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网络消费纠纷调节平台“电诉宝”将携手“一带一路”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他们即将发起“2025 第十四届网络消费 315 调查行动”。并且会通过 AI 大模型进行全网分析,预测头部电商平台存在的消费风险以及治理举措,这些平台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小红书电商、唯品会、得物、视频号电商等。
快手电商是电商领域的头部平台之一。它的商品质量和平台治理能力都备受关注。对此,网经社对其消费风险进行了审视和评估。
出品|网经社
撰写|
【摘要】
一、快手电商平台的现状
二、快手电商平台上的假货问题
三、快手电商平台的治理措施
四、消费者购物体验分析
五、快手电商平台是否值得购买
六、结论
一、快手电商平台的现状
1. 平台发展历程
网经社直播电商台经查询得知:快手于 2011 年成立,起初主要是进行短视频分享,后来逐步发展成一个包含直播、社交、电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平台。在 2018 年,快手正式开启了电商业务,借助直播带货以及短视频推广等手段,快速地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2020 年,快手的电商商品交易总额突破了 3000 亿元。它成为了国内电商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2. 平台用户规模
快手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在 2021 年时,快手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 5 亿,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了 2 亿。快手的电商平台,其用户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以及更往下的地区,用户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并且消费能力比较强。
3. 平台商品种类
快手电商平台的商品种类较为繁多。它涵盖了服装这一品类,还有美妆品类,以及食品品类、家居品类和数码品类等。平台上的商家情况是,既有品牌商家,同时也有大量的中小型商家。商品的价格区间比较广泛,有的商品价格是几元,有的商品价格则是几千元,价格不等。
二、快手电商平台上的假货问题
1. 假货问题的表现
快手电商平台存在大量低价商品,部分商品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且有假货嫌疑。
部分商家会去仿冒知名品牌的外观以及商标等方面,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部分商家会采取夸大商品功效的方式,以此误导消费者购买假货;还有部分商家会通过虚假宣传的手段,来误导消费者购买假货。
2. 假货问题的成因
快手电商平台的商家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这使得部分不良商家混入了平台,并且销售假货。
快手电商平台商家数量庞大,商品种类繁多,这导致平台在监管方面面临较大挑战,监管难度较大。
部分消费者对假货的识别能力不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也不够,这使得假货问题难以得到彻底根治,体现出消费者维权意识较为薄弱。
3. 假货问题的影响
假货问题较为严重,这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使得消费者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
假货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给快手电商平台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平台的声誉。
假货问题对市场秩序造成了扰乱,使得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品牌商家的正常经营。
三、快手电商平台的治理措施
1. 加强商家审核
快手电商平台提高了商家的准入门槛,并且加强了对商家的资质审核,以此来确保商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
平台要对商家进行实名认证。平台要求商家提供营业执照。平台要求商家提供品牌授权书等相关证件。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商家合法经营。
2. 完善商品审核机制
快手电商平台构建了完备的商品审核机制,会对平台上所上架的商品展开严格的审核工作,以此来保证商品的质量。
平台采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同时运用 AI 技术,对商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核,以此来防止假货上架。
3. 加强消费者教育
快手电商平台借助多种不同的渠道,着力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促使消费者的假货识别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让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
平台发布假货识别指南,同时也发布维权流程等内容,以此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