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省科技厅和省委宣传部一同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了 2023 年“创响荆楚•农业科技”媒体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所长黄凤洪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油料是油脂、植物蛋白以及天然活性功能因子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民的营养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们还履行着保障国家油料油脂安全、促进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乡村振兴以及政策创设、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职责使命。现有王汉中院士、李培武院士。还有 30 余名国家和省部级人才,以及 120 多名高级技术职务专家。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 23 项,且是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35 项,也是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在油菜领域,有 14 项国家奖,这 14 项国家奖占全国该领域国家奖的 40%。育成了 400 余个油料品种。这些成果引领并支撑了我国油料产业的三次跨越发展,即从低产向中产跨越、从中产向高产跨越、从高产向优质高产跨越。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评估中,其综合实力位居前列。
油料所心怀国之大者,秉持“四个面向”理念。它围绕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同时配置资源链。重点聚焦在种子、耕地、绿色低碳、智能装备、生物安全以及乡村发展等领域。致力于打造国家油料科技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创新人才中心、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高端智库。加快油料科技在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方面的前沿基础研究,推进核心种源和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重大产品的创制。全力打造健康“油谷”,为全方位稳定端牢中国“油瓶子”,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方面的支撑。
一、建成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国内外油菜、花生、芝麻等油料的种质资源,数量达 3.7 万份。发掘出了众多具有各种优良性状、能满足不同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高产的、高油的、抗病的、抗逆的、养分高效的等。创制出了一批突破性的育种材料。其中油菜新品系 Q924 的含油量达到 65.2%,创造了世界已报道的油菜含油量的最高纪录。为重大新品种的培育和种业的稳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的资源保障。
油料科技领域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一,提出了油菜超高密超高产的理论和技术,这有望突破油菜单产的瓶颈。其二,创制了油菜多性状快速聚合的育种技术体系,使得育种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高含油量育种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主导完成了甘蓝、甘蓝型油菜、芝麻等作物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工作。合作完成了野生花生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并揭示了相关的遗传机理。创建了植物微卫星 DNA 的发掘与应用基础平台。这些工作为生物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 501”搭配“双密高产技术”,即耐密高产新品种和密植高产新技术,在襄阳实现了高产。其亩产达到 419.95 公斤,亩产油量为 211.57 公斤,这两项数据双双刷新了我国冬油菜的高产纪录。高产优质大豆“中豆 63”在荆门的亩产达到 336.89 公斤,刷新了南方大豆的高产纪录。“中豆 41”在洪湖进行机械化收获,其平均亩产达到 336.1 公斤,并且是在 2022 年极端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创造了南方地区大豆实收的高产纪录。高油酸花生“中花 28”在襄阳,亩产达到了 520 公斤,创造了长江流域花生的高产纪录。为支撑油菜扩面、增产、提质发挥了有力作用
育成了 20 余个短生育期油菜组合。其中“中油早 1 号”在 4 月 16 日于江西万安进行测产,亩产达到 175.7 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 26.5%,其生育期仅为 169 天,创造了三熟制模式下短生育期油菜的高产纪录,也破解了南方冬闲田多熟制的开发利用瓶颈。“中豆 63”在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达到 256.6 公斤,比全国大豆的平均单产水平要高出将近一倍。耐盐碱的油菜品种“中油杂 46”以及大豆品种“中豆 79”等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得很突出,为冬闲田的开发和盐碱地的利用提供了品种方面的支撑。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不断突破。创建了集成 9 项核心技术的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其推广面积累计已超过 1 亿亩。大豆花生在提质固氮绿色增产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做到了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且同步提高生物固氮。发明的 ARC 生物菌剂在 2022 年的全国 83 个试验示范点中,使花生平均增产 19.76%,大豆平均增产 17.93%。油料绿色高效提质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在细胞反应器调控、低温超低残油压榨、油脂靶向精炼、智能控制等方面突破了关键技术卡点。油料植物蛋白乳饮技术以及 DHA、EPA 微生物合成转化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食用植物油料油脂特异品质检测技术做到了对油料常规品质与特异营养品质的同步检测。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将国内产品的空白予以填补,同时为转基因产业化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油料绿色高产高效新模式有助于实现扩面增产提质。重点开发功能型菜籽油、功能型油菜薹、油菜花农旅融合这三大类主导产品。集成多功能油菜新品种、菜油两用技术、7D 产地加工等关键技术。大力示范推广“三全高效”模式,即全区域布局、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发掘。从而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以及产业效益的大幅提升。其中,江陵油菜的“三全高效”模式使得亩效益增加了 900 元以上,这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油菜的扩面增产以及提质增效提供了能够推广和复制的技术方案。与此同时,“硒滋圆”系列的菜薹专用油菜、中油彩花系列和美农系列的多彩观光油菜,还有秋季的油菜花海景观以及冬季的绿肥油菜等科技成果,给油料产业的效益提升增添了新的增长方面和增长核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