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微软宣布推出其首部量子计算芯片“1”,从而宣告正式进入量子计算领域。微软称,此芯片是“全球首枚拓扑架构量子芯片”,他们预计在未来几年能够开发出能够解决“具有重要工业规模的问题”的量子计算机,而非科学界之前所预期的数十年时间。
一些科学家对微软提供的结果存在怀疑。匹兹堡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称,微软所描述的是一项基于尚未建立的基础物理学的所谓技术,此技术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许多科学家对微软的突破持保留态度,因为微软曾撤回了一篇 2018 年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涉及关键的马约拉纳粒子讨论。其他科学家表达了担忧。原因主要是微软提交的报告缺失了一些关键细节。
称,与和微软共享数据的物理学家及研究人员进行了交谈。大家对“1”没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批评的声音却不少。微软将在 3 月 15 日至 20 日于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全球物理峰会上展示其论文和最新进展,但仍对这能否澄清微软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微软称在某方面,会把拓扑导体纳米线连接成“H”结构单元,此单元有四个可控马约拉纳粒子,能构成一个量子比特。“H”单元可相互连接,微软已成功在一块芯片中放置 8 个单元。借助这种方式,量子比特能以数字方式被控制,对量子计算的工作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大幅简化。这种粒子自 1937 年首次被理论化。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表明它的存在。正因如此,一些科学家觉得“1”是难以置信的。
微软的研究员表明,他们在 2024 年 3 月把论文提交给了《自然》杂志。11 个月之后,也就是 2025 年 2 月,该论文得以发表。从那之后,微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些进展将会在即将举办的活动中进行展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