其较为开阔时,整个旅程就快要接近尾声了。开车驶上冰面后,要把所有电子辅助系统都关掉,以不太温柔的方式去体会突破轮胎极限时的那种快感,在这个时候,驱动形式以及动力对车身姿态产生的影响格外明显。后驱的 528i 会刻意打破车身平衡,这样它更容易实现漂移。不安分的车尾很容易横滑起来,但要保持漂移就更困难了。方向盘需要反打,油门的控制也需要更细致,否则很容易出现原地打转而失去漂移姿态。四驱车型的漂移可控度相对更高。漂移姿态的获得与中央差速器的驱动力分配算法关系密切。车尾出现大幅度滑移后反打方向,让车轮指向目的方向并间歇性轰油以保持滑移。四驱系统的加持通常能使漂移姿态更稳定且可控。整个过程与车身重心的转移以及方向盘把控度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两款奥迪车型的漂移保持都更容易上手一些。
乐趣归乐趣,滑移在日常冰雪驾驶中是需要尽量避免的行走姿态。要保持电子系统默契地协同工作,选择能最大化保留附着力的轮胎,避免激烈且盲目的驾驶,这才是在极端路况下保证安全行车的关键。
福特探险者以救援车的身份参与了本次运动会,它是唯一的一款豪华 SUV。它有着强悍的外表,并且具备高通过性,这使得同行的所有人都对它的表现充满了期待。搭载了 3.5L 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旅程中 501N·m 的峰值扭矩给予车队很大帮助。它始终身先士卒充当开路先锋,每当队友受困,探险者能在倍耐力雪地胎协助下搭救队友。
探险者并非是一个只靠孔武造型和一身蛮力的莽汉。在 6 款车中,它拥有最舒适的驾乘空间,也具备最丰富的高科技配置。当坐进探险者的驾驶席时,外形带来的压迫感消失了,清新的用料质感以及简约布局所营造出的未来感,让探险者显得更具亲和力。整车多媒体系统的中心是配备 8 英寸液晶显示屏的 SYNC 系统。它的界面直观简洁,操作便利。即便在极端路况条件下驾驶时进行控制,也不会过分分心。整个中控台的按键不复杂,稍加熟悉后,就能在视线不离路面的情况下徒手操作。
全液晶仪表具有多种显示功能。在本次旅行中,这些功能发挥了极大作用。尤其在极端路况下,把驾驶模式调整为雪地模式后,液晶仪表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车辆状态,比如轮胎状态以及驱动状态等。你可以借助位于挡杆后方的 TMS 路况实时管理系统旋钮,在预设的公路驾驶模式、沙石/草地/雪地驾驶模式、沙地驾驶模式以及岩石山地驾驶模式这四种模式中自由切换,这样就能方便地获得更直接的底盘性能反馈。本次旅程中,雪地模式常被用到,它配合深花纹的雪地胎,实现了低附着力通过性,能傲视其他同类。TMS 会控制发动机与四驱系统协作,实时探测打滑车轮,然后把驱动力分配给有附着力的车轮,这样就能保证探险者保持顽强的抓地力。
探险者的大空间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五位参与者中,旅行版与普通三厢轿车相比,其最大优势是空间。向后延伸的车顶和掀背设计使空间成为旅行轿车最显著的炫耀资本。探险者的空间较为宽敞。基于轿车车身打造的任何旅行版,与探险者相比都相形见绌。7 座设定的探险者,在收折为常规 5 座车型后,驾乘空间和置物空间都很宽敞。我们可以把桩筒以及所有救援用具都塞进行李厢,它依然能在前面冲锋陷阵,引领队友们谨慎前行。
(CMG)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