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噱头,赌概率,欺诈营销…… 说是公考培训,倒像赌场暗坑
今年,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许多省份的公务员招考增加了招录的职数,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在一时间变得很火热。半月谈的记者深入到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公考培训十分火爆的背后,隐藏的坑确实有不少。
玩噱头、赌概率,“不过退款”稳赚不赔
近几年,“国考”“省考”等这类公务员考试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招录比。考生们辛苦备战公考,然而却大概率会落榜,这使得很多考生都在寻求“上岸”的确定性。针对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训机构适时推出了所谓的“协议保过”以及“不过退款”等保证协议。
一名公考考生表示,如果考不上能收回学习费用,这就如同买了一份保险。公考培训班主要有协议班和非协议班这两种类型。其中,约定“协议保过”“不过退款”的是协议班。要是考生没有通过考试,公考培训机构会按照协议条款,要么全额退款,要么扣除部分学杂费后再退款,以此来弥补考生的损失。
不少考生觉得,协议班学费比非协议班要高很多。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认为协议班“性价比更高一些”。2019 届毕业生刘昊去年参加东部某市的事业单位考试,他毫不犹豫地报了标价 3 万多的“封闭面试班”,最后被录用了。刘昊说:“就把这当作花钱买个心安。”
一些公务员培训机构抓住考生“想赢怕输”的心理,顺势抛出“高价有理”的说法,把协议班的学费定得极高。南昌市井冈山大道上的华公教育,其价目表表明:“星火封闭笔试班”学费为 1.88 万元,“星火笔面协议班”学费为 4.98 万元,“星火笔面高端协议班”学费为 9.98 万元。
相关工作人员向半月谈记者表示,存在 4.98 万元和 9.98 万元的班会签订“不过退款”的协议。其中,4.98 万元班的考生若落榜,能够获得 3 万元的退款;9.98 万元班的考生则可享受全额退款。
“对赌”式的“高价培训”是否合理呢?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高价协议班看似在为考生“兜底”,但实际上是稳赚不赔的“概率游戏”。培训机构通过设定退费比例来确保成本;通过赌通过率来获取全额高学费;通过占用预收学员的资金利息来增加盈利——每种方式都能赚钱,只是赚钱多少有所不同。
采访中,一些学员向半月谈记者表示,协议班退费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历多个“关卡”。首先,提交退费申请的过程十分繁杂;其次,申请受理后,审核的进度非常拖沓;最后,工作人员还会百般刁难,导致退费就像“褪层皮”一样艰难。
今年 7 月中旬,中公教育遭遇学员频繁投诉退费难的情况。因此,中公教育深陷“退费风波”,并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点名。
欺诈营销坑你没商量
半月谈记者展开调查后得知,公考培训市场犹如一块极具吸引力的蛋糕。全职培训师的月收入通常处于 1 万到 3 万元这个范围。兼职培训师一天就能有数千元的收入。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之下,有许多公考培训机构会做出一些让学员吃亏的行为,可谓“坑你没商量”。
一家培训机构在微信公众号“江西公考在线”上宣称“领跑本土公考,通过率高达 85%”。业内人士称,公考笔试自然通过率低于 10%,面试自然通过率 30%多,两者叠加后,只有 3%的考生能“上岸”,所谓 85%的通过率是不可能的。
某公考机构打出83.4%的超高通过率吸引学员 李美娟 摄
一些公考培训机构为了占据市场,将目光瞄准了高校市场。它们以“借鸡孵蛋”“拉人头”作为战术,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大肆招揽学员。一名高校学生干部表示,培训机构会直接与学校团学干部取得联系,以“活动经费”的名义给予好处费,从而获得在班会或班级活动时进行宣讲的机会。
拉 10 个好友进入群聊,在两天内不退出群,就能获得一份教辅资料;把宣传文案发到朋友圈或者 空间,集齐 30 个赞,就可以获得礼物……为了抢占更多的资源,很多培训机构还会借助学生在线上“拉人头”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市场的知名度。
协议存在问题。钱司准备参加今年的“省考”,两个月前在一家培训机构报了 4.8 万元的协议班。她原本认为培训班价格高有其道理,然而却没想到自己上了当。
说好的是小班授课,然而却有 300 多人坐在一间大教室里。上课之后钱司才知晓,所报的班不管价格高低,实际上都是一起上课的。坚持了 10 多天后,钱司决定退课,可是合同协议上没有退课的条款。经过多次争取,钱司要回了 4 万元退款,而剩下的 8000 元被机构以“课时费损失”为理由给扣下了。
半月谈记者把某公考机构的协议交给了律师。律师称,协议条款主要在谈论培训机构的权利,并且对退款设置了较多的限制条件。由于这是格式合同,考生完全没有可以协商的余地。
我报考了 2019 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笔试通过了,然而面试却没有通过。不久之后,我接到了一家培训机构的电话,对方邀请我去担任讲师。去年大学毕业的唐芬如是说道。
赵洁刚辞去了一家培训机构的讲师工作。她表示,在她所在的这家培训机构中,将近一半的成员是在公考落榜后立刻转而成为培训老师的。
半月谈记者展开调查后得知,部分培训机构对师资有着一定的要求。然而,许多小型培训机构却直接从那些在公务员考试中落榜的学员里挑选人员来担任培训讲师。
有些培训机构里,你只要具备流利表达的能力,并且能够对着答案来讲题,就能够上岗。一名在职的培训讲师表示。
不少培训机构为减少成本,极少聘用全职培训老师。只是在备考期才会请兼职老师来凑数。这些兼职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往往缺乏责任感。
难维权、作用微,公考培训待降虚火
半月谈记者针对公考培训的市场乱象采访了多个部门,所得到的答案都较为简洁。
人社部门称,在师资方面,公务员培训不属于技能培训,当下对于培训机构的师资不存在硬性规定,也不存在公务员培训师的职称一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关于价格,培训机构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他们无法管控价格的高低,只有当出现“不明码标价”“不履行承诺”等行为时才会进行管理。
实际上,因为缺乏行业标准,又没有行业协会进行监管,也没有相关法规来规范,并且对从业人员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所以公考培训行业呈现出乱象丛生的状况,而考生在这种情况下却很难进行维权。
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玉杰表示,培训机构敢于漫天要价,原因在于其抓住了考生求快求稳的心理。通常情况下,那些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的考生,很难通过突击培训来实现“翻盘”。
江西省委组织部的一位曾担任公务员面试官的干部觉得,在面试过程中,考生的问题把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的。有些培训班会给考生传授一些所谓的“套路”和“诀窍”,“但这对考生并不能带来好处”。
有关部门应被多方人士认为需及时清查和规范公考培训市场,要打击虚假宣传,还需加强价格行为监管,以使公考培训回归理性。(文中学员皆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