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这是国家领导人向全党所提出的极为重要的要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政治素质居于首要地位,政治能力属于首要能力。在新时代,开展党的自我革命以及伟大的社会革命,要怎样提升政治能力呢?又该如何讲好政治呢?
讲政治,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品格。设想一下,若只是口头表态“坚决拥护”,却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去做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事,那怎能谈得上讲政治呢?倘若只追求虚名而不顾实际效果,“决心”只停留在嘴上,“打算”只体现在会上,“落实”只写在纸上,又怎能谈得上讲政治呢?正因如此,讲好政治需要反对“伪忠诚”。要用火眼金睛去辨别“高级黑”与“低级红”。还要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
讲政治,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能力。“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句话表明,讲政治并非只是喊喊空洞口号、做做苍白表态、搞搞无用虚功,其关键在于要将其落到实处。一方面,政治与业务并非相互脱离,不存在脱离业务的政治,也不存在脱离政治的业务,任何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都必须依靠具体工作来得以实现。一方面,讲政治的最终体现在于政治效果方面。要查看是否强化了党的领导,是否达成了党的意志,是否稳固了党的根基。正因如此,国家领导人着重强调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并且指出“既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也要拥有高强的本领”。
//////////
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非轻而易举、热热闹闹就能达成的。全党必须做好准备,付出更艰难、更辛苦的努力。讲好政治难道不也是这样吗?马克思主义表明,政治属于一门科学,所以讲政治也就是讲科学,需要敬重和依照政治规律。也就是说,态度鲜明地讲政治,既要有坚决的立场,又要有科学的方式。
从目标方面来看,要擅长抓住人心来谈政治。因为人心乃是最大的政治。国家领导人曾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非一个抽象且玄奥的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仅止步于思想层面,而应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还强调:“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量,是要为人民去做事。各级干部不能总是把目光向上。”任何事情都需向上进行观察,向下进行观察。如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内容变得更为广泛,既涵盖了物质层面的“硬性需求”,又包含了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软性需求”。在互联网当中,亿万网友所产生的价值共鸣,有时其强烈程度要超过利益诉求。许多领导干部表示,无论是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还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事宜,只要能够坚定地站稳人民的立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及时把握新的诉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就能够在对人民负责的过程中更好地对上级负责,让支持我们党的人越来越多。反之,工作仅做给上面瞧,甚至不惜将多数民意抛之脑后。这种行为,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在对上级尽责,然而实际上却是在敷衍上面,是为了自身的私利而谋划。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精致利己主义”,既无法切实地为人民服务,也不可能将上级的精神贯彻落实好。
从过程方面来说,要擅长把握规律并讲政治。实事求是体现着最大的党性。国家领导人曾指出:“开展工作,既要有宏大的志向,更要具备科学的态度。”擅长把握规律,是我们党成就所有事业的最大本领。体现在政治能力上,就是具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以新闻工作为例,国家领导人指出,宣传干部除需在政治上可靠外,还需在理论方面有“几把刷子”,能在理论上有深入的见解;需在笔头上有“几把刷子”,能写出优秀的文字作品;需在口才上有“几把刷子”,能清晰流畅地表达观点;或者在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能在某一领域有突出的能力。真正要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这提醒我们,传达精神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表达,政治立场要通过实际的政治效果体现出来。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倘若只有立场而没有效果,只讲原则却不讲方式,那么声音就传不出去,受众也听不进去。这样的话,就只是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搞不好还会引发新的负面舆情。比如,中央党校提出“用学术讲政治”。它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这样做讲出了理论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同时也让学员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今天,我们党所掌握的执政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在投入方面、气魄方面、声势方面进行比较,很多时候并不困难。然而,难的是始终依照客观规律行事,始终坚守专业精神。当面对政绩的诱惑时,能够克制急功近利的心态;当面对任务考核时,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当面对一张蓝图时,能够拥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从结果角度看,要擅长推动发展且讲政治。发展属于最大的任务。国家领导人指出,若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若人民生活没有持续改善,只是空谈理想信念,只是空谈党的领导,只是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只是空谈思想道德建设,那么最终意识形态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负责人,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追求的是治国理政的总体绩效,依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讲政治意味着要算总账、算大账,绝不允许出现花拳绣腿、表面热闹以及短期行为的情况。评判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要看其执政行为使得党的执政根基是巩固还是削弱,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是扩大还是缩小,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增加还是减少。“社会主义靠干成就,新时代也靠干铸就。”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极为艰巨,即便我们已取得历史性成果,但仍有诸多需加快补齐的发展短板。讲政治需要按照国家领导人的要求,将精力集中于抓落实方面,集中于干实事方面,集中于求实效方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把我们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筑牢国家繁荣富强的物质基础,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
“为政的关键,首先在于用人。”鲜明地讲政治,需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尤其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是一条清晰的主线。然而,全面从严并非鼓励不做事,也不是不许犯错。鲜明地讲政治,就应当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既要做到全面从严,又要做到科学容错。不能一方面是“鞭打快牛”,另一方面却总是让“老黄牛”吃亏;不能在破解难题时就把闯将当作“排头兵”而靠前使用,在出现失误时却把他们当作“责任人”而往前推;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保持四平八稳的状态,反而成为了“不倒翁”。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这体现的是对“政治账”的考量以及对“政治效果”的重视。今年 5 月,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全面落实国家领导人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并且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接下来,怎样把这些要求细化、细化、再细化,把它们变小、变小、再变小,把它们落实、落实、再落实,这直接关系到政治生态的营造,关系到干事创业的动力,关系到改革发展的推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